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財經頻道: 要聞 / 產業 / 國內 / 國際 / 專題 /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飯統戴老板(worldofboss),作者:戴老板,數據支持:遠川研究。

1989年11月,柏林墻倒塌,分裂41年的東德和西德自此走向統一。同年,首都展覽館舉辦“新長征路上的搖滾”演唱會,全城轟動,崔健在臺上聲嘶力竭地唱到:“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span>

這世界變化的確快。2018年4月27日,在世界戒備最森嚴的邊境線上,朝韓兩國領導人發布《板門店宣言》,向世界宣布將在年底前終結持續了59年朝韓戰爭狀態。而僅僅在幾個月之前,朝鮮半島還籠罩在核武和導彈的陰影之下,沒有任何人能想到變化會像冰山解體一樣,迅速而轟然。

忽如一夜朝鮮來,這片我們熟悉而陌生的土地,以及它未來的可能性,倏忽間闖入我們的視野。

中國人對于朝鮮的近代史了解較多,但對于朝鮮經濟、產業、貿易、資源等情況,知之甚少。由于我們也是從封閉走向開放,經過40年的磕絆坎坷后才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所以中國人對可能重復我們道路的地區,都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它們的經濟家底。

所以,我們在這里拋開半島錯綜復雜的歷史和政治話題,純粹從財經角度,來為大家展現朝鮮經濟發展的版圖,包括以下四部分內容:

1. 朝鮮的經濟歷史全梳理

2. 38線南北巨大經濟鴻溝

3. 封閉體制中的市場萌芽

4. 半島經濟的機遇和未來

本文將圍繞以上線索來展開。

1. 朝鮮的經濟歷史全梳理

朝鮮半島從1910年“日韓合并”,到1945年日本投降,被日本侵占長達35年。在日本殖民期間,朝鮮的基礎設施得到一定發展,識字率等教育指標有較大提升,等級制度和露乳服飾被取締,半島北部由于靠近中國東北,工農業發展情況好于南部地區。

1950-1953年的朝鮮戰爭使半島經濟遭受嚴重破壞。與1949年相比,1953年的工業產值下降36%,農業產值下降24%,國民收入減少30%。戰爭最大受惠者反而是日本:戰爭期間美軍在日本大量的物資采購,促進了日經濟復蘇,同時停止了原本肢解日本財閥的計劃,為日后日本經濟騰飛埋下伏筆。

從朝鮮戰爭結束的1953年開始,朝鮮經濟可以明顯地分為四個階段:

快速發展期(1953-1970年)

增長放緩期(1970-1990年)

困難挫折期(1991-1998年)

艱難恢復期(1999-2012年)

快速發展期(1953-1970年):戰爭結束后,朝鮮在1953年提出“優先發展重工業,同時發展輕工業和農業”的蘇聯式經濟路線,并制定了跟中國類似的“恢復發展國民經濟三年計劃”(1954-1956年)。到1956年,朝鮮各項經濟指標已經有了較大改善,工農業生產全面恢復并超過戰前水平。

重建平壤,朝鮮,1954年

1957年開始,朝鮮開始執行新的五年計劃,朝鮮領導人在1956年底的中央全會上提出了著名的“以跨上千里馬的氣勢奔馳”的口號,并視察降仙煉鋼廠,開啟了“千里馬運動”。這項運動意義深遠,不但于1961年4月在平壤萬壽臺樹立了一座46米的雕像,還將其印刷到朝鮮發行的各類紙幣和硬幣上。

千里馬雕像,平壤萬壽臺,建于1961年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朝鮮迅速推進工業化和電氣化,并完成了農業合作化。在此期間,蘇聯、中國、東歐等國家為朝鮮提供了大量資金和技術援助,這他們的幫助下,朝鮮工業產值在1957~1960年間增長了2.5倍,平均每年增長36.6%。到1960年,朝鮮人均GDP產值居然達到了韓國的3倍,首都平壤也煥然一新。

平壤街景,朝鮮,1960年

1961年,朝鮮又提出了新的規劃:1961~1967年發展國民經濟七年計劃,并在之后延長3年之1970年。這期間唱主角的仍然是工業,1961~1970年間,工業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為12.8%。工業在朝鮮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從1956年的25%,提升到了1970年的65%,比例遠超同期的中國(37%)。

平壤街景,朝鮮,1970年

這一期間朝鮮經濟是亞洲的明星,甚至被譽為“遠東發展的奇跡”。當然,此時韓國經濟也開始起飛,1961年樸正熙上臺后,以國家資源推動大企業大集團的崛起,GDP總量在1965年超越朝鮮,人均GDP在1970年超越朝鮮。

