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國民黨迎來了該黨史上最多人參選、競爭程度也最激烈的黨主席選舉首輪投票。截至5月20日晚間8點,大多數選區的投票結果已經開出,但最終得票數據尚待國民黨中央公布。
根據開票趨勢,國民黨現任主席洪秀柱以顯著差距落敗;黨政資歷豐富的原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囊括超過14萬票,以超過50%的得票率,直接當選國民黨新一任的黨主席,任期四年,無需再與排位居次者進行第二輪投票。
資料圖:吳敦義 圖片來自 視覺中國
此次選舉中具有投票權的國民黨黨員共有47.6萬人,采取一人一票方式直選黨主席,實際參與投票者約在26萬人左右。
6名正式候選人分別是國民黨現任黨主席洪秀柱、原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原臺北市長郝龍斌等3名實力較強的候選人,以及另外3名實力較弱的候選人:國民黨原副主席詹啟賢、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原總經理韓國瑜和原“立法委員”潘維剛。
在選前,票源略有重疊的洪秀柱和郝龍斌兩人都希望第一輪民調和聲勢領先的吳敦義,在首輪選舉中的得票率不要超過50%,以便自己能躋身第二輪投票,并在決選中收割其他陣營的“反吳”票源。
而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投票前夜,則先后在郝龍斌和吳敦義兩人的競選晚會露面,致詞鼓勵兩位候選人,但并未明確表現出自己的投票傾向。而在兩岸政策上,曾批評馬英九的路線過于守成、缺乏開拓性和進取性的洪秀柱,則沒有獲得馬英九的站臺。
最終,擁有較多現任國民黨“立法委員”、地方縣市議員和企業人脈支持的吳敦義,一路保持民調當中的領先聲勢,最終以超過13萬票的得票數,超過50%的門檻一舉當選。
而在2016年3月國民黨敗選后的黨主席補選中,曾以56%得票率上位的洪秀柱,在主持黨務一年后,卻因在黨內難以服眾,加上應對民進黨的政治打擊無力還擊而人氣頓失。在這次選舉中只獲得約兩成的選票。
排名居三的則是前臺北市長郝龍斌。這次黨主席改選,也是郝龍斌在2014年底市長任期屆滿、暫失職務舞臺,此后又代表國民黨轉戰“立委”失利后,又一次遭遇政途挫折,得票率略高于15%。
出身農村 從政逾40年
今年69歲,身材高大、長年留著寸頭的吳敦義出身于臺灣南投縣的一個本省農村家庭,畢業于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早年曾擔任《中國時報》的臺北市政記者;而后在1973年以25歲之齡獲國民黨拔擢提名、當選臺北市議員,從此步入政壇。
33歲時,吳敦義躋身國民黨重點拔擢的臺灣本省籍青年人才之列,當選南投縣長,成為臺灣當時最年輕的地方首長。1990年,任滿兩屆南投縣長的吳敦義又獲提名,出任島內當時兩大“直轄市”高雄市的市長,成為同代政治人物中的領先梯隊成員。
然而1998年底,已在高雄主政8年的吳敦義,意外在連任選舉中以微幅差距敗給了民進黨的挑戰者謝長廷。自此,一路在政途“快車道”上穩步前進的吳敦義,陷入數年沉潛。與之相對,在1998年的市長選舉中成功挑戰陳水扁、當選臺北市長的馬英九,則逐漸成為當年國民黨內無人可攖其鋒芒的政治明星。
2000年國民黨首次失去執政權后,吳敦義改以“立法委員”身份延續政治生命,并在2007年輔佐時任黨主席馬英九出任國民黨秘書長,與馬英九的關系開始拉近。他還曾在國民黨秘書長任內多次訪問大陸,累積在兩岸關系方面的歷練和經驗。
資歷完整 城府曾引批評
2008年國民黨重掌政權后,吳敦義于當年獲馬英九提名為國民黨副主席。2009年,在“莫拉克”臺風重創馬英九政府聲望后,馬英九被迫重組行政當局,任命吳敦義擔任“行政院長”,吳敦義自此登上從政生涯中最有實權的崗位。在兩年半的“行政院長”任內,吳敦義政績穩健,并無重大過失;島內經濟形勢向好,他還曾主持政府組織的體制改造工作。
吳敦義的言行風格銳利,在論戰和推動政務時反應靈敏,在私德和廉潔問題上也少受質疑。但他對政敵、對手陣營乃至民間的批評者不時語帶諷刺,動輒反唇相譏;再加上從政過久所累積的形象包袱,皆讓吳敦義在歷年民調中,很少成為島內民意最青睞的政治人物。
即便2012年馬英九在爭取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之際,拔擢吳敦義擔任副手,并順利當選。但在卸任后,吳敦義卻稱,擔任馬英九第二個任期副手的這四年,是他人生中“最沒有成就感”的日子,甚至公開說這四年地位雖高、但最無實際職權,“整個是空白”。
馬英九在任期進入尾聲之際,雖一度有意安排吳敦義接班參選;但當時國民黨的聲勢已遭2014年爆發的“太陽花”學運重創。吳敦義自承,自己身為馬英九的副手,個人聲勢亦難免受馬英九聲勢下滑的影響,在選舉中獲勝機率不高。因而婉拒在2016年代表國民黨對決蔡英文。
