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體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大數據已經成為了出版企業轉型的重要技術依據。然而,受到思想理念和體制機制等問題的制約,傳統出版企業仍然缺乏挖掘科技潛力的能力,開展知識服務之路困難重重。
長期以來,出版企業依靠門店銷售等實體渠道來進行推廣和營銷,這導致出版企業無法得到市場的第一手消費數據。反倒是作為中間平臺的第三方銷售網店,在交易過程中得到了大量的用戶信息資源。用戶資源是大數據分析的重要材料,經過分析,出版企業才能知道用戶真正需要的內容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內容沒有準確傳遞到目標用戶的手中,才能讓優質內容發揮最大的價值。
除此之外,企業還普遍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雖然企業都知道數據的重要性,但并沒真正去培養和引進大數據人才,最終導致技術基礎薄弱,轉型慢人一步。
而在大數據計劃實施的落地階段,也有許多新的問題,需要決策者以新的眼光去進行研究。在大數據技術落地過程中,海量的數據將在平臺上進行存儲和計算,這對平臺的安全性、可拓展性和共享性有較高的要求。在此,我們提出一種基于混合模式的出版企業大數據架構。
這種架構的底層,運用了企業內部私有云和外部互聯網資源云平臺,構架海量的數據倉儲;第二層,為應用與數據集成,包括數據采集、數據處理以及數據展示等,按照用戶需求針對性的設計應用功能;第三層為操作層,包括業務流程管理、內容管理、數據分析等,為出版社提供大數據服務;第四層為數字化運營,運用數據集成和內容識別等技術,分析用戶行為,深挖需求,向市場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服務。
在新的技術環境下,優質的知識內容和版權是出版行業的核心資產,借助大數據的技術力量,不斷探索新模式、新業態,挖掘和升華內容價值,將是企業擴大盈利空間的重要途徑之一。
積極建設行業大數據,與更多的出版社建立全方位交流,尋找更多的內容合作可能,逐漸完善行業大數據;培養跨行業人才,積極引進互聯網技術人才,激活團隊活力。相信這樣,未來的知識服務主動權,仍將握在出版企業的手中。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