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國內知名第三方數據機構艾媒發布《2018上半年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監測報告》顯示,共享單車行業經過2017年的快速增長后,在2018年步入了更為理性的成熟期發展階段,用戶規模整體增速正常放緩,競爭也從擴大市場規模轉向了比拼盈利能力。行業格局上,摩拜、ofo、哈羅單車三強格局穩固,其他中小玩家的競爭力仍明顯不足。
共享單車市場圍繞在幾個寡頭之間玩游戲,摩拜被美團收購、ofo陷入融資節奏減緩的現今, 哈羅單車說,我們的日訂單數已經超過摩拜和ofo的總和。
從2017年的燒錢大戰之后,共享單車市場一片尸橫遍野,今年,市場理性了很多。如今國內的共享單車局面基本已定,共享單車已經進入存量市場。在各地政府出臺限制投放新車的政策指導下,新入局者很難再突圍,而接下來,幾個頭部"玩家",拼的是各家的精細化運維。
2018年年初,一直傳出"洗牌"聲音的共享單車市場大有迎來"第二春"的跡象:摩拜單車推出了大規模免押金的服務,ofo也宣布在包括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在內的百座城市實現了盈利,而共享單車市場的后期之秀哈羅單車則在共享經濟的資本寒流中獲得螞蟻金服新一輪近20億元投資……在這輪發展中,曾經備受各界關注的共享單車押金去向、盈利模式等問題,似乎都有了答復。
3月13日,ofo小黃車完成8.66億美元融資,隨后4月4日,摩拜單車37億美元賣身美團,為此前小黃和摩拜合并的大概率事件畫上了休止符。4月13日,成立僅1年多的哈羅單車獲得螞蟻金服和復星集團7億美元的共同注資,憑借半年內超過10億美元的融資金額和近億的用戶規模,成為共享單車領域增速最快的企業。
在摩拜向資本屈服后,ofo同樣面臨一個選擇,要么倒閉,要么賣身。對于資本而言,ofo一旦倒閉,損失最大的是投資人。
摩拜和ofo停止價格戰是一件好事,意味著它們將真正回到運營上來,將有利于行業的健康和有序競爭。畢竟不論什么行業,都只有實現贏利才能更好地為用戶提供長期服務。今后,精細化運營將是共享單車企業策略的重點,也將是決定誰能贏得市場的關鍵因素。
對ofo來說,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成為市場第一的投放量以及日活用戶,但是前期的粗放和任性正為他埋下很多的地雷,接下來的路怎么走,需要慎之又慎。
上一篇:董明珠的新能源小船不會翻了吧?
7月23日,哈羅再曝新一輪融資傳聞,據稱10億美金。對此,哈羅方面不予置評。 這是一則業界頗感熟悉的“新聞”,在2017年底和2018年4月,相似消息都曾報出,分別傳言哈羅融資10億美
據媒體報道,哈羅單車即將完成新一輪的10億美元融資。雖然官方對此事表示不予置評,但這樣的回復基本上就算是默認了吧。另外,在前段時間,也有消息稱哈羅單車正在考慮上市的
或許是時候為 共享單車 送上一首《涼涼》了! 前幾日,官方公布了全國首例共享單車破產案(“小鳴單車”經營者廣州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破產案)的最新進展,數據顯示其債權總
6月21日,國內知名第三方數據機構艾媒發布《2018上半年中國 共享單車 行業監測報告》顯示,共享單車行業經過2017年的快速增長后,在2018年步入了更為理性的成熟期發展階段,用戶規
進入下半場后,共享單車仍需要彌補此前的戰略失誤。7月19日,有消息稱,ofo擬關閉多數美國業務,繼續收縮海外 市場 。同日,摩拜App大范圍癱瘓引發用戶恐慌,“失聯”的酷騎單車
本文“共享單車進入后半場,拿租金續命的小黃車真的要涼了?”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