2016年1月國民黨慘敗后,時任黨主席兼候選人朱立倫引咎請辭;而中途歷經提名“換將”風波、飽受委屈的洪秀柱,則獲得大量基層黨員同情,在黨主席補選中獲勝。當時,吳敦義雖被部分支持者鼓舞參選黨主席,但他仍按兵不動。同情者謂其吁衡時勢、謀定后動無可厚非;但批評者則認為,當時吳敦義的算計斧鑿,超過了對國民黨危難之際的擔當。而洪秀柱當選后,不少國民黨內的“反洪派”勢力便頻頻對洪秀柱的治黨方針施加牽制和批評,他們在此次改選中也多與吳敦義結盟。
在這次黨主席換屆選舉期間,吳敦義曾宣示,要將臺灣和國民黨帶回馬英九時期立足于“九二共識”,讓兩岸關系重歸和平、穩定的發展道路,堅決反對“臺獨”選項。
但吳敦義對洪秀柱主張進一步與大陸協商簽訂“和平協議”,以及洪秀柱明言 “兩岸共同謀求未來統一”的提法則不予茍同,認為這不利于在島內爭取更多中間派選民的支持。
能否奪回政權 挑戰仍艱巨
而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當局,自去年5月主政以來的政績雖難稱理想,但失望的民意并未轉化成國民黨的支持度。蔡英文上任一年以來,由洪秀柱領導的國民黨并未在島內的政策議題攻防中留下亮眼表現。放眼將于2018年舉行的島內地方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在各選區可推出的儲備人選名單,也不如民進黨緊湊亮眼。
此外,過去一年來,洪秀柱主掌的黨機器難以服眾,頻頻出現黨中央干部和“反洪”中常委、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公開互批的場景,種下許多黨員對洪秀柱無力團結各股力量的不滿。
更為嚴峻的是,民進黨主導下的“立法院”通過追討國民黨黨產的相關法律后,國民黨的財務狀況持續吃緊,連發放黨工薪水等日常運作都已受到嚴重影響。
出馬挑戰洪秀柱的吳敦義批評,洪秀柱領導下的國民黨中央戰力全無,復興無望;但吳敦義也受到郝龍斌、洪秀柱等人批判,稱其在選舉中涉嫌動員“人頭黨員”入黨,拉票行為也充斥與地方派系的利益交換等等。
由于這次當選的國民黨主席,不像去年當選的洪秀柱,只能補齊馬英九、朱立倫等兩位接連因敗選請辭的黨主席的剩余任期,而能夠享有完整的4年任期。
因此,勝出的吳敦義不但將掌握2018年臺灣縣市長、縣市議員改選的國民黨內提名布局,有利于他廣泛與各方結盟。此外,對于2020年的下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吳敦義此番拿下黨機器的主導權后,也比其他藍營政治人物更占先機,有較大機率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2020年的選舉中對壘。
不過,吳敦義和國民黨屆時能否喚回足夠的民意支持能量,以挑戰爭取連任的蔡英文,甚至是民進黨內其他的出馬人選,猶待選民檢驗。
在此次黨主席競選期間,吳敦義的主要挑戰者之一郝龍斌就稱,自己如果當選黨主席,將不會角逐2020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而會力勸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代表國民黨投入選戰。郝龍斌稱,因為依據目前民調,除了爭取郭臺銘出馬之外,國民黨內并無其他人選,有奪回執政權的可能性。
面對郝龍斌的施壓,吳敦義則回應稱,若自己當選黨主席,不排除找黨外人士角逐2020年選舉,但也會把自己出馬參選作為“最后的選項”。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習近平主席在“2017金磚國家工商論壇”發表的主旨演講,通過電視直播及中新網直播傳遍全球,讓全世界關注金磚的人們如同參會者一樣,同步分享了習主席的新型大國風范領袖的精彩演講
韓志國教授通過“一頓罵”而成了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的座上客,這件事可是羨慕煞了不少人。當然也有人吃了酸葡萄,內心酸溜溜的。韓志國也因此成了一些輿論攻擊的目標。但支持韓
本周,限制大小非的新政出臺后,四指數仍然收周陰線,周四,在上證50再創新高的情況下,108只股跌停,800只股跌幅超5%,2600只股下跌。周五創業板更是創出了1711點新低。市場悲觀絕
1 隨著股市指數繼續下跌,大批股票創2015年股災以來的新低,有的動輒幾個跌停,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主席又被罵慘了。有個人可能還花了200多萬,就為用股價數字痛快的罵一把。 昨天,
國民黨選主席,最后吳敦義當選,洪秀柱敗選! 面對這樣的結果,占豪不禁發出兩個感嘆: 一、國民黨算徹底完了! 二、臺灣正在快速喪失和平統一戰略機遇,未來可能要由解放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