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財經頻道: 要聞 / 產業 / 國內 / 國際 / 專題 /

中國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垃圾”進口國家,早就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最大的“洋垃圾”進口國

“洋垃圾”的進口熱潮開始于二十世紀末。從1995年-2016年的二十年間,中國的“洋垃圾”從450萬噸猛增到4500萬噸,甚至還被列為“大宗交易品”。

根據商業咨詢機構China Briefing的數據,2016年,美國廢紙出口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直接送到了中國,總價值超過22億美元。歐盟27國同樣依賴中國接收廢棄物,把87%的再生塑料直接或間接地運往中國。而根據英國《衛報》的統計,英國每年有270萬噸廢塑料流向中國,占到該國塑料垃圾產量的2/3。還有公開數據顯示,全球80%的電子垃圾,流入亞洲,中國接收了其中的90%。

美國廢品回收業協會統計,2016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市值56億美元的可回收垃圾,其中約一半為廢舊紙制品,重量超過1300萬噸。據美國廢棄金屬回收工業協會(ISRI)統計,2016年中國共從美國進口了價值56億美元的廢舊金屬制品、19億美元的廢紙(共計1320萬噸)和4.95億美元的廢塑料(142萬噸),美國有15.5萬個工作崗位依賴于對中國的廢舊物資出口。

中國飽受“洋垃圾”之苦

客觀而言,進口“洋垃圾”是有一定的歷史原因,甚至可以說,它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度無奈之舉。上世紀80年代,處于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經濟和工業化進程迅速發展,包括制造業在內的很多產業急劇擴張,對工業原材料需求量逐年快速攀升,而國內自身資源的儲備“供不應求”,為緩解這一窘境,我國開始大量從國外進口“洋垃圾”。合理利用境外固體廢物對彌補我國資源不足、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面對如此巨大的“洋垃圾”,我國的回收機構并沒有做好“萬全之策”。

我國對“洋垃圾”的分揀,目前大致是人工分揀,這對分揀人員的身體健康帶來了致命的傷害,部分未分類垃圾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質,對于分揀人員的身體健康是致命的傷害。1996年,在新疆某工廠從哈薩克斯坦進口的“洋垃圾”中發現了100多噸放射性金屬。

而分揀后的處理過程中,那些沒有利用價值的“洋垃圾”會進入焚化爐,最終變成了飛灰和有機廢氣(部分含有致癌物質二噁英)飄散在空氣中,不僅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還對居民的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威脅。

最可悲的是,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是由垃圾本身的屬性所決定的,而非消費者自行做好垃圾分類就可以解決的。據調查,一噸塑料垃圾,最多只有85%的塑料能夠回收,其余的塑料垃圾則被就近處理。不僅污染了附近的河流,導致魚蝦死絕,也侵蝕著旁邊的農田。曾經有媒體在對廣東省某村落深受“洋垃圾”之困的報道中如此描述——“冒著黑煙的煙囪、堆積如山的垃圾、黑如石油的河水……被垃圾污染的土地和水100年都恢復不了。”

無論垃圾出口國的環保主義者和大企業如何標榜自己已經在環保方面做到仁至義盡,垃圾在利用過程中對中國造成的危害都赤裸裸地存在著。

2014年,攝影師王久良用一部暌違3年的紀錄片《塑料王國》,撕下了一個以再生資源回收、循環經濟為名的產業的面紗,暴露出“洋垃圾”最為不堪的一面。

王久良所記錄的,正是這些“洋垃圾”在中國從南到北30多個鄉鎮村莊最真實的初級加工場景:源源不斷的集裝箱貨車,拉著滿滿的垃圾進入村莊。留守農村的婦女和老人,還有那些來自更貧窮地區的打工青年,在亂糟糟的作坊里用手分揀著塑料垃圾。這些“洋垃圾”的來源多是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鏡頭里,很多生活塑料垃圾里面摻雜著不明化學粉劑,灼傷了翻檢者的雙手。甚至還有一個在垃圾堆旁玩耍的孩子,拿起一個還殘留著不明液體的針管,毫無戒備地直接放進嘴里玩耍。

這場景在銀幕上出現時,觀眾發出抑制不住的驚呼。那些充斥著骯臟垃圾、濃煙、污染水的畫面,那些依賴垃圾處理維系生存者的麻木與無奈,與重重籠罩都市的霧霾天氣遙相呼應,讓人產生一種幾近環境末日的關聯想象。

