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財經頻道: 要聞 / 產業 / 國內 / 國際 / 專題 /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作者 謝偉,制圖 郭俊虎。

東北的困局若想解決,如果不加快構建適合民營經濟發展的營商環境,那么市場經濟活躍程度不足就難以得到根本解決,別讓“振興東北”成為一句空話。

遙想當年,有著“共和國長子”美譽的東北,曾貴為中國經濟的脊柱。時過境遷,中國的經濟在改革開放之后走上了快車道,曾經風光無限的東北卻漸漸陷入了泥潭,不僅在近幾年連續負增長,甚至還拖了全國經濟發展的“后腿”。

振興東北,似乎在近些年成為了老生常談,但是開年之際的一段視頻,將“東北經濟”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在滑雪勝地亞布力公開聲討,認為當地相關部門不但未盡管理職責,而且千方百計侵害民營投資人的權益。此番言論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企業家紛紛站隊毛振華,人們更為憂慮的是東北經濟的發展前景。

東北的營商環境有多差?

說東北經商環境差,并非空穴來風。從投資數據上看,全國可以分為四大板塊,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東北地區2017年1-11月的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為-9.87%,而東部、中部和西部的增速分別為8.84%、9.23%、9.83%,東北不僅成為唯一一個負增長的地區,而且距離全國8.23%的平均值相差甚遠。

投資規模負增長,說明民間資本也在紛紛抽離,同期東北民間投資的下滑速度高達16.19%。可以說,東北地區整體投資和民間投資的大幅下滑,已經成為導致全國投資持續回落的最關鍵拖累因素。

除了國內投資的急速萎縮,境外資本也已經對東北地區失去了信心。尤其是遼寧省,這個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表現得最為突出。遼寧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數據已經在2014-2016年連續三年負增長,分別下滑了-5.6%、-34.4%和-42.2%。與2012年相比,遼寧在4年間吸引外資總量已經銳減了將近9成。

營商環境的惡化,讓東北陷入了國內資本和境外資本都不愿輕易觸碰的境地,而資本的持續抽離,也進一步讓東北經濟走向惡化。

為何都說“投資不過山海關”?

東北曾是中國的“工業搖籃”,因為東北的工業起步早、根基深,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起,東北就已經建成了較完整的工業體系,解放后憑借國家的“一五計劃”,東北巔峰時曾一度占有中國90%以上的重工業。到“二五計劃”時,中央給東北的定位是“注意發展農業,補足工業中缺陷部門,壯大自己的力量,以便有力地支援全國各地”。

至今已經幾十年過去了,但是東北依然是國有經濟占據主導地位,掌控了大部分社會資源,卻在低效地運轉著。東北經濟的體制性弊端和結構性弊端始終沒有發生質變。

20世紀末的那場國企改革,使中國當時有3000萬工人下崗,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1/4的工人來自東北,可見國企在東北數量之多。“投資不過山海關”似乎已經成為一個心照不宣的共鳴,落后的體制束縛著投資者的發展。舊制度猶如老樓,改造,反而會比平地起新樓還要艱難。

由于政策上的照顧,東北地區從“一五計劃”開始就一直獲得大量的政府投資,這也給企業慣出了壞毛病,都知道雇傭工人成本越來越高,反而從政府那里拿錢比較容易,再加上經營能力的每況愈下,企業甚至把政府補貼當做固定“營收”,像吸血蟲一樣趴在身上,千方百計,多多益善。

2016年東北三省的GDP增速排名位列倒數后5位,其中黑龍江和吉林增速分別為5.1%和6.2%,遼寧經濟增速則繼續下探,為全國唯一經濟增速負增長地區,只有-1.3%。

連炒股也“不過山海關”?

