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閃崩跌停,近3萬股東全懵了!格力集團52億的這樁收購被叫停!
格力集團52億收購長園集團的買賣黃了……
6月12日晚間,長園集團公告,公司當日收到格力集團的《關于終止要約收購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函》:格力集團以要約方式收購公司不超過20%股份事項未獲得珠海市國資委批準,格力集團決定終止本次要約收購。
而今天早些時候,還沒收到消息的長園集團已經先跌停了。下午開盤,長園集團股價持續走低,最后半小時尾盤跌停。
加上晚間要約收購被叫停的消息,不知道長園集團的2.7萬戶股東今晚還能不能好好睡覺。
52億要約收購最終被叫停
5月10日,長園集團公告稱,格力集團因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前景,決定以要約方式收購公司部分股份,并從5月11日起停牌。 隨后5月15日,長園集團披露了要約收購的相關情況,表示擬以19.80元/股的價格,收購長園集團20%的股份,約2.65億股,本次收購所需資金總額約52.46億元。 而在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簽署當天,格力集團就已將10.50億元(即不低于要約收購所需資金總額的20%)存入了登記結算公司上海分公司指定賬戶,作為本次要約收購的履約保證。 不過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中也提及,本次要約收購尚需通過珠海市國資委、廣東省國資委等相關監管部門的審批及備案。
當日,長園集團還收到了上交所對要約收購一事的問詢函,上交所對格力集團要約收購的目的、資金來源、同業競爭和失敗風險四個方面進行了詢問。 幾天后,格力集團回復稱此次要約收購不以謀求控制權為目的,集團資金實力雄厚,同時對旗下格力電器與長園集團的業務進行了詳細說明,表示目前從事的主營業務中不存在實質的同業競爭,并且再次強調本次要約收購還需監管部門的批準和備案。 然而格力集團對長園集團的這樁要約收購,最終還是沒有獲批。
曾引發格力新一輪“母子之爭”猜想
要約收購被叫停的原因,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此前因這起收購,格力集團與格力電器之間的“母子之爭”再度引發市場熱議。上交所的問詢函中也對同業競爭問題進行了問詢。
一年半以前,長期將格力集團董事長與格力電器董事長兩大職位“一肩挑”的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隨后格力集團新領導層提出“二次創業”,試圖再造新格力。那么此次要約收購長園集團,是“二次創業”的一次嘗試嗎?
公開資料顯示,長園集團是一家專業從事電動汽車相關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智能工廠裝備、智能電網設備的研發、制造與服務的科技公司。作為新能源汽車材料制造商,長園集團與格力電器近年押注的珠海銀隆在業務上有所重合。
而格力集團在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時,從產品類別和功能、拓展領域、目標客戶等方面對格力電器和長園集團的業務進行了解釋,尤其對二者在新能源方面的產品和業務模式專門進行了說明,還強調格力電器與長園集團目前從事的主營業務中不存在實質的同業競爭。
但解釋似乎并沒有贏得市場的信任,業內仍普遍認為格力集團要約收購長園集團,是想進軍曾被格力電器看上的新能源車領域,“母子之爭”的猜想再一次被放大。
尤其在長園集團公告要約收購后不久,珠海銀隆就頻頻被曝出“大面積減產”、“多地停工”、“員工出走”等負面消息。外界紛紛猜測,格力集團的收購,是否在為董小姐的造車事業找“新替補”。
不過,長園集團董事長許曉文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長園集團與珠海銀隆之間沒有合作,董明珠也沒有參與格力集團與長園集團的談判。
有業內人士表示,出現集團收購對象和子公司業務方向重合的情況,說明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的溝通出現了問題,格力集團在計劃進行這次收購時,沒有考慮到格力電器和董明珠的感受。
本文“格力52億收購長園黃了 股票跌懵近3萬股東”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