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任澤平
利率市場化面臨的挑戰實質上都是利率傳導機制中的摩擦與阻力,因此未來深化改革的核心便是逐一擊破、打通利率傳導機制。 導讀 利率市場化,如何實現平穩過渡、減少經濟沖擊是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任澤平 賀晨 甘源 人民幣短期延續有限貶值區間下的雙向波動趨勢,長期有升值基礎,根本上取決于中國經濟基本面以及改革轉
最早最堅定最旗幟鮮明提出“新常態 新周期 新牛市”。原文發于2017年02月28日,本文為任澤平博士在 方正證券 ( 9.03 -1.42% ,診股)深圳會議上的演講。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方正證券 任澤平近期發表觀點認為,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大致經歷了四輪產能周期。2017年前后,我們正站在第五輪產能周期的起點上,市場對于“新周期”存在七大誤解。 第一,有人
最近相信大家注意到了一個新詞兒,叫“新周期”。 在“某某經濟學”、“新常態”、“L形走勢”、“灰犀牛”等詞被市場人士用得爛俗之后,又出了這么一個新詞:“新周期”。
大家下午好,隨著黑色、有色大漲創新高,自我們提出“新周期”以來,在市場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在這個時點,我們愿意認真地幫投資者梳理一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什么是新周期?
“新周期”一開始,果然充滿了爭議。近期,伴隨著黑色、有色商品價格的大漲,消費金融周期股拔地而起,走出了結構性牛市。一向“喜怒形于色”的任澤平坐不住了。他認為,以“
核心觀點: 1、行政+市場雙重作用下,行業產能大規模出清 2、環保、安全、質監等高標準下產量釋放不斷受阻 3、小微企業市場化淘汰+違法企業行政取締+大型企業合并重組,行業集中
2017年宏觀策略的多空對決注定是教科書級的。年初以“繁榮的頂點”和“可怕的時滯”為代表的經濟空頭,以“新周期”為代表的經濟多頭,展開了史詩般的對決。 隨著黑色、有色商
研究的價值是尋找邊際超預期 看看今年初以來的大類資產表現,回顧年初的各種流行觀點,一致預期太危險了!代表一致預期的觀點最終將一敗涂地,分析師迎合大眾最容易也最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