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最近小米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這件事已經眾所周知,目前各方猜測其估值期間在700億美金到1000億美金之間。
當前百度的估值在870億美金左右,這也意味著此次小米上市,或將有機會超越百度,成為阿里騰訊之后的第三大高估值互聯網公司。
當前,各方評論都集中在小米最新公布的營收數據,相關市場規模,來對小米進行估值。不過我這里不談成本和市場規模,也不想對小米估值,而是想從另一個角度來重新審視小米走到今天的策略。
一個值得注意的事情是,這幾年所有人目光都在盯著頭條、美團、滴滴這TMD三巨頭,美團打車與滴滴的戰爭,滴滴外賣與美團外賣的戰爭,頭條與百度,與騰訊的戰爭,這些巨頭的任何動作,都能成為關注焦點。
但唯獨小米的布局并不能獲得太大眼球,同時也無法對任何其他巨頭構成威脅,仿佛小米置身于互聯網的另一個平行宇宙,這點頗為有趣。
雷軍早年在小米創業時談到過,劉慈欣《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理論,給了其很大的戰略思考,而如今回過頭來看,雷軍確實踐行了其中的一些法則。
那么小米究竟如何穿越過互聯網的黑暗森林?
什么是黑暗森林理論
這里簡單解釋一下,《三體》中的黑暗森林。
文明擴張需要物質,但宇宙總物質量保持不變。
因此,文明之間唯有毀滅對手才能奪取到更多的資源,互相之間毫無信任可言,一旦某個文明被曝光,就必然會被其他高級文明毀滅。
文明必須學會隱藏,并發展自己,是唯一的生存法則。
我們來看看小米。
TMD戰爭不斷,小米置身事外
TMD這一詞早在2016年就被發明,其中M代表了美團,獨獨忽略了小米。
而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和美團成立于2010年,頭條成立于2011年,滴滴成立于2012年,四家公司成立先后時間差不多。
而從估值來說,美團點評估值300億美金以上,滴滴500億美金以上,頭條也是500億美金,而小米當前直接在700億美金的估值。
所以非常意思的是,同樣的創立時間,小米有著最高的估值,但是卻最缺少存在感。
TMD三巨頭的一舉一動,都會牽扯到相關BAT相關利益,處于曝光漩渦之中,成為BAT們或拉攏,或打擊的對象。
但小米無論獲得怎樣的曝光,都不會為其帶來競爭對手的壓力,即使后來居上的OV系,華為系手機,也并沒有采取模仿小米的策略。
大家是對手,但又不是完全的對手。
小米仿佛得到了金剛護體,不懼怕任何曝光。
頭條、美團、滴滴,任何下一步的行動,都會遭遇到多方的猜忌,并遭遇反擊。
例如當頭條進軍社交時,微博立即感受到了恐懼,并反過來推出信息流狙擊頭條,而當頭條通過抖音成功突圍短視頻后,騰訊又不得不將已經被戰略放棄的微視,卷土重來。
而美團滴滴這邊就更不用多說,美團除了進攻一切阿里渴望的市場外,其在今年也終于染指滴滴的出行領域,在上海拿下1/3的訂單,而滴滴這邊則也擴張迅速,推出洪流聯盟,整合出行上下游全部產業鏈。
而回過頭來看小米,仿佛依然沒有對手,其一舉一動的布局,除了會讓一些小公司感到壓力外,巨頭們都不會將其當做敵人。
從BAT到TMD,都沒有人想過要動小米的地盤,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黑暗森林之下,重新審視小米的戰略
小米選擇了一條隱藏自身的道路。
1)選擇高門檻創業,以避開過分曝光帶來的威脅。
頭條、美團、滴滴,其本質上都是低門檻的創業,盡管三者都占領了窗口時間,有著先發優勢,不過由于門檻過低,因此一旦曝光,必然會遭遇圍剿。
例如頭條的信息流被全部新聞平臺模仿,同時資本催化下的趣頭條誕生,勢頭不減,而美團與滴滴能夠互相發起戰爭,也正是說明了其創業門檻之低。
但小米卻選擇了高門檻的手機創業,這涉及極為復雜的產業鏈,并承擔巨大的風險,非普通公司可以介入,因此小米無論獲得了多少曝光,都不會像TMD那般遭遇全面的模仿以及威脅。
