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于2017年第一季度實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盈利,市值直追百度,目前與后者僅相差96億美元。而百度營業收入則從去年“魏則西”事件中觸底反彈,身處從移動業務到人工智能的轉型之中。
京東會取代百度成為互聯網第三巨頭嗎?一場BAT與JAT的對戰,可能才剛剛開始。
1
據京東周一公布的2017第一季度財報,該公司實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盈利,第一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凈利潤為14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凈虧損為2億元人民幣。
在財報公布后的兩個交易日內,京東股價上升了近8%,市值逼近540億美元,距離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市值前三甲BAT的百度(636億美元)只有15%的差值。
京東此次公布的財報十分亮眼:
據周一公布的財報,京東2017財年第一季度凈收入為762億元人民幣(約合111億美元),同比增長41.2%;
2017年第一季度交易總額達到1841億元人民幣(約合267億美元),同比增長42%;
截至2017年3月31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2.365億,較去年同期的1.691億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40%。
2017年第一季度完成訂單量為4.771億,與2016年第一季度的3.421億訂單量相比,同比增長39%。
京東股價自去年6月觸底以來,反彈至今漲幅已經超過70%。雖然從財務報表上看京東是從這個季度開始盈利的,但其實過去一整年,以非美國通用準則來看京東都在盈利,而且在更早的2015年,主營業務京東商城的經營利潤率已經為正,趨勢早就顯現。
雖然開始盈利,但市場應該會以對亞馬遜的估值原則對照京東,不急著要市盈率,而是關注營收是否繼續強勁增長同時現金流是否保持穩健,這兩點京東目前表現得很出色——整體營收增速保持在40%左右的相對高位,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達到16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8%。
2
相比起京東的亮眼業績,百度近來的表現則遜色得多。
近一年來,百度的股價僅出現了小幅上漲,核心原因是主營業務搜索出了問題——營收增速僅為個位數,同時凈利潤大幅下滑。
然而,搜索業務營收之所以出現下滑,主要是因為去年四月“魏則西”事件之后百度加強客戶審核,主動減少了客戶數量。據百度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百度活躍網絡營銷客戶數量約為34.5萬家,同比減少了23.2%。
隨著“魏則西”事件帶來的影響逐漸散去,百度的搜索業務今年的表現將不再像去年那么難看。據財報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百度網絡營銷客戶的平均營收約為人民幣3.22萬元,同比增長了26.8%。同時,隨著百度積累了很久的人工智能等業務開始貢獻營業收入,回暖跡象已經開始顯現——百度第一季營收為168.91億元,同比增長6.8%,終止了2016年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第四季度同比下降3%的下降走勢。
現在百度正處在從移動轉向人工智能的道路上。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進入2017年,百度從‘移動先行’到‘AI先行’的戰略演進繼續強有力的推動,我們在AI領域的投入是一個長期行為,AI也已經在我們現有平臺上發揮出強大作用。隨著AI在主流行業中愈發重要,憑借百度技術優勢我們非常有信心能夠更好的參與并推動中國的AI產業的增長與轉型。”
據百度財報顯示,2017年百度第一財季銷售、總務和行政支出為28.17億元,同比下降了28.6%;而研發支出為人民幣28.35億元,同比增長了34.9%。這些增加的成本主要由于研發人員相關成本增長。
3
一個是扭虧為盈、風頭正勁的京東,一個是業績觸底回暖、加速轉型的百度。BAT對戰JAT的故事,可能才剛剛開始。
有意思的是,劉強東已經表達了對互聯網三巨頭寶座的覬覦之意。他曾說過:“一年凈利潤低于100億,就不要跟我談利潤”。這個“百億利潤”對標的正是BAT,百度去年100多億利潤,騰訊和阿里則超過了400億。第一季度14億元的利潤,顯然還不能讓劉老板滿意。
而且,盡管京東一季度業績喜人,風頭正盛,但不能排除京東的盈利與季節性因素有關。需要提及的是,京東一季度14億元的盈利是在低營銷投入期完成的,而第二季度有“618”大促,市場費用會劇烈增加,諸多新項目也會在二季度重金投入。因此京東第一季度盈利14億元還說明不了什么,盈利的持續性和擴張性才是京東下一步要關注的重點。
與百度轉型相似,在電商領域取得重大成功之后,京東的下一步就是從一家純粹的電商公司(電商業務目前占京東資產的98%)轉變為復合型業務公司。4月正式組建的京東物流子集團表明劉強東開始把京東的物流能力輸出提上議程;其他的諸如京東保險、京東云、京東智能和海外業務都是不錯的戰略布局。
而百度也已持續幾年在研發領域砸下重金,在國內的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無人車、醫療大腦等領域優勢明顯。從長期來看,京東與百度的對決,取決于二者誰能在新業務拓展上走得更遠。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中國又一個全球第一將誕生!
中國正在急速步入 “老年人社會”。因為《老年日報》剛剛宣布:70后也屬于老年人了。還是一群向往自由的老年人。 70后,年紀最大的今年47,最小的38,理論上來說還屬于年富力強的
無懼經濟數據短期波動,要將精力放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將關鍵環節做細做實,激發經濟活力。
2017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創新投入與產出情況:研發投入增速放緩,研發強度回落;專利與發明專利增速回落,專利質量持續改善;專利高度集中于前十行業與前十企業。
因為當前在防控洗錢方面存在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更需要中國監管部門與銀行機構提高警惕,嚴格執行聯合國決議,這應當是當前工作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