增長放緩期(1970-1990年):進入70年代后,朝鮮仍然繼續沿著計劃經濟道路發展,但增速有所放緩。朝鮮政府相繼提出國民經濟六年計劃(1971~1976年)、第二個七年計劃(1978~1984年)和第三個七年計劃(1987~1993年)。

手表制造工廠,開城市,1972年

1975年3月,朝鮮在全國工業積極分子會議上宣布:朝鮮人均國民收入折合美元已經超過1000美元。同期中國人均國民收入不到200美金,達到1000美金更是要等到2000年。很多年后,有網友戲稱說:假如不改革開放,我們經濟狀況等同于朝鮮,而事實上,假如沒有改開,中國經濟可能還遠不如朝鮮。

電視機生產線,平壤市,1972年

盡管發展迅速,但朝鮮經濟這一期間已經面臨隱憂。一是經濟結構不平衡,跟蘇聯和東歐國家類似,重工業占比高,輕工業和農業占比低;二是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協作關系已經面臨世界貿易體系的挑戰。受此影響,朝鮮經濟增速放緩,韓國人均GDP在1980年已經是朝鮮的2倍還要多。

1989年7月1日,朝鮮舉辦了盛大的“第十三屆世界青年和學生聯歡節”,共有177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出席,朝鮮借此用來跟1988年漢城奧運會競爭。為此,朝鮮投入巨資,興建了世界最大的體育場、最高的飯店(后爛尾)、設施完備的運動村等設施,這幾乎就是朝鮮“由盛轉衰”的標志。

第十三屆世界青年和學生聯歡節開幕式,平壤,1989年

困難挫折期(1991-1998年):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地緣突變。朝鮮傳統盟友蘇聯和東歐國家陸續陷入動蕩,原本的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經濟協作關系瓦解,朝鮮因此商品出口的主要市場,也失去了原材料和能源來源。朝鮮傳統的計劃經濟在國際貿易市場中缺乏競爭力,貿易額大幅度下滑,經濟開始逐年下滑。

由于無法得到蘇聯和東歐國家的經濟援助和扶持,朝鮮的外匯儲備大幅度減少,導致原油、化肥、機械等進口量銳減,使大量農機無法開動,農業重新回到較為原始的耕作水平。90年底初期,由于糧食緊張,不少農民伐木墾田,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進而導致土地退化。

image.png

較為落后的農業生產,朝鮮,2007年

這一期間朝鮮自然災害頻繁,其中1993年遭遇凍災,1994年遭遇冰雹襲擊,1995~1996年連續兩年發生嚴重水災,1997年遭遇高溫干旱和海嘯,1998年遭遇海嘯和霜凍,僅1995年的特大洪水就卷走了超過100萬噸庫存糧食。這一階段被官方稱之為“苦難的行軍”,一度推行“一日只食兩餐”運動。

艱難恢復期(1999-2012年):1999年之后,朝鮮經濟困難得到了一定的緩解,糧食產量有所恢復。另外,各國援助朝鮮糧食逐年增多,1999年首次突破100萬噸。根據世界糧食組織的統計,朝鮮糧食援助最大來源分別為韓國、中國和美國。

從1999年-2005年之間,在外部援助和政策調整的促進下,朝鮮經濟緩慢恢復,GDP增速均為正數,最高達6.1%。然而好景不長,由于“先軍政治”和核試驗的影響,經濟在2006 至2010年期間再次進入負增長軌道,經濟恢復和發展較為艱難。

image.png

今日平壤,2016年

綜上所述,朝鮮經濟在50~70年代飛速發展,在80年代達到頂峰,在90年代重挫艱難,在2000年緩慢恢復。在50-70年代,朝鮮經濟實力不遜色于38線以南的韓國,但如今再與之相比,則差距懸殊驚人。

2. 38線南北巨大經濟鴻溝

世人對38線南北對比最直觀的印象,多半來自于衛星照片,如下圖這張:

除了這種直觀印象之外,朝鮮和韓國之間的巨大經濟差距可以直接用數據來反映:

發電量:朝鮮的發電量在過去20年幾乎沒有太大變化,與韓國的差距已經從2001年的15倍左右,拉大至2016年25倍左右。

朝鮮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其實并不缺發電燃料,煤炭的探明儲量高達147.4億噸(差不多是大同煤礦的六分之一), 但煤炭的開采和運輸離不開石油和大型機械。另外,朝鮮發電設備多數比較老舊,有不少前蘇聯的設備仍然在服役。

image.png

發電廠,清津,2007年

鋼鐵產量:朝鮮的鐵礦石儲量非常巨大。根據韓國“北韓資源研究所”2013年發布的報告稱,朝鮮的鐵礦石儲量接近世界前十位,潛在價值為6207億美元,相當于韓國的133倍。目前朝鮮的鋼鐵廠分布如下圖所示:

