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以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經濟和股市呈現“雙L型”。經濟經過30年的高增長,在改革紅利和人口紅利漸逝后,用了8年增速換擋,步入波動筑底,向上向下的空間都不大,等待新一輪改革破冰。股市告別了牛市,揮別了熊市,步入非牛非熊的震蕩市,向上向下的空間也都不大,等待指數突破或風格切換。
雖然經濟和股市“雙L型”,但結構分化卻是天壤之別,市場化的傳統行業經過產能出清進入剩者為王,“新5%比舊8%好”,催生漂亮50,價值投資大行其道。新興行業在去偽存真的過程中洗去浮華,孕育新生,成長股獵手暫且蟄伏。
在這個時間漫長而空間狹窄的震蕩過程中,保持內心清凈,道法自然,以無事取天下。“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
未來經濟將在需求側二次探底和供給側產能出清。我們在2015年預測中國經濟接近探底,經濟L型。2016-2017Q1第一次探底后,預計2017年中-2018年將二次探底。總的判斷,我們處在庫存、房地產、金融周期的頂部(繁華落盡),產能和改革周期的底部(開啟新周期).
隨著需求和價格回落,2017年2季度主動補庫步入被動補庫存,預計庫存周期將回落至2018年底。隨著房地產調控升級和貨幣收緊,房地產銷售1季度見頂,投資將在3-4季度回落,根據漲18個月調18個月的經驗,房地產周期將在2018年下半年見底。經過2009、2010-2013、2014-2016年三次加杠桿,中國經濟正處在金融杠桿周期的頂部,開啟去杠桿進程。美國在次貸危機之后經過2008-2011年金融去杠桿,歐洲在主權債務危機之后經過2011-2016年金融去杠桿,先后步入加杠桿周期。美歐金融加杠桿、設備擴張和主動補庫存周期,將帶動中國出口復蘇。經過漫長出清和行業集中度提升,中國經濟處在產能去化周期底部,但尚不具備開啟產能擴張條件,制造業投資在底部。改革正處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隨著中國經濟二次探底,政治經濟學條件具備,能否重啟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這決定了未來是繁華落盡還是開啟新周期。瞭望遠方,預計2018年下半年庫存、房地產將陸續周期見底,2019年將是新的開始,景氣中樞水平或經濟潛在增長率取決于改革進展和金融去杠桿程度。
股市:震蕩分化,從流動性驅動到業績驅動。2016年初我們提出“存量博弈下結構性行情,賣出高風險偏好的偽成長,向低估值有業績的方向抱團”,2017年初以來提出“從流動性驅動到業績驅動,買就買龍頭”。股市繼續震蕩分化,從估值體系角度,市場風險偏好降低導致存量資金擁抱確定性,企業盈利結構分化導致漂亮50和要命3000分化,無風險利率上升導致資金流出。未來震蕩市變盤可能來自風險偏好和無風險利率的變化,取決于金融去杠桿進程、19大開啟新政治周期預期以及下半年貨幣政策率先退出緊縮。
債市:經濟二次探底和再通縮支撐配置價值,等待貨幣轉向。我們自2016年10月以來基于滯漲和去杠桿一直看空債市。目前看,無論從基本面還是從估值來看,債市開始具備配置價值,但超儲率下降,收益率曲線平坦化,表明債市超跌更多地是監管升級引發的流動性緊張和機構配需求減少,當前債市主要矛盾不是基本面而是政策面,未來等待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先后轉向。
房市:房地產周期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我們在2015年翻空股市后預測“一線房價翻一倍”,2016年9月提出“這一輪房價上漲接近尾聲”。預計未來短周期調整到2018年下半年。
商品:補庫存周期結束,需求回落。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貨基雖然受限,但首批公募FOF基金已開閘,發展得好,也可以與貨基一樣的邏輯,低風險品種完全可以做傻瓜型配置,嵌套在余額寶、理財通等某一生活場景內。
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IPO企業以自己所特有的經營方式發展至今,每家都有其獨特之處,雖然不可避免的也會存在不足和缺憾,但這也是成長道路中不可避免的,畢竟登陸資本市場僅僅是企業
雖然目前iPhone X還是這個季節最火爆的話題,但是不知道在即將到來的全民全面屏時代,蘋果手機這樣的盛世還能維持多久。
等待當然不是無休無止,但對于無數中途放棄的投資人來說,放棄的一刻,就是失敗的一刻;而對于更多沒有中途放棄的投資人來說,他們在無意中實踐了兩條投資的真諦
針對金磚國家間的貿易摩擦,嘗試成立“金磚國家貿易救濟共同基金”,各國按各自貿易份額出資,主要用于金磚五國內部貿易爭端和糾紛的防治和解決貿易爭端裁決中被判為受損國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