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6月12日,“鋼鐵俠”馬斯克向特斯拉全體員工宣布特斯拉將裁員9%,以迎接公司財務面臨的嚴峻挑戰。目前特斯拉目前員工總數約4.6萬人,因此裁員人數將達4100多人。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還在郵件中說道:“裁員涉及的幾乎都是帶薪職位,不包括生產崗位,所以不會影響未來幾個月里實現Model 3的生產目標”。
馬斯克
裁員原因
顯而易見,此次裁員的真正意圖就是為了縮減開支、緩解財務危機。
特斯拉創立于2003年,但這15年來它從未盈利。(啥,從未盈利還能存活這么久?誰叫人家CEO牛逼呢,華爾街投資大佬哪個不是被馬斯克忽悠的團團轉)。據悉,2018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總營收為34.09億美元,凈虧損7.1億美元,而其去年同期的凈虧損為3.72億美元,連續第五個季度現金流為負值。天啊,特斯拉每分鐘會燒掉6500美元!
人前風光無比的特斯拉與“鋼鐵俠”馬斯克,背后竟然如此不堪與困乏。那么到底是什么讓馬斯克焦頭爛額入不敷出呢?在我看來,目前特斯拉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問題頻出,使得特斯拉以及馬斯克在華爾街投資者心中信任度降低;另外一個可以堪稱是特斯拉的扼喉之痛:Model 3產能不足。下面小編我來分別說說這兩個特斯拉致命的問題。
“Autopilot”問題頻出
下面是小編總結的2018年以來備受關注的特斯拉“Autopilot”自動駕駛事故匯總,可以看到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事故發生頻率真不是一般的高啊。
2018特斯拉自動駕駛事故匯總
特斯拉扼喉之痛:Model 3量產難題
2018年3月27日時,信用評級公司穆迪將特斯拉信用評級評為垃圾級。信用評級被下調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出于對特斯拉現金流的擔心以及Model 3量產計劃的推遲。當時網絡及媒體的風言風語不斷,稱特斯拉已處于破產邊緣,最多6個月存活時間。受Model 3產量問題的影響,特斯拉的股價也是一路下跌。
特斯拉的量產問題會成為該公司盈利的最大困難,自從Model 3車型發布之后,就帶來了大量訂單,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產品,但是還是面對大量的預期和預定,而特斯拉Model3的產能完全供不應求,以至于很多車主不得不等上幾年才能拿到新車。
4月3日,特斯拉公布了第一季度的交貨量,其中備受大眾市場關注的Model 3轎車依然沒有達到預定目標——Model 3在今年一季度周產輛為2020輛,未達到其第一季度末周產2500輛的目標。數據顯示,第一季度特斯拉Model S、Model X和Model 3總產量為34494輛,其中Model S和Model X共24728輛,Model 3為9766輛(交付8180輛)。
特斯拉自詡并不是傳統汽車企業,所以公司并不看重那些典型的供應鏈瓶頸問題。而固執狂妄的馬斯克認為流水線自動化一定能解決產能問題,殊不知 Fremont工廠存在沖壓工藝線缺陷、電池模塊組裝等問題。今年3月,有特斯拉工程師爆料,稱Fremont工廠收到的零件中有40%需要返工。而且,Model 3對產能爬坡的苛刻要求,對供應鏈造成了巨大壓力,部分零部件供應商難以按時交付。
而且,特斯拉采用的零部件很多都需定制,不像傳統汽車的零部件那樣都是大宗商品,供應充足,因此會導致特斯拉的供應商替代困難。
本文“特斯拉裁員背后:連年虧損,接近破產邊緣”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造車新勢力的一舉一動向來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其中蔚來 汽車 更是被寄予厚望,率先完成量產車上市,突破PPT造車的尷尬困境足以讓蔚來汽車被高看一線。不過之前承諾交車的時限已
“我們不僅希望博越能在中國市場能有一個好的表現,同時也希望博越能走向 國際 市場,這一次亞歐之旅就是來驗證和檢驗博越的全球車品質。” 6月6日,吉利博越“挑戰100度 中歐品
日前,汽車頭條獲悉,沃爾沃汽車首個美國查爾斯頓即將新廠落成,據了解,查爾斯頓工廠將于2018年秋季投產,生產新一代S60,并計劃在2021年起新增下一代XC90,隨著美國工廠的全面落
你有沒有想過,要造出一臺新能源 汽車 ,背后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造車就是一個很燒錢的事,所以新創企業想要造車,至少需要200億以上的資金準備,否則別想做好。”——蔚來
特斯拉是大出行領域最受人矚目的公司。 近期,中國 汽車 界的三位大V——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陽明高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討論特斯拉時,各持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