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電力體制改革步伐在加速,電力市場建設有望邁出關鍵一步,特別是“關于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使得樂觀人士可能會寄希望于通過市場競爭來形成煤電投資的有效機制。對此,報告發布人,華北電力大學教授袁家海稱,煤電產能過剩從潛在風險到全面爆發的教訓警示我們不采取及時有效措施的機會成本之高不可承受,而市場機制從形成到運行到真正發揮作用非朝夕之功,因此,煤電去產能不能等更等不起。
也就是說,在市場有效競爭和長效監管機制完善之前,行政調控的底線不能放棄,放松。另一方面,近期國家能源局開展發電機組許可情況摸底所暴露出來的大量機組無證運行(高達全部煤電機組的10.6%)問題,更是進一步揭示了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任務的艱巨性 .必須在決心已下的情況下拿出壯士斷腕的氣魄強力去產能.
將煤電去產能工作首次納入政府工作報告,意味著切實解決煤電產能過剩問題的時間窗口已經打開。而另一方面,各地還在緊鑼密鼓地新建煤電機組。為防止企業或地方利用去產能政策制訂周期突擊搶工期,主管部門應盡快發文暫時凍結全部在建項目,并禁止地方新核準煤電項目。
當務之急是相關部門與電力行業,地方政府能夠迅速就各地的煤電產能過剩現狀和納入全部在建項目2020年的過剩情景取得共識。這樣,主管部門才有可能以11億千瓦為底線,甚至以低于11億千瓦的裝機目標為約束條件,向各省下達2020年煤電規模控制目標。
課題組建議,2017年至2018年是十三五電力規劃中期評估和修訂的時間節點。去產能工作必須與規劃目標調整工作同步。比規劃目標修訂更為基礎性的工作是建立全國規劃與省級規劃之間的總量平衡機制,并真正建立有約束力的項目核準總量控制機制。
本文“煤電去產能需強有力的調控政策”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