將“洋垃圾”拒之門外

正是由于“洋垃圾”對中國環境造成的嚴重威脅,和對中國民眾身體健康的巨大傷害,中國于2017年7月正式向WTO通報拒絕進口24類“洋垃圾”,并印發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方案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中國禁止從歐美國家進口廢棄塑料、紙類、廢棄爐渣等“洋垃圾”。“嚴禁“洋垃圾”入境”也被寫入了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這是中國將“洋垃圾”拒之門外,治理環境的一記重拳。

中國輿論對此一片叫好。長期以來,都有相當一部分人將“洋垃圾”和帝國主義毒害中國的鴉片相提并論。“洋垃圾”禁令便被看成了可以與虎門銷煙媲美的勝利。

美國“慌了”

自中國對“洋垃圾”說“不”之后,歐美一些長期向中國輸出垃圾的國家轉身即成了“受害者”。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還稱,此前超過1/3的廢棄塑料和相當大比重的紙張、金屬都運往中國。由于大部分西方國家過去都非常依賴中國市場,中國“洋垃圾”禁令導致世界范圍內的垃圾回收系統陷入“混亂”。據英國《衛報》等媒體報道,禁令生效后,歐美多國垃圾回收廠的垃圾堆積成山,一些地方不得不將無處堆放的塑料垃圾做填埋處理。

《悉尼先驅晨報》20日報道稱,新南威爾士州政府當天推出4700萬澳元(約合2.3億元人民幣)的救助一攬子計劃,以減緩中國“洋垃圾”禁令帶來的沖擊。澳大利亞費爾法克斯傳媒上月披露說,全澳街邊回收系統“處于危險狀態”,各廢品站的垃圾存儲將在數月后達到極限。

據新西蘭環境部披露的數據,新國去年向中國出口的垃圾總價值達到2100萬紐幣(9000萬人民幣),總重量達到5萬噸。這些垃圾,從明年開始就都無法進入中國國門,新西蘭垃圾回收部門只得另想辦法。可是對于國土狹小的新西蘭來說,國內的土地難以利用,外界的接盤俠也很不好找。

煩惱的不止新西蘭一家,英國環保部門也在為自己長期以來的懈怠付出代價。盡管他們早就得到預警,說中國遲早會禁止進口“洋垃圾”,可當地政府仍然沒有為建立新的垃圾回收系統做出什么努力。英國對星巴克使用的紙杯每個徵收25便士(約為2.2元人民幣)的“拿鐵稅”。

而在美國,根據商業資訊機構彭博(Bloomberg)的估計,作為世界上最會生產垃圾的國家,有三分之一的垃圾得不到回收利用。為了消滅這些多余的垃圾,有4萬人從事著和垃圾出口中國相關的工作。

中國一旦禁止進口垃圾,這4萬人勢必失業,而美國則要面對自行處理這些龐然巨物的困難。中國每年進口的700萬公噸塑料和2900萬公噸紙張,美國必須找到新的下家,或者在自己國土上的焚燒爐中處理。而這個處理過程中遺留的諸多環境問題,肯定會在美國民間到政壇留下無數的討論空間。也許到最后,在談判有所結果之前,美國的一些大城市就已經被垃圾淹沒。

美媒甚至還借《塑料王國》這部沒有在中國公映的電影,再次炒作中國“洋垃圾”禁令讓世界垃圾回收處理產業陷入“混亂”。

在3月23日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貨物貿易委員會會議上,美方代表就要求中國取消這一禁令。“我們要求中國立即停止實施并修改這些措施,遵守全球現存廢料貿易標準,這為透明、有利于環境的商品回收貿易提供了一個全球框架……中國對可回收商品的進口限制導致全球廢料供應鏈從根本上中斷,讓它們無法有效地再利用,走向廢棄。”一名參會的貿易官員援引這名美國代表的話說。

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

針對外媒所謂的“中國‘“洋垃圾””進口禁令給一些國家帶來混亂”的論調,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曾強調,各個國家要遵守巴塞爾公約,自己產生的危險廢物和其他廢物自己來減量、處理、消化。

新華社社評指出,“洋垃圾”換來的金銀,是透支未來和環境的金銀,是與高質量發展和“美麗中國”格格不入的金銀。對“洋垃圾”說不,對于中國而言,這是轉變發展方式、破解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內在要求,與國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同向而行。

從全球看,共同保障全球生態安全是世界各國必須擔起的責任。通過國際合作提升固體廢物的處理與回收能力,聯手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才可能讓人類生活的環境少一些垃圾山、多一些綠水青山。

“洋垃圾”終究要退出中國的歷史舞臺。

本文在美國的“慌亂”中,讓“洋垃圾”退出歷史舞臺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相關閱讀
掃描左側二維碼
看手機移動端,隨時隨地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