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消息,據路透社稱,阿里巴巴于周一對一家總部位于迪拜的公司提起訴訟。阿里巴巴指控稱,這家公司通過發行名為“阿里巴巴幣”加密貨幣籌資超過350萬美元,涉嫌侵犯其商標權。
在提交至美國曼哈頓地方法院的起訴書中,阿里巴巴表示,總部位于迪拜的阿里巴巴幣基金會,以“明顯、反復和蓄意誤導”的方式使用其注冊商標,令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為其產品附屬于阿里巴巴,或是得到了阿里巴巴的支持。
訴訟要求停止進一步的侵權行為,并對涉嫌違反聯邦和紐約州法律的行為給予賠償和懲罰性補償。
值得關注的是,起訴書還稱,盡管阿里巴巴多次表示,對于進軍加密貨幣領域沒有興趣,但相關的疑惑正在媒體上散播,阿里巴巴幣基金會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來消除這樣的疑惑。
雖然阿里巴巴這樣表示,但是就在前幾天,阿里媽媽上線了一個定位價值共享數字營銷平臺“麻吉寶”。該平臺的核心特征包括了去中心化、智能合約、數字資產,與網易推出的區塊鏈項目“黑鉆”極為相似。
就在該平臺刷爆朋友圈、登上微博熱搜,讓大家以為阿里巴巴要正式進軍數字資產時,事情卻來了個180度急轉彎。
上線當天即下線,壽命最短APP?
據該APP的介紹,“麻吉寶”是阿里生態權益通證,未來將打通阿里系權益,實現阿里系權益之間的兌換和價值流轉。在麻吉寶中,平臺及生態參與者將通過“算力”、“麻吉寶”和“傭金”這三個重要元素來幫助用戶管理數字資產。
生態參與者被分為買家、賣家、推廣者以及其他生態角色,享有不同的權益。比如,作為買家,他將享受兌換購物類權益,包括淘寶/天貓優惠券、淘寶/天貓購物特權以及一淘購物特權;而作為賣家則可以享受兌換營銷類資源,如特定營銷活動報名資格、阿里媽媽營銷特權等。
據了解,麻吉寶總量210億,其中POE發放84億,將在未來84年逐步釋放,2101年釋放完成。為了獲取更多的麻吉寶,用戶需要通過完成各種“任務”提高算力大小,而算力區分為永久算力和臨時算力。據上線時頁面顯示,用戶可以通過邀請好友、每日登錄獲取算力。
只是這一平臺在上線一天后即被下線。首當其沖的是ios版本,在上線3小時后,主頁顯示“企業簽名已過期”,需重新下載最新版本。隨后安卓版本堅挺一天后,頁面變為“正在升級中”,并附有一則《關于麻吉寶內測版產品下線的通知》。
根據該《通知》顯示,目前麻吉寶內測版功能仍需不斷完善和豐富,所以即日起暫時下線,在這期間,不再支持登陸、任務、積分轉換等行為,但用戶此前的積分權益仍被保留,并請期待正式版本上線。
圖片來源于網絡
與區塊鏈“劃界”,阿里難道只是蹭熱度?
就在下線當天,阿里CEO特別助理在朋友圈回應稱,麻吉寶只是一個測試后已經下線的淘客任務分發產品,與區塊鏈技術、發幣沒有一毛錢關系。
圖片來源于網絡
而根據該平臺剛上線時的介紹,里面明確寫明“麻吉寶是活動中獲得獎勵,依托區塊鏈的技術產生”,只是在該特別助理辟謠后,后半句在介紹里被刪除了。
雖然阿里官方進行了辟謠,并特別指出,算力、麻吉寶不得用于融資,不得與法定數字貨幣、“虛擬貨幣”進行兌換,不得直接或間接買賣,不得出現其他違法行為。但并不妨礙麻吉寶已被上線到數字貨幣交易平臺玩家網。
據該網站數據顯示,麻吉寶開盤價一度高達5.2元,目前報價在1.12元人民幣左右。
另外根據資料顯示,2015年麻吉寶就已經問世。當時定位為一款致力于在無線端為賣家提供服務的營銷產品,商家可以通過參與麻吉寶推廣,給自己的店鋪帶來流量。而2016年底,麻吉寶宣布下線。
因此,這次可以稱作是麻吉寶的二次上線,如果阿里只是將其當做一個針對淘寶客的任務分發工具,似乎有點小題大做。
另外一邊,網易的“黑鉆”雖然近來口碑有所下降,但是成功的通過競拍活動,為“網易嚴選”、“網易考拉海購”引導了眾多流量,其合約交易價格一度高達30元。
作為掌握了國內最多的區塊鏈技術專利的企業,阿里這一系列的動作,確實讓人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到底是要做技術創新,還是只是蹭一下區塊鏈熱點?或許真正的原因,只能讓后續上線的正式版本來解釋了。
本文“阿里媽媽剛辟謠,阿里巴巴就“被發幣”,誰想薅羊毛?”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