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對于馬光遠說什么,從來就不關注,因為他不是學經濟學的,只是學法律的,后來弄一個經濟學文憑。如果要讓他討論一下經濟問題,肯定是不知道他在說什么,不要說是市場法則,經濟學原理,可能連基本日常的邏輯都不知道。如果對于這樣一個人的言論,討論經濟問題值得去關注嗎?他還標榜自己為最標腫的正經經濟學家,我現在問他,你是經濟學家,寫過一篇經濟學的論文在經濟學學術刊物上發表過嗎?沒有看到過。
對于這樣的笑話,本來也不要太理之了。行外人說什么都不重要。但是最近馬光遠對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司長莊少勤批評,說什么“房價與供地數量沒有必然的關系?你可真敢胡說”。有點太過火了!是誰在胡說,是馬光遠,還是莊少勤。我們先來看他們兩人說了什么。
這里再引用馬光遠引用的話“針對當前一二線熱點城市地價、房價過熱的現象,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司長莊少勤指出,供地數量與住房價格并沒有必然的關系。他說,房價上漲緣于多個環節的綜合因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住房供應體系。‘房價過熱的城市,往往是大量投資性需求尚未得到合理抑制,干擾了市場?!?br/>
對于這段話,馬光遠認為莊少勤得出一個荒唐的結論:供地數量與住房價格沒有必然的關系。在馬光遠看來,導致中國高房價的原因盡管很多,但主要是“房地產政策的搖擺和土地供應是兩個最重要的原因,貨幣超發印發的投機炒作不過是最后的誘發因素而已。馬光遠的論證說,“任何投資品,只有短缺,才會有價格上漲的預期,而不是相反!房子為什么短缺,根本原因在于我們的土地供應制度導致土地人為的短缺。繼而引發房價上漲的預期和恐慌性的購買,以及大量的投資投機性需求。因此,不是投資性需求引發了短缺,而是土地供應的短缺導致房子供應的短缺,進而引發了大量的投資性需求。這才是正確的邏輯。”
如果不是馬光遠指責莊少勤的胡說,我是根本就不會看馬光遠的文章的,因為他沒有學習過經濟學,更不懂投資理論,那么他現在來討論房地產的經濟問題如何不露馬腳呢?馬光遠的話完全顛倒了房地產市場的因果關系與邏輯關系。
首先,莊少勤司長對供地數量與住房價格沒有必然聯系,認為中國房價上漲這樣快主要是投機炒作住房沒有得到抑制。這句話本來就沒有錯,更不是胡說。莊司長的這句話意思是說,土地供應數量與住房價格沒有必然聯系,只是說如果住房是消費品而且是絕對不可投資時,住房的價格當然與土地的供應數量有關。但是當前中國的住房沒有用法律對此進行嚴格的規定,即使購買第一套住房也可用于投資,購買第二套以上住房更是可用于投資了。所以目前中國購買住房基本是上投資品,就如國家統計局規定的一樣。如果住房是投資產品,或當前中國這種以投機炒作為主導的住房市場,那么住房價格與土地供應多少當然是沒有必然聯系。
因為很簡單,消費品與投資品的定價基礎、定價機制及價格運作機制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住房是投資品(即使也可用消費但仍然是可投資)或以投資賺錢為主導的市場,那么投資品的價格主要是與住房投資者的市場預期有關,或由投資者的市場預期來決定。而投資者的市場預期又是什么決定的呢?它主要是由金融市場條件,比如融資成本的高低、杠桿率的大小、融資獲得便利程度來決定。住房作為投資品的供求關系可以是零到無窮大。即住房投資者預期房價下跌,全部投資者都會退出市場,而不在于住房供求大小。比如,投資者預期房價下跌,二手房供應可能立即減少,但是這時不會因為供應減少會讓房價上漲反之會讓房價下跌。如果市場預期房價上漲,住房供應最大,住房投資者仍然會涌入市場,推高房價。這就是2016年不少城市住房供應量大增而房價同時瘋狂上漲原因所在。所以莊少勤司長針對中國的實際情況來說沒有多少錯,更沒有胡話,而真正的胡說的是馬光遠。
