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03 20:46 來源:中國證券網 瀏覽量:
7月3日,全球資產管理公司標準人壽開展的首個亞太區保險業調研發現,區內保險公司管理資產的投資風險有所升溫。調研結果顯示,當前至關重要的是,保險公司必須處理回報缺口與資產負債錯配的問題,以及轉為采取更注重風險控制和以成效為本的投資方式。
這次調研訪問了六個亞太區市場共51家保險公司的高級投資管理層,受訪公司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合共約4萬億美元,即占區內保險資產總值約60%。調研報告揭示了業界面臨的三大主要風險,將對保險公司的傳統業務模式和資產配置策略產生長遠影響。
調研報告顯示,內地和香港保險公司目前的投資回報率分別為5.4%和5.6%,是所有亞太區受訪地區中最高的,超越其保證儲蓄產品分別為4.9%和5.3%的目標回報。
55%的受訪保險公司表示,資產負債錯配是一大問題。其資產負債錯配的情況是雙向的:長期的負債由較短期的資產支持,或以較長期的資產支持短期負債。
標準人壽保險解決方案投資董事Bruce Porteous表示:“資產負債錯配的情況正使全球保險公司面臨重大考驗。亞太區保險公司目前將近乎一半投資(46%)配置于其國內主權和企業固定收益。這些投資當前收益較低,意味著保險公司很可能難以實現與過去類似的目標和保證回報。”
受訪的中國保險公司表示,其投資目前為止已達到目標回報率,但不容忽視的是,部份公司資產與負債之間的存續期和流動性方面出現很大錯配。若承擔不當的投資風險,或會為其帶來多方面的挑戰,包括流動性風險、信貸風險和利潤風險。
調研報告還顯示,現金、銀行存款和固定收益證券目前占亞太區保險公司已投資資產總額約71%,而目前對另類資產的配置比例維持在8%。為尋求較高回報,78%的保險公司有意在未來三年增加投資于基礎建設,而有意增加對私募股權和房地產投資的分別為75%和64%。基礎建設債券被視為別具吸引力,原因是它可延長資產存續期,有助減輕資產負債錯配的情況。78%的受訪保險公司計劃于未來三至五年間增加海外投資。61%的受訪保險公司表示,貨幣對沖成本是增加海外國際市場配置的主要障礙。
標準人壽投資的亞洲業務主管彭宏逖表示:“亞太區保險公司現普遍將增加另類資產和投資海外作為尋求額外回報的途徑,并可分散風險和減少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然而由于內部缺乏相關專業投資經驗,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愿意委聘外部資產管理人,但業界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問題。隨著亞太區保險公司展開重大的資產配置轉移,并考慮將較復雜的投資委托予外部的資產管理人,這為主動型投資經理帶來機遇。同時,后者除致力締造超額回報,亦需深諳各地市場監管制度,并以投資專長彌補保險公司在相關方面的不足。”
與此同時,調研報告指出,51%的受訪亞太區保險公司表示,償付能力監管制度為其投資策略帶來挑戰。46%的受訪保險公司表示,會計監管變動將會對其資產配置帶來重大挑戰。
報告中所指的會計監管變動,是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9和17,將損益報告從賬簿為本轉為以市價計值的制度,預計會增加報告利潤的波幅。
89%的受訪保險公司強調,基于有關監管制度有所變化,其內部精算和投資團隊之間需要加強合作。
Bruce補充稱:“亞太區保險行業的變革,亦左右投資決策上的轉變。盡管準則不盡相同,但全球各地均一致轉向奉行對風險更為敏感的償付能力監管制度,并在會計制度內采用市價計值的估值。這揭示了投資于較高風險資產和管理資產負債錯配方面存在真實經濟風險,有可能為保險公司帶來實際和重大的負擔。”
記者7月3日從上海銀監局獲悉,三年多來,在滬外資法人銀行憑借國際網絡和一體化產品等先天優勢,對自身的運營策略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調整,通過境內外聯動,為中資企業“走出
漢華專業服務股價在下午03:35比前收市價顯著下跌11.628%,現股價為港幣$0.038。
7月3日,全球資產管理公司標準人壽開展的首個亞太區保險業調研發現,區內保險公司管理資產的投資風險有所升溫。調研結果顯示,當前至關重要的是,保險公司必須處理回報缺口與
智升集團控股股價在下午03:37比前收市價下跌5.028%,現股價為港幣$3.4。
迪安診斷3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陳海斌于2017年6月30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8,320,58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51%。
據央行7月3日消息,6月30日,反洗錢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九次全體會議召開,反洗錢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召集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參加會議并發表講話,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