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房地產企業
財經365訊,“硬菜”上桌 房地產 市場會遭遇“雪崩”嗎? 近一段時間,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監管態勢出現松動跡象。其中,蘭州、南京、合肥等地樓市調控政策均不同程度出現松動,其
應充分理解中央精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發展理念,回歸特色小鎮建設的基本價值,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主體的關系,客觀看待房地產企業投資特色小鎮行為,建立有效的
“現在還有開不出來的樓盤?”家住大華西溪風情的馬女士爆料,每次路過家附近,有塊地已經空了好多年,一直未開發,她對此覺得很好奇。 去年以來的火熱樓市,讓不少原來賣不動
由于境內 融資 難度加大,截至7月房企累計海外融資額度達到255.7億美元,相比2016年同期的82.7億元上漲了209%。 境內融資難度加大,房企正在爭搶海外融資窗口期。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
硅谷樓市太火爆,連科技業巨頭都開始投資經濟適用房,幫助買房租房困難的員工。 Facebook本周二宣布,與社區開發金融機構Local Initiatives Support Corporation(LISC)合作。Facebook計劃今年秋
6月份狂飆的 房企海外債 未能延續勢頭 , 7月份發行規模遭遇“腰斬”。 Wind資訊統計顯示,7月份地產企業累計發行9只海外債,當月累計發行32.8億美元,發行規模較6月份下滑63.4%,但
在季節性因素和調控影響之下,7月部分房企銷售金額環比有所下降,但1-7月累計銷售金額好于去年同期,今年全年房企銷售額有望續創新高。業內專家表示,未來規模化是發展趨勢;同
房地產市場 近期成交的冷清并不影響順風車上繼續八卦房貸的熱情。只不過,《證券日報》記者從一眾談資中感受到,與此前購房人習慣性吐槽不同,如今話語權掌握在了買方手中,“
大中型房企存量債券規模巨大,但在去杠桿背景下,2016年三季度收窄房企融資渠道以來,房企融資壓力持續增加。 昨日,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前7個月,房企
“我必須得走了,公司老拿不到地,品牌部天天搞酒會、搞論壇,醉生夢死,等這個項目賣完,都得喝西北風。”王冠坐在星巴克的椅子上,拿起面前的白開水喝了一口,“我喝不了咖
進展稍顯緩慢的信達地產與淮礦地產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終于獲得突破。信達地產19日晚間披露重組預案,擬以6.02元/股的價格向中國信達(公司控股東信達投資之控股股東)發行7.8億股
房地產白銀時代到來,大型房企正逐漸走向規模化。而以朗詩為代表的中小型開發商則將輕資產轉型視為自己的“救贖”之舉。 于2014年年底提出資產輕型化,并逐漸踐行至今,朗詩地
7月17日, P2P平臺 e路同心宣布獲得深圳中洲金控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洲金控)戰略投資,原先的大股東深圳市道信投資有限公司退出。變更后的e路同心股權結構為:中洲金控48
在 房地產市場 中,被認為是房企利潤“黑洞”的永續債,開始走向臺前,甚至很可能成為房企應對本輪調控攻堅戰的融資首選。 7月12日,全國首批完成在國家發改委外債發行備案的房企
上半年的南京樓市,新房交易量大降近6成,房企的表現又如何呢? 昨天,網尚研究機構正式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度南京房地產銷售龍虎榜”,今年排名前十位的房企成交金額達36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