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今天終于成功上市,盡管開盤便破發,小米還是創造了大量的富翁。截至今天收盤,小米股價為16.8港元,市值達3759億港元,約合479億美元,這與小米的第五輪融資相比,幾乎沒有增長。2014年,小米完成最后一輪融資后,估值已達450億美元。
小米的市值與預期有較大的差距,最初,小米估值高達1000億美元,即便是三周前,摩根士丹利給小米的估值,依然高達650億至850億美元之間,高盛給小米的估值是700億到860億美元之間。
小米創始人團隊
6月下旬,在投資推介會上,小米董事長雷軍說,“這次550億美元的定價,就是我也不想開價了,你們隨便開吧,總不至于連550億美元都不值吧?”550億美元,是雷軍給出的底牌。不過,小米還是沒有達到這個期待值。
對于這一切,雷軍倒是看得比較淡,這次上市,雷軍的財富暴增,成為最大受益者。昨日,雷軍在致員工的公開信中說:“最近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小米能夠成功上市就意味著巨大的成功。”
今天,小米股票開篇即破發,最高時跌幅達6個點,截至今天收盤,跌幅為-1.18%。對于股票破發,雷軍認為,這未嘗不是好事。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長期公司價值才重要。”
對于小米破發,很多人認為,主要是小米是一家傳統的硬件公司(互聯網營收不足10%),與其他手機企業并沒有多大區別。但是,在定價上,小米卻參照了互聯網公司,這種方式可能難以獲得股民認同。
小米上市,也引發了討論,有人說,如果其他幾家國產手機上市,估值會怎樣?在國產手機中,華為手機無論出貨量還是利潤,都排在行業第一。不過,華為早已表態,不會去資本市場圈錢。華為不上市,有其好處,可以免除干擾,將足夠的錢投入研發。而大部分上市公司有利潤考量,為了報表更好看,往往會控制研發投入。
很多人將小米與OPPO和vivo對比,如果OPPO和vivo上市,市值會不會超過小米?從去年的數據來看,OPPO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廠商,小米排第五,vivo第六。IDC的數據顯示,三星去年出貨量為3.173億部,蘋果為2.158億部,華為1.531億部,它們排在前三。OPPO排第4,出貨量為1.118億部,小米出貨量為9240萬部。IDC只排了前五名,vivo去年其實賣出了9100多萬部,與小米十分接近。
但是,這只是出貨量排名,如果按銷售額和凈利潤,OPPO與vivo可能領先小米,因為,這兩家東莞廠商的中高端手機份額占比更高,擁有足夠的利潤。小米手機出貨量依賴紅米,銷量主要來自千元機,OPPO與vivo在3000元市場有著龐大的出貨量。
從利潤來看,小米比較吃虧。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蘋果每賣出一部手機,利潤為151美元,三星為31美元,華為15美元,OPPO與vivo分別為14美元、13美元。但是,小米每賣出1部手機,利潤僅為2美元。就此來看,小米與其他手機企業在利潤上差距巨大。
如果OPPO和vivo上市,估值會超過小米嗎?當然,這只是如果,OPPO和vivo不差錢,從來沒有提過上市的事情。OPPO與vivo的幕后老板段永平,是一個隱形富豪,不僅賣手機賺錢,投資也賺得盆滿缽滿。
近日,前首富,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后在企業三十周年慶典活動時一改此前“不差錢不 上市 ”的老調,表示在適當時候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 娃哈哈鼎盛時期銷售額曾接近800億元,
前段時間,中興因為非法銷售未經過美國允許的通信設備原件而被美國打壓。當時這一事件炒得沸沸揚揚。可沒想到的是,幾個月過去了, 中興 事件竟然還沒有消停。賠償巨額的罰款
“老派”茅臺在大數據上的布局更進一步。 7月4日,貴州茅臺官網顯示,茅臺集團在6月25日至30日期間派出了35名中高級管理人員赴北京參加大數據專項培訓。意在讓管理人員了解數據驅
2015年港股上市至今,聯想控股一直在努力淡化聯想起家業務——Lenovo的影響力。 這一點,在完成收購盧森堡 國際 銀行之后終于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 7月2日,聯想控股發布公告稱已成
美國東部時間7月2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暫時、部分解除對中興通訊公司的出口禁售令;另在7月3日臨近尾盤, 中興 通訊股價A股和港股均加速上漲,其中A股封漲停,封單近18萬手,
本文“國產手機四強,利潤最高的三家都不想去上市”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