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央行“縮表行動”是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必然結果,將對金融市場、實體經濟和普通投資者帶來深刻影響。
首先,資金市場的緊張程度會有所加劇。事實上,今年年初以來,央行貨幣政策的轉向已經對資金造成了較大的壓力,即便是一季度MPA考核結束之后,資金市場的緊張程度并沒有明顯的緩和。2016年11月以來,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年期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均一路上揚,今年以來全部突破了4%,銀行間質押回購利率也持續走高,4月19日再度突破了5%的高位水平。
其次,將提升普通投資者低風險和無風險收益率。以銀行理財產品為列,2016年四季度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已出現了持續攀升,截至今年4月16日,全部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1年期收益率已經上升到4.41%,為2016年以來最高水平。再來看中長期國債收益率,截至4月24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高達3.51%,為2015年8月以來最高水平。因此,央行的“縮表”行動,將推升資金市場的無風險收益率。
最后,將提升實體經濟和普通居民的融資成本。一方面,實體企業融資的成本上升壓力將重現。雖然短期內央行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下,央行縮表行動導致的資金成本上升,最終將通過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浮的方式,傳導到實體企業。從實際情況看,2016年四季度,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已觸底反彈至5.27%,結束了連續10個季度的下行趨勢,預計這一反彈趨勢還將延續。
另一方面,對于普通居民貸款而言,資金成本上升也將不可避免。2016年四季度,個人按揭貸款利率為4.52%,同樣終止了連續10個季度下行趨勢。今年以來,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折扣幅度越來越低或完全消失,按揭貸款利率上升趨勢將不可避免,盡管這與房地產調控政策收緊有關,但商業銀行資金成本的不斷攀升,也是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
綜上所述,盡管市場普遍關注美聯儲的縮表行動,但今年一季度中國央行的縮表行動實際上已經在悄悄進行。相對于美聯儲縮表,中國央行的縮表行動對國內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的影響則更為直接和深刻,一旦央行的縮表行動持續進行,資金市場的緊張壓力還將加劇,實體經濟和普通居民的融資成本將繼續攀升,金融市場也徹底告別寬松的資金市場環境和低利率的好日子。
上一篇:蘇寧轉型成功與否分析
下一篇:正確的經濟與股市的模式
本文“央行“縮表”帶來的影響”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