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近日聯合下發的“關于支持飛地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稱“意見”)中,提出鼓勵合作方按市場方式,共同設立投融資公司,采取PPP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園區開發和運營管理。飛地經濟首次正式得到國家層面的肯定并向更大范圍推廣。
據了解,國內對飛地經濟的最早實踐誕生在江蘇蘇州——作為中國政府與新加坡合作共建的成功經驗,(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也因此成為了新加坡的飛地,也是改革開放的重要產物和成效。2006年,江蘇借鑒蘇州工業園區經驗,在總結江陰-靖江合作園區(3年試驗)的基礎上,考慮到區域協調發展的大背景,于全省范圍內大規模推廣南北掛鉤共建園區。2008年,共建開發區進入到跨省區發展的新階段,其中,江蘇啟東-上海外高橋,湖南衡陽-廣東深圳,廣東-香港,皖江城市帶-滬蘇州浙,山東德州-天津紅橋,江蘇-新疆等共建開發園區,成為了開發區建設和產業轉移的新趨勢和新潮流,這種集聚,輻射和帶動效應極大促進了各地經濟的發展。
從江蘇的實踐看,飛地經濟的效果非常顯著,大幅度縮小了區域之間的差距,形成了飛地經濟的江蘇模式。
本文“嵌入PPP模式 合作共贏”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上一篇:國企員工持股最大阻力在于母公司
下一篇: 飛地經濟內生動力如何激發
隨著政府公共職能的進一步擴張,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客觀上更加多元化,財政支出隨之會增長,這也使得政府赤字壓力與債務風險問題凸顯。
財經365訊 財政部日前發布關于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通過 PPP 模式參與養老機構,社區養老體系建設,醫養健融合發展
財經365訊 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區”可以用 “千年大計”來形容 。一夜之間,雄安新區仿佛成了飛上枝頭的鳳凰,國家級的行政和財力資源即將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