這就有點像出行領域,共享單車可以通過資本催化,但是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不是僅憑資本就能夠實現。
2)選擇非平臺創業,避免平臺式你死我亡競爭。
百度、騰訊、阿里、頭條、美團、滴滴其都是通過搭建平臺進行創業。
而平臺首先有著馬太效應,強者恒強通吃一切,一山不容二虎是常有之事,普通用戶只需要一個平臺就足以。
因此平臺之間的競爭就是你死我亡式的競爭。
更重要的另一面,平臺之間還可以彼此不斷滲透,無邊際擴張。例如騰訊的微信,借助拼多多、京東、小程序,非常好的拉動了電商規模,侵吞了阿里的市場。
再比如頭條的信息流首先切走了百度一部分的廣告市場,微頭條切走了微博的一部分市場,抖音、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切走了快手的一部分市場。
等等不再列舉。
但小米首先選擇的確是賣手機,而不是做服務平臺,而手機這一市場并不存在你死我亡的關系,大家都有的做,只要做的不是太差,總有機會可以繼續活下去。
小米避開了你死我亡的平臺式競爭,而BAT、TMD都是平臺,小米與其都構成了非競爭關系,作為平臺的BAT、TMD再強大都永遠沒有機會染指到小米的市場。
3)通過手機優勢,反向建立平臺
雷軍最為聰明的一點是,通過手機繞開了平臺的競爭,而同時其又通過小米手機論壇的優勢,再造了多個平臺。
首先是電商平臺,在小米手機成功后推出了大量智能硬件商品,復制了小米手機的廉價策略,并最終受到市場認可。
接著是金融平臺,這也是在其電商平臺成功之后必然會誕生的標配,如同阿里的螞蟻金服,京東的京東金融,不過金融的想象力依賴于電商,有其上限。
再次是IOT平臺,小米的智能硬件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一,未來一旦IOT再次成為風口,這也是任何企業都無法模仿超越的事情。
同時,小米主營業務就是不斷“賣貨”,只要“貨好”就能讓其生存下去,形成平臺,這種非平臺競爭式的生存策略,也告別了平臺式你死我活的生存法則,也是雷軍個人的進化。
小米已經成為了一只四不像的新物種,而這只新物種最為神奇的地方在于,其繞開了所有風口上最為激烈的競爭,而是通過某種隱匿的方式,偷偷完成了自己的進化。
結語
雷軍究竟會如何解釋《三體》中黑暗森林法則,我并不知道,不過可以肯定是,其已經將其中的思想運用到了小米的戰略中。(本文首發鈦媒體)
本文“小米估值或超百度?雷軍穿越互聯網黑暗森林!”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美國科技網站The Information今天撰文稱,滴滴和美團為了爭奪生活服務入口而相互滲透彼此的核心業務,他們之間的斗爭還在日漸升溫。 以下為原文內容: 身為中國一線科技巨頭的滴滴
自從馬云16年首次提出到如今,“ 新零售 ”正勢如破竹地橫掃線下。 短短的五一小長假,阿里、網易、京東、蘇寧、盒馬動作不斷。 阿里兵分多路 “五一”第一天,阿里首個綜合型購
1、老鐵,心累不? 不知從何時起,分拆金融業務成了 互聯網 巨頭的標準套路。繼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分拆后,百度金融也已走在路上。 2018百度云智峰會上,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透露,
上世紀90年代, 互聯網 科技的剛剛普及! 眾多聰明能干有眼光的年輕人,瞅準機會成立了第一批互聯網公司! 那時國內做的最好的就是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簡稱:BAT三巨頭! 隨著
話說,今天,小米提交的招股書簡直刷了無數科技媒體的屏啊。根據各種靠譜的媒體報道,小米的最新 估值 是1000-1200億美元,嗯,這簡直就是秒殺百度,江湖自此改朝換代成了ATM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