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為5月21日房四海在OKCoin幣行&OKLink主辦“新金融.新經濟全球投資策略峰會”的主旨演講
引言:“我們的貨幣也是增長非常快。我們今天所處環境不是別的危機,而是貨幣危機,貨幣的危機本質上是信仰的危機,是人性的危機。二十年的房地產周期,中國房地產漲了18年很正常,未來要跌。全球真實的存在金融戰和貨幣戰。
過去十幾年我一直追蹤全球經濟數據,我今天下午不講數據追蹤的具體過程,而是講數據追蹤的結論,從全球宏觀周期以及大類資產配置角度,來分享把握未來投資方向的一些東西。
本輪危機之前,有人說我們在自己家做投資,說中國和國際上不怎么對接,當2007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苗頭,在2007年7、8月受到次貸危機第一次沖擊,到12月份第二次攻擊,當時很多人還很樂觀,說中國股市不受影響,最后中國大盤從6000多點到了1600多點。所以,做什么事情還是要關注一下宏觀,中國古代文化也講做什么事情天時地利人和。
從房地產周期,看危機的起源
宏觀本身比較復雜,宏觀是一個抽象的東西。宏觀周期本身很抽象,我們看到的宏觀周期逃脫不了如圖中這九個周期的疊加。南開大學有一個師弟周金濤做的康波周期,實際上是18個周期的疊加和演化,也就是普通工商企業的庫存周期,中國庫存周期已經見頂下來了。
說下房地產周期,20年房地產周期,中國房地產漲了18年很正常,未來要跌。經濟學中最基本的均衡是瓦爾拉斯的一般性均衡,一旦經濟制度處于非均衡狀態時,市場的力量會自動地使經濟制度調整到一個新的均衡狀態。無論是研究經濟學還是做投資,要敬畏市場,敬畏客觀規律。周期即輪回,周期即宿命,周期背后是信仰。
還有農業周期,財政周期,比如說歐債危機2010年。還有貨幣周期,1976貨幣換錨了,我們當今還是在牙買加體系,在這之前全世界所有貨幣跟黃金掛鉤,黃金跟美元掛鉤,在牙買加體系之后黃金非貨幣化了,1976年國際上黃金非貨幣化,所有紙幣政府信用擔任發行。
在牙買加體系下,我們的貨幣增長非常快。
美國在金融危機之前資產負債表是8千億,現在是4.5萬億。很多富人去買美元,美元長期也是一個弱勢,美元也是超發的,比較自覺的是歐元區。我們十年發行貨幣增長七倍,美國也是五倍。
1976年之后全球貨幣沒有錨,這個錨是政府信用,所謂的牙買加體系,全世界貨幣跟美元掛鉤,美元跟什么掛鉤不知道。后來制定了石油美元,但是后來也沒有實行了。2010年講過能源,現在全世界不缺能源,不提能源荒了。
你關注周期,這不僅僅是一個輪回,這是非線性輪回,比如說美國的頁巖氣革命,以后美國要賣給中國天然氣,原油,前幾個月中國從美國進口原油了。基于石油美元的這牙買加體系沒有了,現在貨幣沒有錨,1944-1976年貨幣錨是黃金,然后1976年之后貨幣變相錨是石油,現在貨幣沒有錨了,大家比較糾結,沒有信仰,沒有錨,每個人無所適從是正常的。
1976年以來貨幣體系變成信用體系,經濟這么增長而貨幣是指數化增長。中國過去十多年,20多萬億貨幣,現在是150萬貨幣,貨幣增長七倍,北京房地產漲了10倍,是一個貨幣現象。
過去20多年中國貨幣錨一個是美元體系錨,利用美元的貿易順差發展人民幣,這是一種發行機制,還有房地產,過去房地產漲,中國M2發行和中國房地產正相關,相關系數85%,房地產漲就是貨幣供應,過去七八年貨幣發了七倍,房地產價格漲了七倍,小城市漲的少,大城市漲了十倍,不要講剛需不剛需,那都是表面上的東西,真正的東西是貨幣發多了,就這么一個情況。
前面六個周期加上人口周期,這七個周期可以算的,還有國運周期,以前美國人不太講國運周期,班農上來講國運周期,還講宗教周期,以前中國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個不好精確計算。
我們今天所處環境不是別的危機,而是貨幣危機,貨幣危機本質上是信仰的危機,是人性的危機。
全球增長沒有亮點金融博弈真實存在
大家不要聽暈了,其實很簡單,記住一句話,有一個行業分析師寫的很好,現在是半全球化。包括在美國,美國也是割裂的,美國有一半人生活在資本主義,有一半人生活在很困難。包括中國,你看世界酒店跟歐美一樣,酒店比歐美還氣派,有的地方跟非洲差不多,是這么一個情況,實際上是一個割裂的,撕裂的,我們不用全球化和去全球化,全球是分化的。紅樓夢里的一句話要記住:真亦假時假亦真,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過去全球增長,過去三十年正增長,你好我好大家好。2007年金融危機開始走下坡路,全球撕裂了。說同甘沒有問題,共苦就有問題了,包括一戰二戰都是經濟原因造成的。
