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內鋼煤價格上漲、企業利潤回升,恰恰是去產能帶來的積極成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入深化之年,位列“五大任務”之首的去產能一直進展順利,截至6月底,“地條鋼”按計劃全部出清,煤炭去產能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74%,與此相對應的是,前6個月工業企業效益大幅改善,煤炭、鋼鐵、有色等上年同期虧損行業持續盈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權宜之策,而是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長遠大計,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只要是落后產能、“僵尸企業”,早晚得去,早一步就會搶得先機、贏得主動,更早實現更好發展,切不可貪圖一時小利,錯過了經濟轉型升級的最佳時機。
去產能是除舊布新,為新動能留足空間。只有將低端、無效、落后的產能堅決清除,才能讓安全、清潔、高效的產能有序增加。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落后產能之所以能夠賺錢,主要在于其大量消耗資源、污染環境、不求質量,本質上是不公平競爭。以6月底剛被取締的“地條鋼”為例,每噸所消耗的電量高達700—800千瓦時,是正規鋼鐵企業耗電量的近2倍,且幾乎沒有環保投入,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而這么高代價煉制出的鋼坯卻是一摔就斷,被稱為建筑安全“毒瘤”。對于這樣的落后產能,不管賺不賺錢,去掉都沒啥可糾結的。
去產能類似刮骨療毒,不能糾結于眼前困難。關停“僵尸企業”,涉及職工安置、債務處置、兼并重組等企業和政府都要面對的麻煩事,難免出現畏難情緒、躲避心態。但舊產能不去,新產能難生,“僵尸企業”占據著土地、礦產、金融等資源,舊產能遮天蔽日,新產能就難以獲得生長所需的光照雨露,更難以挑起經濟長遠發展的大梁。去產能遲緩,有可能阻礙經濟轉型升級,積累發展的潛在風險和長期困難,唯有咬牙克服眼前難關,才能見到風雨后的陽光燦爛。
去產能有助于長遠發展,不能糾結于短期利益。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家企業,為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總要犧牲一些短期的、局部的利益。這個道理雖然簡單,但放棄利益總是很難的,煤鋼價格回升,免不了會有企業打起“明里去產能、暗地增產量”的小算盤,這就要以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助力去產能,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標準,提高落后產能的生產環保成本、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實施兼并重組、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用市場無形之手,讓僵尸企業難以為繼、讓落后產能無利可圖,最終實現新舊動能有序接替。
中流擊水,不進則退。去產能,難;不去產能,會更難。面對好的市場環境和經濟形勢,千萬別糾結于眼前利益,千萬別放慢改革步伐,更大的甜頭還在前方呢。(原標題:人民日報:去產能別糾結 更大的甜頭在前方)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本文“人民日報發文:去產能別糾結!”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財經365訊 據路透報道,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央企正從規模速度向質量效益轉變,前三季度實現利潤同比增速比營業收入增速高3個百分點,負債率穩定在66.5%,國資委官員表示,下一步要
財經365訊 據路透社報道,綜合24家分析機構的預估中值顯示,中國9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 PMI )預計微降至51.5,雖然略低于上月的51.7,但仍是連續14個月處在榮枯線上方,表明經
財經365訊 日前, 北京 開始打響“藍天保衛戰”。企業高管們表示,中國鋼廠正在紛紛減少訂單、限制鐵礦石購買、并準備面對營收減少局面。北京冬季治霾行動加碼,命令北部地區工
財經365訊 【財經人物】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解讀2017年8月份 工業企業利潤 數據: 工業利潤增長有所加快。 國家統計局 9月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1-8月份,規模
財經365訊 今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 工業企業利潤 總額。 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9213.5億元,同比增長21.6%,增速比1-7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