那么馬光遠的胡話地方在哪里?就在于他在討論問題時,由于他不是學習經濟學的,不知道住房具有多重屬性,它既是投資品,也是消費品;既是私人物品,也是公共品。即住房作為同一物品,它具有多少屬性,正如上面所說,如果住房的屬性不同,其定價基礎,價格運作機制是完全不一樣的。而恰恰馬光遠不懂這點,所以這是他在討論經濟問題時最容易出現常識性錯誤,他討論住房價格問題時,就是把住房的不同屬性混淆在一起。一方面說住房是投資品,但是投資品的定價基礎及價格運行機制又是以住房為消費品來討論。因為,在他看來,在需求既定的情況下,如果住房產品短缺了,那么價格當然會上漲,并引發房價上漲的預期及恐慌性購買。所以只有增加住房供給了,才可解決住房產品短缺問題,住房的價格上漲預期自然消失。而在馬光遠看,住房為何會短缺,就在于供應的土地少,只要增加土地供應,生產更多的住房,大量的投資性需求就會消失。真的是一個大笑話,如果住房價格是以住房的供應量來決定,那么住房是消費品,那么這時如何有房價上漲預期及引發住房的投資性需求增加呢?而馬光遠批評他人就是用這種邏輯混亂的思維來說他人,就是把住房屬性兩者混為一談。
這樣論證,不知道是馬光遠真的不懂這點,還是另有圖謀。因為,十幾年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之所以會越是調控,房價則越高,其根源就在于把住房的屬性混淆起來,然后一些部門就根據自己需要出臺所謂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可以說,牛頭不對馬嘴的政策能夠遏制房價瘋狂上漲嗎?只有對房地產市場清楚定位,并出臺相應的政策只能起到真正遏制房價上漲的瘋狂。而這些年來房地產開發商一直在強調房價上漲的理由是由于土地供應過少造成住房供應量不足所造成,我多年前就指出其錯誤。但增加更多的土地對房地產開發商最有利。而馬光遠的論調也如出一轍。
還有,就土地與房價的關系來說,無論住房是投資品還是消費品,肯定是由房價來決定土地的價格,而不是反之。因為,房地產開發商在拍賣土地時,只有預期所購買的土地建造的住房收益大于購買土地的成本,房地產開發商才會對價,否則房地產開發商預期購買的土地所建造住房賣出后要虧損時,他們根本就不會進入拍賣土地市場。這樣一個常識,馬光遠不知道嗎?所以,當前國內房價上漲的因素有很多,但土地的價格還是由房價來決定,當房價高把土地的價格推高時,地方政府豈能不愿意推出更的土地來拍賣呢?所以,馬光遠的文章一開始用一大堆模棱兩可的形容詞,來嘩眾取寵市場,但最后只能胡話連篇的結論。他的邏輯對房地產開發商及地方政府最有利,這才是馬光遠真正的漏洞百出的邏輯。
總之,當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價格之所以會持續瘋狂上漲,最為根本的原因就是政府的房地產政策鼓勵過度投機炒作的結果,在這種政策下,少數人把房地產市場當作賺錢的工具,把中國房地產市場當成了少數人席卷整個社會財富的工具。所以,今年以來中央政府對房地產市場已經有了清楚定位,就是糾正這種錯誤,要清除這個毒瘤,難道馬光遠這也不認可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在中國,最受追捧的是那些每天喊房價高,整天預測房價要降的人,這些人居然被很多人貼上了“講良心”,為老百姓說話的標簽,真是太幽默了。這些人害了多少老百姓越來越買不起
6 月 23 日上午,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在銀監會召開銀行業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座談會中指出,要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堅決抑制部分地區的房地產市場泡沫??梢哉f
6 月份美聯儲加息,國內媒體都認為中國央行對此反映淡然,根本就不用過多的關注,特別是有些分析更是指出,認為美元的強勢已經結束,人民幣再也用不著跟著美元變化了。但實際
剛公布的5月份財新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已經跌至49.6,不但比預期差,更是11個月以來首次跌入了50以下收縮區,反映制造業表現倒退。就此數據,財經的經濟學家認為,經濟下
盡管中央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房子是住的,不是用來炒作的”,盡管中央一再強調要建立起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的長效機制,但是說歸說,做歸做。因為,如果堅持住房要回到居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