結論很簡單,全球在分化,周期在變頻,疊加這么多周期,搞不明白沒有關系。全球在分化,我們講全球金融博弈,講國家金融安全,都是真實的存在,全球真實的存在金融戰和貨幣戰,這不是陰謀,過去也有,過去經濟增長矛盾沒有那么突出,現在經濟下行了,就跟家里一樣,你跟你太太家里條件好的時候也有矛盾,但是家里沒有錢花了跟太太吵要離,小孩誰養,學費誰付,就是這么一個簡單道理。國際關系,國內政治跟你的日常生活,其實基本道理一回事,大家都是人,不要說那么高大上,都是那么回事。
記住:周期在分化,全球增長沒有亮點。過去全球增長靠人口紅利,科技紅利,和平紅利,現在紅利已經結束了,下一波紅利還沒有來。過去科技創新,包括美國科技創新,美國勞動生產率是負增長,現在增長也很緩慢,所以美國經濟復蘇很不結實。以后美元振蕩下行,美國生產率增長也到頭了,美國以后也要靠人口紅利,他也靠招商引資了。
全球經濟總體是低迷的,美國制造業復蘇還可以,但是占的是小頭,美國的兩大頭:房地產同步指標新屋銷售、領先指標都低于預期,都往下走。去年11月份美元指數是見頂了,而不是見底。
在這個背景下美國經濟復蘇的非常脆弱,去年在最高點很多中國富人把人民幣換成美元然后又虧了。但是美國第一季度經濟預期是二點幾,實際上是零點七,第二季度會上去的,第三季度還會下來,這個背景下美聯儲第二季度有可能會加息,但是這種加息不是基于對中產階級的期望,而是基于金融貨幣博弈的需要。
我們之前防風險,主動擠泡沫。問題的關鍵是能不能執行,是不是有利益集團阻隔。
美國改革比中國還要難,為什么難呢?美國200多年歷史,利益集團根深蒂固。中國機會多,我是平民出身,作為一個平民來講在中國的機會比美國多。為什么說資本主義走向邪路,美國很難,美國利益集團根深蒂固,水很深,美國的水比我們深多了。中國利益集團改革開放不過40年歷史,上面有決心可以打破。
中國有改革的空間,美國很難改革,包括特朗普,他能動誰呀,解除一個FBI局長,鬧的死去活來。利益集團固化了,200多年了,為什么有國運周期,200年走下坡路呢,就是這么一個情況。
美國第二季度還會加息概率大,經濟下行,美國經濟是假復蘇。分析一個國家要分析利益集團,不能簡單的分析框架。在一個國家,國家是國家,政府是政府,老百姓是老百姓,其實后面還有利益集團。
德國、法國、英國復蘇,現在講歐美國際資本,在20年以前,我的導師在哥倫比亞寫過一篇文章展望未來,國際資本和國家主權的矛盾才是當今社會主要矛盾,1999年哈佛大學教授寫過一個定理,國家主權,民主政治,全球化三者只能取其二。國際資本和國家資本,民族資本三個概念,,這三個矛盾是當今社會主要矛盾。美聯儲代表的是國際資本,特朗普代表美國本土資金,我們代表的是我們國家資本,國際資本,還有民族資本,不是一個概念。現在都講歐美資本有回流跡象,我自己投資,做歐洲投資,這是避險資產,就是這么一個邏輯。
美國復蘇是弱復蘇,美國第二季度會復蘇,美聯儲會加息,第三季度會下來,美元指數過去103是見頂,歐洲復蘇比較堅實,為什么這樣呢?在過去的五六年歐洲歐元貶值,轉嫁危機,另外歐洲去杠桿,歐洲政府杠桿非常非常低。過去看歐洲發不出工資,中國和美國杠桿沒有去掉,現在貨幣體系,現代金融體系的核心是政府隱含的擔保,政府的杠桿高,去誰的杠桿都沒有用,為什么講真正的供給學派說特朗普是里根經濟學,其實都不是,里根經濟學要點是什么呢?精簡政府讓利于民,歐洲是政府去杠桿,歐洲的危機解除了,所以歐洲的復蘇比較堅實,特別是德國為代表。法國也不錯,英國也不錯,李嘉誠又對了,把錢投到英國去。你做投資不要看媒體報道,歐洲這么恐怖襲擊,美國也有。未來做戰略投資歐洲資產,而不是美國資產。實際上我們一帶一路是對接歐洲的,對接的是德國。
我們一帶一路的投資跟德國對接,未來特別是馬克龍上位之后,歐元政治風險解除以后,中美合作與博弈的量級在擴大,既是合作也是博弈,因為全球沒有新的增長點。
歐洲那邊基本上團結了,歐洲去杠桿去的比較堅決,歐元區不會解體。另外美國主流資本,老家是歐美的,現在有一個構造:大西洋體系。也就是歐美主流資本,大本營挪到歐洲去,但是大西洋體系只是一個設想。現在特朗普上臺,包括美國工人,包括特朗普,要求把美國貿易順差收窄。有人講遠東的,中國和俄羅斯合作搞遠東金本位,在過去幾年中國大量進口黃金,這也不太可能,現在全球貨幣沒有錨,這時候要做價值投資,德國的股票還可以,中國的股票看價值投資,別的不好做。
