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回歸20周年前夕,作為“一國兩制”方針在經濟領域的成功實踐,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以下簡稱“CEPA”)再度擴容升級:28日,內地與香港簽署了《CEPA投資協議》和《CEPA經濟技術合作協議》。
兩份協議的簽署進一步豐富了兩地經貿合作的內容,也將兩地合作推向了一個新階段。作為CEPA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CEPA投資協議》全面涵蓋投資準入、投資保護和投資促進等內容。這也是內地首次以“負面清單”方式對外簽署的投資協議。
《CEPA經濟技術合作協議》則包括對CEPA及其10個補充協議中有關經濟技術合作內容的全面梳理、更新、分類和匯總,也包括根據兩地經貿合作實際需要提出的新的合作內容。例如,在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次區域經貿合作等方面設置了專章,并提出進一步深化兩地在金融、文化、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等十四個重點領域的合作。
2003年,內地與香港簽署了CEPA,此后十余年,通過CEPA,內地與香港在經貿領域建立了制度性合作機制,在貨物貿易領域全面實現了自由化,在服務貿易領域基本實現了自由化,在貿易投資便利化和經濟技術合作領域采取了多項措施。隨著CEPA各項優惠措施的落地,內地與香港的經貿合作得到了深化,香港經濟繁榮和內地改革開放均取得顯著成效。
據商務部統計,2016年,內地與香港貿易額為3052.5億美元,占內地對外貿易總額的8.3%。香港是內地第四大貿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場。截至2016年12月底,內地累計批準港資項目398966個,實際使用港資9147.9億美元。按實際使用外資統計,港資占內地累計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51.7%。對港投資方面,截至2016年12月底,內地對香港非金融類累計直接投資4921.6億美元,占投資存量總額的52.9%。
香港回歸以來,兩地經貿合作歷經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當前,雙方合作已經邁入了機制性戰略合作新階段。和十幾年前相比,當前兩地合作的內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經過多年的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雙方協作的領域從制造業更多轉向了服務業。兩地在很多行業的經貿合作從“垂直分工”轉變為“水平分工”,并且出現了深度合作和產業競爭并存的局面。
可以看到,兩地合作前景依然廣闊。香港是內地重要的對外窗口和橋梁,既是促進內地建設和發展的資金來源地,又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平臺。同時,香港要素資源的市場化配置、貿易市場的高度自由化、先進的服務業發展方式等也都值得內地參考借鑒。對于香港而言,內地則是廣闊的經濟腹地,為香港支柱產業的發展與繁榮帶來了廣闊的市場需求和更大的資金使用空間。
展望未來,內地與香港更加緊密的融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一帶一路”建設,跨境電商、現代物流等新興領域的興起都為兩地進一步挖掘合作潛力帶來新的機遇。當前,既需要以創新的思路推進和完善兩地合作機制,也需要兩地共同抓住機遇、克服困難,推進深入、有效、可持續的合作關系,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本文“消息:內地與香港打造經貿合作升級版”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超過15個城市了啟動第五輪樓市調控,許多投資者仍然在看多 房地產市場 ,其主要理由是新房庫存量大幅下降,“庫存降、房價漲”。 然而,事實真相不是這么簡
企業間靠“燒錢”贏得一線生機的例子在創業項目中的競爭越來越常見了。但“燒錢”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也不全是益處。燒錢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效率的問題,還有人員急劇增加,
共享是個筐,啥都往里裝。 中國的投資人、 創業 者,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股力量。指哪兒打哪兒,要誰好誰就好,要誰亡誰就亡。 過去兩年最火的共享經濟,就拜他們所賜,把一些企
美國經濟荒唐的貿易保護,似乎正在為以波音公司為代表的美國優勢制造企業關上一扇門,這也是 美國經濟 的一扇門。 盛產飛機而聞名世界的波音公司在4月4日美股盤前一度暴跌6%后,
商業地產的沉浮瞬息萬變,沒有一種商業形態和模式可以始終主導市場。隨著消費群體的迭代與消費觀念的升級,實體 零售 市場經歷了調整與變革,曾經在市場中掌握絕對話語權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