在“投資不過山海關”的影響下,目前資本市場上也出現了“炒股不過山海關”的說法。東北股票近些年確實少見牛股,主要原因可能是上市公司國有大型企業居多,效益不好,重組艱難,質地較差。

 2017年的A股市場,迎來史上IPO最高潮,新股上市數量高達438家,募集資金金額2304億元。但是反觀東三省地區,新股上市數量僅有可憐的4家,遼寧2家、吉林、黑龍江各1家。并且東三省的上市公司還出現了1家退市、2家暫停上市、1家遷出的境遇。IPO在全國如火如荼,廣東、浙江、江蘇三省上市數量位居前三,各有98家、87家、65家企業完成上市,但在東北卻像被潑了一盆冷水,當然,這跟糟糕的經濟形勢密不可分。

同樣,東三省的上市公司這幾年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差強人意。根據國證區域指數顯示,2017年東三省的股票漲跌幅排名均在后半段,吉林指數漲幅為-6.44%,排名第21位;遼寧指數漲幅為-12.96%,排名第26位;黑龍江指數漲幅為-18.47%,排名第30位。縱觀2017年的全年股市,滬指漲幅為6.56%,深指漲幅為8.48%,東三省股票整體表現弱于大盤且幅度不少。

從市值來看,2017年東三省的上市公司總市值分別為遼寧7605億元、吉林3810億元、黑龍江2945億元,合計為1.44萬億元,遠遠低于北京市的16.88萬億元、廣東省的8.89億元以及上海市的5.11萬億元。個股方面,2017年東北地區的152家上市公司中竟有121只個股年度下跌,占比高達79.6%,遠超平均水平。

再從趨勢上來看,東三省的市值排名和總市值絕對數已經連續兩年處于下滑趨勢,這其中既有市場的因素,也有東北地區上市公司這兩年不受市場認可的因素。并且,很多東北的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的增長多來源于政府補貼,占比非常高,對政府的依賴程度遠超全國平均線。

深陷“人口陷阱”

工作崗位的銳減可以說是經濟衰退的必然結果,這也讓昔日的人口大省,如今淪為人口流失的重災區。據全國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東北近十年間凈流出人口180萬,很多去外地上學的大學生畢業后選擇不回來,也有很多舉家外遷。拿最基礎的工資來說,民營經濟不景氣,工資低于全國平均線,年輕人又不愿意去國企混日子,公務員隊伍也不是那么好擠得進去,背井離鄉,也是無奈的選擇。

另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去三亞旅游的人會發現那里的東北人好像特別多,事實確實如此,因為兩地的醫保可以對接,所以很多東北人“移民”去了海南。統計顯示,在三亞生活的黑龍江籍流動人口有30萬之多,其中僅哈爾濱人就達13萬,而三亞本地常住人口也就68萬。

除了人口外流,東北還面臨著人口出生率低和老齡化嚴重的問題。根據2013年數據,僅遼寧一省老齡化水平就高于全國1.43個百分點,東北已經成為全國老齡化社會最嚴重的地區。并且,東北也有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生孩子,東三省的生育率分別文黑龍江1.03、吉林1.03、遼寧1.0,遠低于全國的平均值1.5。

結語:別讓“振興東北”成為一句空話

從2004年開始,中央就啟動了第一輪的“振興東北”政策,也確實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在之后的十年中,東北GDP翻了兩番,但是此后再次陷入困局,雖然不斷的有振興政策出臺,但是效果甚微。

毛振華的雪地陳詞在東北絕不是個案,在現行的體制下,營商環境惡劣的報道已經屢見不鮮,“關門打狗”在東北許多招商引資中已是最常見的現象,吃拿卡要、政策朝令夕改、官員庸政懶政、侵犯企業權利等等劣跡,讓各路民營資本不得不對東北“敬而遠之”。

民營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市場經濟肯定難以活躍。東北的困局若想解決,如果不加快構建適合民營經濟發展的營商環境,那么市場經濟活躍程度不足就難以得到根本解決,別讓“振興東北”成為一句空話。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相關閱讀
掃描左側二維碼
看手機移動端,隨時隨地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