全球經濟在分化,全球暫時沒有亮點,大家也不要期待人工智能,這對個別企業是好的,對整個社會提高不了人均勞動生產率,真正一個社會發展是人均勞動生產率提高,中國過去民工進城,民工在老家一年掙500塊錢,到了縣城,到了城市創造價值可能是五萬塊,過去人民幣升值有道理的,十幾年以前是這么一個情況。
后來到金融危機,從2009年第四季度開始全球在分化,分化到現在,總體來講發達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是復蘇的,美國復蘇不堅實,美國的杠桿也比較高,20萬債務上限,中國的杠桿也高,所以中美真是夫妻關系,不是一路人不進一家門。歐洲復蘇的不錯,美國復蘇不堅實,美國第二季度會上去,基于金融博弈需要有可能會加息,之后美國經濟還得下去,美國的領先指標,美國的房地產指標都在下行,美國制造業制造上行,他制造業分量小。
中國為了預防性金融危機爆發,主動性的清理資產泡沫,這個清理還沒有結束,剛剛過了三分之一,我覺得十九大之前。大家做投資小心一點,如果做其他投資等到六月份之后,美聯儲加息之后,這么一個情況。
三大風險沒有解除歐洲資產可以關注
全球是分化的,歐洲是在復蘇,歐洲政治風險已經解除了,還有三大風險沒有解除,亞洲的軍事風險,朝鮮那邊,美國的債務風險,還有中國的杠桿,也是債務。中國政府還可以,中國的企業杠桿高,金融體系杠桿高,還有中國非金融體系企業杠桿也高。歐洲的政府杠桿去的差不多了,有的時候看東西為什么要看數據,不要看媒體。
我只是講全球在分化,階層在分化,貧富差距在擴大,歐洲經濟是在復蘇,美國復蘇是假的,復蘇之后還得下來,他第二季度加息是大概率,美國政治結構非常復雜,而且美國精英資本還想和歐洲合流,重建歐元體系,給美元廢掉,美元一直在跌,從我講課以來一直跌,還要跌,美元到77都不要覺得奇怪。我提醒大家要做投資可以做一些歐洲的資產。
我做的比較早,現在國內買歐洲股票不讓買了,另外亞洲可以做點黃金,穩妥一點美聯儲加息五六月份,至于A股抄底也好,大宗商品也好,等六月份之后再說吧,做投資要回避風險,捕捉確定性。總的來講全球分化,階層分化,階層拉大,未來幾個月做投資要非常小心。大西洋體系現在也比較難辦,走一步看一步。東方金本位不太現實,現在全球貨幣沒有錨。
黃金定價模型,這個定價體系和別的體系不一樣。盡管現在全球沒有錨,美國的國債收益率體系和黃金是掛鉤的,美國實際利率下行,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變化,實際利率下行,黃金基本上見底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前海開源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 楊德龍表示,在中國慢牛行情將會持續三到五年。市場整體已經走出慢牛,A股總體特點是牛短熊長。經濟轉型取得成果,周期性行業業績在今年大
央行行長助理劉國強15日在“2017金融街論壇”上指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既要善于“做加法”,也要勇于“做減法”。“做減法”方面,要把金融亂象減下來,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經
中國的銀行已經是國際上頂級大銀行,國內有多少人還是盲目地崇拜外資銀行,即使是二流國家的銀行,還會因為它是外資而覺得高大上。現階段我國銀行在海外做當地客戶業務的空間是非
?現在全球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努力爭取更多的制造業投資,也可能吸引在中國的企業不斷外遷。因此,限制政府與金融部門的杠桿,打擊資產泡沫,加強環保執法都是積極的
監管只是防范金融危機的手段。鑒于管控成本不斷遞增,當今各主要經濟體既要通過前瞻性研究,保持敏銳的金融直覺以提高對金融危機的早期預警能力,更要在對經濟與金融體系全面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