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據騰訊財經報道,招商銀行上海川北支行6月26日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凍結樂風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樂視移動智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及賈躍亭夫婦資產共計12.3億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
盡管被查封的公司資產并不在融創收購的標的中,但融創的股價在4日卻經歷了8%的跌幅,而在近半個月時間里,融創的股價一路高漲,昨日達到了歷史最高點每股17.2港元。
不過,據鈦媒體消息顯示,融創投資的樂視影業和樂視致新也有部分資產被銀行凍結。其中,樂視致新引發的五起司法凍結,近3億元,樂視影業引發的14筆司法凍結,以股權凍結為主。此外,以樂視網為發行人的兩只公司債將于明年8、9月相繼到期,規模達到了19.3億元,
而根據券商中國的消息,樂視的債權行不止招行一家,同時還對平安銀行有若干億級規模貸款也未償還。如果其他銀行跟進招行的動作,也同樣申請保全,樂視方面可能會遭遇資金面上的“滅頂之災”。
這其中最早的凍結發生在2016年12月5日,而12月10日,孫宏斌與賈躍亭暢談6個小時之后,決定對樂視進行投資,并進駐樂視進行了一個多月的盡職調查,聲稱“比賈躍亭還了解樂視資金狀況”的孫宏斌應該不會沒有注意到樂視的資產風險,而之后被外界頻繁提起的25000畝土地資源或許是對這個幾度起落的精明商人最大誘惑。
孫宏斌希望通過賈躍亭的改變來救樂視于水火,這種改變顯然是“孫宏斌式”的,賈躍亭在接受約束的同時,不再擔任樂視總經理一職,改由梁軍擔任、樂視控股的法定代表人也由賈躍亭變更為吳孟,吳孟也接替賈躍亭姐姐賈躍芳,擔任樂視控股的經理,而樂視影業的張昭也獲得了孫宏斌的站臺加持。
同時,融創還在不斷接手樂視的地產資源,目前,融創已經將上海隆視廣場以及重慶兩江新區的地塊收入囊中,盡管融創并未公布收購隆視的資金,但通過測算,其收購成本大致在4萬元/平方米左右,而樂視此前拿下該地塊的樓板價僅為1.8萬元/平方米,盡管如此,融創還可以換回可供其開發的資源。
看起來,孫宏斌已經盡量隔離開非上市公司體系帶來的風險,但是此前賈躍亭留下的隱患太多,從去年開始,樂視系累計償還債務達到150億元左右,其中90多億元是創換金融機構貸款,孫宏斌注入的124億元也迅速花光,而自2015年到現在,樂視通過可轉債、股權質押、賣老股等方式共籌集資金700億元左右,而這些資金已經被消耗殆盡,而樂視的欠款總額也超過200億元。
資本市場并不會為情懷買單,孫宏斌吃過資金鏈的虧,為保證現金流安全,他也將投資樂視劃出底線。雖然他在為樂視影業站臺時表示只要方向對,錢不是問題,但這更多是對未來業務的承諾,并不意味著孫宏斌會為賈躍亭“填坑”。
最新公告顯示,融創已完成收購協議項下的樂視網、樂視影業及樂視致新的目標股份轉讓登記,同時完成提名的目標公司相關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委任。而聯合信用評級近期發布的關于融創的跟蹤評級公告顯示,截至5月24日,融創收購的款項仍有25億元未完成支付,而投資樂視加速融創多元化發展,但較大但投資規模,可能影響未來的經營,進而削弱融創中國作為控股股東對公司的支持能力和支持力度。
未來,樂視除了將一些不良資產出售外,還要募集新的資金,此前有媒體報道孫宏斌曾為樂視以質押致新股權的方式借來了中航信托15億貸款。而中航方面當時承諾再貸給樂視的兩三百億,不過之后就沒了下文,而就此來看,這可能是融創唯一能為樂視提供的幫助了。
賈躍亭和孫宏斌這兩個山西男人“惺惺相惜”的情景猶歷歷在目,如今,樂視的資金窟窿顯露冰山一角,如遭銀行擠兌,后果不堪設想。孫宏斌會繼續施以援手,為這位老鄉的情懷“買單”嗎?
本文“樂視危機持續升級 孫宏斌會繼續“填坑”嗎?”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人均 GDP 3000美元具有拐點意義,“全民富二代”時代正引發中高端消費爆發。 國內三四線城市居民消費能力和理念逐漸向一二線城市居民靠攏,據天風海外4000多份調查問卷結果顯示三
今日,小米官方發微博表示給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來自兩家 國際 市場調研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市場以超過三星2%的份額,再次成為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機
財經 365訊(編輯 孟洋) 中國數碼娛樂 產業 年度高峰會近日發布《 2017全球移動游戲產業白皮書》。 數據顯示, 2017年中國移動游戲區域市場收入達146.36億美元,幾乎是第2名美國市場
“蒜你狠”,曾經在農產品 市場 上無限風光。前兩年蒜價高漲時,菜農和經銷商都賺得盆滿缽滿,很多人甚至開玩笑說,“炒股不如炒大蒜”,還有人研究出了蒜市“K線”,用來分析
如今 日本 老牌科技公司普遍都走下坡路,前不久海信才收購了東芝的電視業務。更久之前,代工巨頭富士康花三十多億美元收購夏普66%股份,成為了業界的奇談。 在科技行業,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