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年中資金大考的銀行,受央行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三三四”檢查(治理不當套利、不當創新等專項治理工作的簡稱)等影響,同業理財規模出現大幅下降,表外業務逐步回歸表內。
“受嚴監管影響,我們處于政策觀望期,同業業務更為審慎?!币幻虾D成虡I銀行合規部人士告訴上證報記者,她所在銀行目前自查已近尾聲,監管將陸續駐場,預計檢查會持續至年底。
另外,從6月銀行產品發行情況來看,預計下半年銀行同業理財規模繼續收縮的可能性比較大。
同業理財規模收縮明顯
上證報記者近期在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網點了解到,自上月底以來,銀行理財收益率開始逐步升高,但銀行理財規模總體呈下降態勢,尤其是同業理財。
監管部門數據顯示,2017年4月,銀行理財規模為30萬億元。而到了5月,這一數字為28.4萬億元,下降1.6萬億元。
對于下降的原因,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研究員高燕蕓向記者表示,4月銀監會出臺文件嚴禁空轉、套利之后,疊加銀行負債荒,5月出現明顯下降。
“同業理財規??焖偈湛s最為顯著。”據高燕蕓測算,同業理財規?;蛞虮O管趨嚴而收縮1.5萬億-2萬億元。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各銀行發行的同業產品都有大幅下降。6月下旬,國有行同業產品環比下降30.43%,股份行環比下降57.63%,城商行環比下降46.09%,農村金融機構環比下降73.74%。
據普益標準研究員王艷花分析,今年資金端成本上揚,資產端收益驅動乏力,而針對同業發展的監管口徑越發嚴格,銀行同業理財規模和占比的回落是必然趨勢。
表外業務開始轉向
一季度表外理財納入央行MPA考核后,銀行理財余額增長就開始回落。緊接著,二季度監管新規密集推出,各種檢查劍指表外業務,制約了表外理財增長。
前述商業銀行合規人士告訴記者,表外業務在前期的急速擴張中,存在不少灰色地帶。此番按照要求自查,業務流程、產品發行和銷售等要完全合規,資產要穿透,一些業務就會被迫暫緩或者暫停。
金融去杠桿,嚴控表外業務成為主要目標之一。防止資金空轉套利,要讓銀行表外業務逐漸回歸表內,目前來看效果已有顯現。
民生證券報告指出,表外、非標轉貸款趨勢顯現,理財與非貸款社融數據也表明這部分資產的收縮與放緩。
申萬宏源證券報告也指出,近兩個月嚴監管效應持續顯現,銀行主動調整非信貸業務,疊加利率上行對債券融資的影響,使融資需求逐步轉向信貸。
5月金融數據顯示,同業存單余額下降,而信貸在增加。25家上市銀行同業存單余額由3月末的4.4萬億元,持續降至5月末的4萬億元。5月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11萬億元,同比多增1264億元。
不過有分析指出,目前這些還是被動下降,隨著同業鏈條的逐步清理,杠桿水平下降,同業存單才真正有望主動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理財規模收縮明顯,但在投向方面并無大調整。一名機構金融產品經理告訴上證報記者,銀行資金在委外、同存業務上受限,底層資產主要還是以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為主,其次是非標債權?!把胄泻捅O管這些舉措,會力促銀行加強主動管理?!?/span>
本文“銀行同業理財規模收縮明顯 監管促表外業務回歸表內”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超過15個城市了啟動第五輪樓市調控,許多投資者仍然在看多 房地產市場 ,其主要理由是新房庫存量大幅下降,“庫存降、房價漲”。 然而,事實真相不是這么簡
共享是個筐,啥都往里裝。 中國的投資人、 創業 者,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股力量。指哪兒打哪兒,要誰好誰就好,要誰亡誰就亡。 過去兩年最火的共享經濟,就拜他們所賜,把一些企
在最引人關注的樂視 投資 上,孫宏斌直言“失敗了”,笑稱這是壯士“斷頭”。不過,自嘲的背后,是孫宏斌對融創對自身運營環境的絕對自信——包括大膽提損,充裕利潤與現金流
東阿阿膠應該感受到了業績上漲乏力帶來的壓力了。最新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這家生產滋補品阿膠的 上市公司 2017年的業績增速下滑到了上市以來的最低點。 2017年,東阿阿膠實現營
在央行整肅支付清算市場的背景下, 銀行 也未能幸免。而民生銀行更可謂是業界的“壞孩子”,從高管團隊到分行支行,違法違規事件頻頻出現,遭遇的天價罰單也屢見不鮮。 近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