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信用
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保監會聯合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有關成員單位簽署《關于對保險領域違法失信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2017年第二季度新興市場信用環境喜憂參半,巴西、南非、哈薩克斯坦、土耳其面臨評級下調的潛在風險,但大多數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信用評級
從發行品種看,共13家發行人公告發行13支短融,發行額74.5億元;共40家發行人公告發行42支超短融,發行額374億元;共30家發行人公告發行31支中期票據,總發行額321.2億元。 本周發行人
近一個月,利率債市場一直按照“震蕩市”的劇本在演繹,信用債卻繼續穩步上漲,信用利差進一步收窄,重回歷史均值水平下方。
18日,多位專家在由國家發改委指導,新華社、杭州市政府主辦的首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表示,加快社會推進信用體系建設不容滯緩。
博時基金固定收益總部董事總經理黃健斌全面解讀2017下半年債券市場 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債市已經歷了約10個月的調整。本輪調整何時方能結束,金融去杠桿等監管政策的影響何時趨于
財經365訊,7月18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截至今年上半年,有733萬人次因為失信被限制購買飛機票,今后發改委將構建以 信用 管理為核心的監管體制,以更好服務各
截至6月末,廣義貨幣增速(M2)再創歷史新低,同比增長9.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個和2.4個百分點;上半年凈回籠現金1326億元——這是央行12日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金融數據。
在債券通上線試運行首日的傍晚,央行宣布允許境外評級機構開展銀行間債市的信用評級業務。這是中美“百日計劃”中的一項成果,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加快對外開放的一個關鍵步驟。
今年以來,資產擴張、監管施壓、信用風險累積等多重因素促使銀行積極謀求資本補充。上市銀行積極發行優先股、次級債,非上市銀行扎堆排隊IPO。業內人士指出,中小銀行的資本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