為了給社會一本政府收費明白賬,從源頭上防止各類亂收費、亂攤派,中央和31個省(區、市)設立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首次在財政部官網集中曝光,清單外的收費項目一律不得執行。
根據目錄清單,全國政府性基金收費共21項,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共51項(涉企收費為33項),31個省(區、市)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不一,其中黑龍江的數量最多,達到37項,青海、西藏最少,僅有1項,平均數量在14項(涉企收費平均約3項)。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湖北、北京、遼寧等12個省(區、市)沒有出現在相關目錄清單里。一位財政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是因為這些省份設立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為零。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取消設置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費是大勢所趨。此次將收費集中公示在“一張網”是降費的長效機制,通過公開公示機制來防止收費反彈,給企業營造可預期的生產經營環境。
省級收費大比拼
政府收費在近些年經過幾輪清理整頓后大幅壓減。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公開表示,總體來看,政府性收費項目已大幅減少,企業繳費負擔明顯減輕。
降費之外,如何約束亂收費也是一大難點。而全面推開涉企收費公示制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策。財政部近日集中公布中央和省兩級收費目錄清單,打造全國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張網”。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一張網”之外的收費項目,一律不得執行,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拒絕繳納并向有關部門舉報。
此次財政部統一口徑、格式,將全國31個省(區、市)設立的收費項目完整披露。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31省(區、市)設立(不包括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數量不一。以收費項目的數量來看,黑龍江以37項居首,河北以28項次之,廣西和廣東均為27項,并列第三。黑龍江省收費項目涉及教育、公安、司法、財政等至少18個部門。河北、廣東收費均涉及至少13個部門,廣西涉及9個部門。
收費項目超過平均數(14個)的省(區、市)還有8個,分別為上海、新疆、甘肅、重慶、江蘇、安徽、遼寧、河南。此外,青海和西藏設立的收費項目最少,僅有1項。
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各地收費項目數量和內容不盡相同,主要是因為各地經濟社會資源條件不一、需求不同。比如,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收費項目中都有犬類管理服務費用,用于相關部門規范養犬行為,而其他不少省份則沒有這筆收費。
“零收費”拓展至12省份
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各地行政事業性收費對象主要是個人和企業,近些年國家大力減輕企業負擔,涉企收費清理力度很大,從這次公布的省級涉企收費目錄中看,涉企收費項目數量明顯減少。
此次財政部特意設立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目前中央設立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為33項,2013年為106項,不到5年收費項目數量削減幅度達到69%。各省(區、市)設立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數量不一,但平均約為3項。
其中,上海設立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數最多,達到17項,重慶以13項位列第二。收費項目數量最多的黑龍江省,在涉企收費上有7項。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北京、吉林、山西、遼寧、山東、湖北、四川、江西、青海、西藏、寧夏這12個省(區、市)沒有省級設立的涉企收費目錄清單,財政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主要是因為它們不再對其設立的涉企收費項目進行收費。
在此之前,12個省份中已有部分公開宣稱實現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例如廣東、湖北。
此次省定涉企行政事業零收費拓展到12個省(區、市),讓長期關注行政零收費的馮俏彬有些吃驚。她認為,未來條件成熟時,應全面取消政府對普遍主體提供普遍性服務的收費(不包括事業性收費和行政罰款等收費),因為這部分費用社會成員已經通過稅收支付,政府不應另立名目重復收取。
為確保收費目錄清單的時效性和準確性,財政部和省級財政部門將及時更新收費目錄清單。
本文“省級收費項目涉企行政事業零收費擴至12省份”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超過15個城市了啟動第五輪樓市調控,許多投資者仍然在看多 房地產市場 ,其主要理由是新房庫存量大幅下降,“庫存降、房價漲”。 然而,事實真相不是這么簡
企業間靠“燒錢”贏得一線生機的例子在創業項目中的競爭越來越常見了。但“燒錢”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也不全是益處。燒錢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效率的問題,還有人員急劇增加,
共享是個筐,啥都往里裝。 中國的投資人、 創業 者,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股力量。指哪兒打哪兒,要誰好誰就好,要誰亡誰就亡。 過去兩年最火的共享經濟,就拜他們所賜,把一些企
商業地產的沉浮瞬息萬變,沒有一種商業形態和模式可以始終主導市場。隨著消費群體的迭代與消費觀念的升級,實體 零售 市場經歷了調整與變革,曾經在市場中掌握絕對話語權的百
近期,“人才爭奪戰”不斷升溫。去年以來,全國多個地區紛紛推出了力度不小的人才引進政策。而作為沿海發達地區的廣東省,包括深圳、東莞在內的多個城市都密集發布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