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手機上安裝了APP,就是要通過該軟件享受便捷、健康、合法的信息服務,而非接收虛假廣告或其他違法信息
“男人戴什么手表更有面子,這塊表物美價廉”“男人,有這一只表就足夠了”,近段時間來,每當夜深人靜時,某網站客戶端在要聞版都會推出這么一些神秘的廣告。點開一看,原來是在賣勞力士、歐米茄和浪琴等瑞士名表,且價格便宜得令人難以置信,各款名表僅需幾百元到千元不等。記者買了其中一款后,找到了歐米茄的進口商——瑞表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進行了檢查,證明此表是高仿殘次品(5月25日《法制日報》)。
隨著智能手機用戶的增多,很多互聯網企業均開發了APP客戶端,以便滿足用戶需求,擴大市場份額。但一些APP卻淪為流氓軟件,如隨意侵犯個人隱私、強制開通權限、捆綁下載軟件、強行推銷廣告等。在深更半夜兜售假表的APP,無疑侵犯了用戶的正當權利,其理當受到嚴肅追責,為售假行為承擔責任。
按照《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服務管理規定》,APP運營者或提供者應盡到一定的監管職責:建立健全信息內容審核管理機制,對發布違法違規信息內容的,視情采取警示、限制功能、暫停更新、關閉賬號等處置措施,保存記錄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而報道中打著“全場一折”旗號兜售高仿殘次品手表的行為顯然屬于虛假廣告,應受行政處罰。作為APP運營者和提供者,其理當封禁此類賬號。但是,恰恰每當夜深人靜時這些廣告就彈出來,說明其對此類廣告的發布具有重大過失,助紂為虐的嫌疑非常大。
除此之外,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對消費者承擔退一賠三的責任。網絡交易平臺明知或應知商家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應該就消費者的損失與商家承擔連帶責任。由此可見,對于深夜兜售假表事件,雖然主要責任者并非APP運營者,而是入駐該APP的第三方商家。但APP運營者并不能將相關責任推得一干二凈,而應承擔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
其實近年來,互聯網運營者故意作惡的行為屢見不鮮。如有的放縱無良商家發布違規醫療廣告,誘導無辜患者上當受騙,最終發生“魏則西悲劇”;還有的在深夜推廣賭博網站,成為違法者的幫兇。在互聯網技術如此發達的時代,出現此類行為決非互聯網運營者的無心之過,極有可能是在利益刺激之下,拿人錢財、替人作惡。就以某APP深夜出現售假廣告來說,其運營者和技術人員不可能對此類“全場一折”銷售商品的行為毫不知情。或者說,在現有技術水平下,其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設置相應關鍵詞,篩查可能涉嫌違法或侵犯用戶權益的推送信息。
用戶手機上安裝了APP,就是要通過軟件享受便捷、健康、合法的信息服務,而非接收虛假廣告或其他違法信息。總之,APP并非虛假廣告的藏身之地。結合新聞來看,因售假行為而權益受損的消費者,有權要求APP運營者與商家一起承擔連帶責任。有關監管部門也應及時介入調查,嚴肅懲戒這些故意推送虛假廣告、放縱違規商家的違規違法行為,必要時還可對其作出下架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有效威懾,讓APP運營者意識到認真對待用戶權利,不做違法行為幫兇的重要性,進而規范運營,不變異為流氓軟件。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當好區域發展的龍頭
下一篇:教授工資的含金量,該如何衡量?
?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疏堵結合”的思路,完善法律規制體系,積極推進金融創新,創新集成監管手段,有效防范非法集資問題發生,讓民間借貸“陽光化”,讓民間資金找
?關注相關虛假貿易、違規購匯等行為,加大合規性檢查,降低違規風險。密切跟蹤內外部形勢變化,應對流動性波動加劇的挑戰,合理安排到期資金,防范流動性風險。
面對形式多樣、變化多端的互聯網廣告,有關部門還應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監管,對于一些符合審查標準但在傳播過程中容易造成誤讀或不良社會影響的廣告,應及時了解動態,并
引入逆周期因子不是為了推動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不是短期的、臨時的措施,而應該在較長時期發揮作用,不但要調節市場非理性的貶值預期,也要在市場出現非理性升值預期時起到引
普通的投資者需要慎之又慎,認識到加密幣不但有價格起伏泡沫升爆,被監管被禁止的風險,還有本文所描述的坑蒙拐騙資產不保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