但由于設備、焦炭、電力的缺乏,朝鮮的鋼鐵行業開工嚴重不足,全國鋼鐵產量只有韓國的六十分之一左右。

人均國民收入:根據韓國央行的統計,朝鮮人均國民收入大約只有韓國的5%(二十分之一)左右。

朝韓之間的收入差距與70年代末深圳河兩岸類似,但戒備森嚴的38線和布滿地雷和鐵絲網的朝韓非軍事區(DMZ)阻擋了任何可能的人口流動。

image.png

朝鮮工廠,2016年

除上述之外,朝鮮在幾乎所有經濟數據方面都大幅落后于韓國。另外,盡管韓國已經是發達國家,經濟體量巨大,但近幾年在面板、芯片等行業的帶動下,仍然以較快的速度發展,可以預見,如果朝鮮在經濟方面沒有新的改革舉措,那么朝韓之間的經濟差距將會繼續擴大。

3. 封閉體制中的市場萌芽

2018年4月的“文金會”之后,媒體上談論最多的就是朝鮮的“改革開放”。事實上,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需要先把這四個字給拆成兩半,一個是“改革”,一個是“開放”。

先談“開放”:朝鮮目前所有的“開放舉措”,都可以用一個詞來總結:“蚊帳式開放”。即掛起蚊帳,讓“空氣”—外國的資金、技術透進來,卻不讓“蚊子”—外國的政治、經濟體制、思想、價值觀、生活方式等鉆進來。這個問題中國在改開初期也遭遇過,得出的經驗也很簡單:完全不可能。

因此,目前朝鮮從1991年開始設立的各種“經濟特區”,基本上都以失敗告終,其原因就在于“魚與熊掌兼得”的思想作祟。從1991年-2000年,朝鮮利用外資僅為1.2億美金,且集中在賓館、飯店等服務業,制造業近乎為零。2016年2月,僅存的“開城工業園區”也停止運營。

再談“改革”:參照中國經驗,改革最大的方向就是“確立市場化”。在這一方面,朝鮮目前的進度是遠超絕大多數國人認識,即:朝鮮經濟中目前已經存在相當比例的市場化因素,這跟1978年之前的中國有很大不同。

朝鮮在絕大多數人眼里,都是一個封閉、僵硬、落后的經濟體,尤其是在“開放”方面的舉步不前,更是加深了世人的這種印象。但實際上,從90年代“苦難行軍”以來,就存在著兩個朝鮮:表面上封閉僵化的朝鮮,表面下市場涌動的朝鮮。

朝鮮市場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萌芽,限制,重燃。這一切開始于改變一整代朝鮮人的“苦難行軍”。

萌芽階段(1995-2004年):根據前文所述,朝鮮經濟在1990年之后進入“困難挫折期”,1995年更是遭遇饑荒。在餓殍遍地的艱難時刻,人民自己會想辦法活下去,途徑就是去地下市場交易糧食,來解決政府配給無法果腹的問題,這就形成了最早的黑市。

黑市的糧食來源有很多,比如外國援助糧、自留地糧食、政府儲備糧等,這些交易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被朝鮮政府默許。2001年,朝鮮領導人訪問中國,在繁華的上海待了四天,回國后,朝鮮政府就出臺了一系列市場化措施,史稱7.1措施,極大地促進了市場化。


image.png

農村集市,朝鮮,Photo by Moravius

根據韓國方面對在韓脫北者的調查發現,大饑荒之后的1998~2003年間,朝鮮民眾通過參與地下市場經活動帶來的收入,已占他們總收入的75% (與之相比1964~1990 年間蘇聯的這一數值為16%,中國可類比期間的比例可能更低)。

限制階段(2004-2009年):跟多數從計劃經濟轉型市場經濟國家一樣,市場化進程很容易出現反復和階段性倒退。2003年朝鮮官方媒體發布社論,稱“貓知道肉的味道后不會去抓住老鼠,革命者在知道錢的味道后不會去進行革命?!边@為之后的限制市場化埋下伏筆。

2004年,朝鮮開始限制私人使用手機;2005年,開始禁止在市場上買賣糧食和農產品;2006年,宣布禁止“身體健全的男性”參與市場貿易;2007年,限制商品價格和個人可出售商品總額;2009年,啟動貨幣改革來打壓私人商業活動。

image.png

私人水果攤,朝鮮,2016年

但這些限制活動作用有限,朝鮮的地下市場仍然活躍。事實上,2008年4月清津市爆發了大規模的騷亂,起因就是因為當地婦女被禁止參與市場貿易活動,但政府卻不按時配給規定的糧食[丁思齊,趙立新,2017年]。從這些細節來看,朝鮮的市場化趨勢已經形成星火燎原的態勢。

