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網約車市場兩大巨頭滴滴和優步合并一年有余,網約車市場的喧囂暫時告一段落。但是諸如神州專車、易到用車、首汽約車等平臺依舊是市場的一股暗流。2017年下半年,美團這條高調宣布涉足打車領域,就在用戶期待這條“互聯網鯰魚”攪動市場,打破“壟斷”之時,美團打車卻因缺乏運營資質被政府叫停。然而滴滴卻并非高枕無憂,價格增高,司機減產,黑產亂象持續爆發,滴滴仍難言高枕無憂。
王興和他的超級美團
王興是互聯網行業非常獨特的一位創業者。屢敗屢創,是他的創業特征。在早期的人人網、飯否等社交產品發展不利之后,王興轉向了消費需求,加之美國團購網站興起,美團應運而生,并在“百團大戰”中脫穎而出,發展至今成為準超級應用。
王興
依照王興所言,互聯網已經進入到了下半場,下半場如何開打,也許王興心中有數,即便有騰訊資本的注入,美團依舊開展了支付服務和打車服務。
據悉,美團打車擬定了七個城市——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
7月,美團宣布在南京獲得網約車運營資格證;
9月,美團APP首頁上線摩拜單車入口;
11月,美團的分時租賃共享汽車業務在成都展開試點運營;
12月,王興通過內部信宣布了公司組織升級的消息。美團點評將聚焦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LBS場景。
在新零售、地圖、無人駕駛方面美團與阿里、百度對戰;在出行方面,迎戰攜程、滴滴;在外賣行業,美團外賣與餓了么抗衡。
王興的超級美團已經見雛形。
然而就在打車服務即將在北京開展之時,卻因運營資質問題被叫停。市場上對于美團打車能否順利開展一時存疑。但無論如何,打車服務都是王興打造超級應用的一塊重要版圖,美團打車全面入局只是時間問題。
程維是否“心中無敵”
就在美團打車在北京大肆招募司機和用戶之時,媒體所有的聚焦點都落在了滴滴的創始人程維身上。程維表示自己此前并不知曉,但也并不擔心,因為他“心中無敵”。
自打滴滴被“招安”之后,滴滴加上優步的市場份額自然是難以撼動的,并經受住多次反壟斷調查的考驗。但是經過此前近兩年風生水起的滴滴卻遭遇了口碑的急劇下滑,原因很大程度上源自補貼大戰的偃旗息鼓,企業需要逐利的面孔使然。
剛剛興起互聯網約車服務之時,滴滴分別耗巨資與快的、優步競爭,模式沒有顯著差異化的雙方,最終都毫無意外地以合并收尾。而早期的司機和用戶嘗到真金白銀補貼的甜頭之后,在合并之后難免因收益落差而棄用。
不過滴滴自然不用擔心,一線城市的打車剛需足以滿足自己的盈利需求。
但是滴滴的問題依然呈現在用戶面前。打車費用的提升只是一個方面。駕駛員素質、車型、車況差異很大,甚至訂單車輛信息與實際信息不一致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黑車成為了不少市民出行的方案之一
筆者也多次遇到此類情況,詢問時司機多以記錄車正在維修等理由解釋,但仔細了解才發現這是“滴滴黑產”。
黑產橫行,警方緊盯
近日,廣東警方對外公布了2017年度十大網絡安全案件,其中“滴滴黑產”案件引人關注。所謂“滴滴黑產”,指的是不法分子替人用虛假信息注冊滴滴賬戶。警方透露,本案的涉案賬戶有幾十萬個,涉案金額高達數千萬元。
以北京為例,注冊成為滴滴司機需要符合京戶京牌的硬指標,想要開滴滴掙錢但又不符合資質的司機便想到了弄虛作假。“黑產人員”查詢到相關車牌或者駕駛員的信息,將這些信息PS成虛假牌證的照片,交給注冊者就能完成注冊。由此可見,網約車審核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滴滴黑產”涉及很多環節,最為關鍵的是,要通過行業“內鬼”查到真實的符合規定的人、車信息,再將這些信息通過中間商、代理商層層加價倒賣。如同我們常見的信息泄露,駕駛員和車輛信息同樣成為了一個完整的利益鏈條。掌握信息的人員將信息出售,這些信息也就成了滴滴黑產的護身符。
黑車不是什么新鮮事情,供需關系不平衡,市場定價的不合理,從事人員想要獲取利益,這些都是催生黑車的主要原因,滴滴黑產也是同樣。但是黑車由于存在車輛、駕駛員素質不符合審核標準,網上記錄虛假等原因,這讓乘客存在著不小的安全隱患。
希望網友們在使用網約車出行的時候,多加留意,一旦遇到此類現象立即向平臺投訴,確保人身安全。
滴滴的破局之路
網約車市場在短暫的風平浪靜之后,因為美團的意圖加入而暗流涌動。加之用車需求用戶粘性差,一旦攪局者入局,行業讓利給用戶這種現象將在所難免,而這也是用戶愿意看到的。
在短兵相接的競爭來臨之前,共享打車服務很難撐起滴滴想要的市值和體量。于是滴滴開始了投資之路,無論海外還是國內,也都是以出行為主。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在國內投資了ofo,但是在ofo陷入媒體唱衰、前景不明的情況下,滴滴竟直截了當的宣布親自加入戰局。
起死回生的共享單車
幫助去年宣布停擺的小藍打車起死回生,由滴滴全面接管;同時,滴滴旗下青桔單車上線。由此可見,ofo和滴滴的分歧讓兩者漸行漸遠,甚至占到了對立面。其根源在于滴滴要完成“出行”版圖,不得不與不合作者的針尖對麥芒。
話說回來,如果說打車服務是美團超級應用養成中的一塊拼圖,那么對于滴滴來說則是撐起滴滴出行的后方根據地。想要穩固自己的領地,滴滴需要豐富出行服務的品類來滿足用戶需求。
滴滴旗下現有出租車、專車、快車、順豐車、公交、代駕、試駕服務,加上正在開展的單車,似乎滴滴的藍圖已經基本構建完成。
但是成就滴滴的,沒準是下一個充滿想象空間的競爭者。
結語:網約車仍屬互聯網新興行業,監管部門和立法跟進勢在必行,確保出行安全。市場競爭中,消費者應該是受益者。企業是追求利潤的,但是也要更好地服務消費者,不然滴滴面對的何止一個美團?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