重燃階段(2010-至今):在朝鮮第三代領導人等上歷史舞臺后,公開將經濟增長和開發核武器列為議程的核心,這一雙軌政策被稱為“并行路線”(byungjin line)。在這種實用主義路線的引導下,市場化再次被默許。

這種默許帶來的結果是驚人的:韓國開發研究院(KDI)對超過1000名脫北者進行調查,發現這樣的數據:

85%的朝鮮人到非官方市場購買食物;

單純依靠國家配給的比例只有不到6%;

40%的朝鮮人在某種類型的私企工作過;

90%以上的朝鮮人參加過市場經濟活動。

image.png

家庭雜貨攤,朝鮮,2014年

即使最嚴厲的批評家,也不得不承認:“北韓已從一個控制非常嚴密的國家社會主義經濟變為一個基本上在進行市場化的經濟。現在可能是前進兩步,后退一步,但長期而言,真正壓制并回到由政府管理的經濟似乎非常難了。”(Sokeel Park,Liberty in North Korea)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一旦朝鮮確定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朝鮮群眾很可能在短短幾年之內,就走過中國從1978年到1992年之間的思路轉變歷程。畢竟在如何搞市場經濟方面,它的南面就有一位很棒的老師。

4. 半島經濟的機遇和未來

除了在市場化方面探索已久之外,朝鮮經濟還有一些優勢:人口、資源和鄰居。

人口方面:朝鮮人口為2500萬左右,跟吉林省人口數量相仿,是韓國人口的一半。進入2000年之后,由于糧食問題得到了逐步改善,朝鮮人口緩慢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朝鮮勞動力大都具備不錯的勞動素質。朝鮮在1975年開始普遍實行11年制義務教育,2014年普遍實行12年義務教育,因此朝鮮勞動力素質不是非洲、中東甚至東南亞等部分國家可以相比的。

image.png

朝鮮學生,平壤,2013年

資源方面:朝鮮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礦物有300多種,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占整個半島儲量的80~90%。

其中鐵礦石儲量位居世界前十,煤炭探明可開采儲量147.4億噸,其中無煙煤儲量117.4億噸(出口中國的主力產品),菱鎂礦儲量65億噸,占全球儲量的40~50%。

image.png

朝鮮礦山,2013年(圖片來源: Kobiz Media)

鄰居方面:兩德統一后的德國經濟的強勁發展,使得半島經濟前景經常拿來與兩德對比。盡管朝鮮半島現狀和德國統一的情形相差萬里,但兩者有一點卻是相同的:(東德和朝鮮)都有經濟實力強大的鄰居(西德和韓國)。

image.png

統一門,平壤,2012年

兩德統一后,東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嚴重落后于西部。為了促進東部地區的發展,西德開始征收的所謂“兩德團結互助稅(solidarit?tszuschlag)”,稅率為公司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查定金額的5.5% ,從1995年開征收,至今仍然在繳納,每年差不多能征繳140億歐元。

相比之下,如果由韓國主導朝鮮的“經統”,要花的代價會更大。1990年時,東德的經濟規模相當于西德的8%~9%,東德的人均GDP則相當于西德的25%~33%,而朝鮮這兩個數字目前分別為2%和4%。

田里勞作的農民,元山,2016年

不過東德當年經濟發展水平比周圍的東歐國家和蘇聯都要高,而朝鮮周圍的中國、韓國和日本都是全球經濟強國,具備雄厚的外匯儲備,有能力讓朝鮮迅速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但實現這些這一切需要政治障礙進一步被突破。

image.png

排隊等公交車的人們,平壤,2016年

目前看,要讓朝鮮大規模接受鄰居們的投資,意味著要實質性地突破“蚊帳式開放”,這對目前朝鮮的體制來說比較困難。更加可能的路徑是:朝鮮自下而上的市場化力量不斷發展,發揮人口和資源的優勢,實現“緩慢但可控”的經濟發展。

尾聲

在“文金會”上,有一個安排的細節很有意思:韓國儀仗隊的士兵們穿著19世紀李氏王朝的服飾,來展現傳統的儀式,這讓人想起朝鮮半島長達500多年的統一時代。

無論是兩德的統一,還是中國的改開,對半島的借鑒意義都相當有限,半島的未來需要朝韓兩國自己從自身歷史和地緣夾縫中挖掘和尋覓。但無論如何,2500萬人的和平和溫飽,是三八線南北和鴨綠江兩岸的人們所共同希冀的,無論是下一代人、這一代人,還是上一代人。

image.png

發起沖鋒的志愿軍戰士,清川江,1950年

作者:戴老板

數據支持:遠川研究

本文深度閱讀:忽如一夜朝鮮來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相關閱讀
  • 金正恩為什么要玩緩和

    金正恩為什么要玩緩和

    朝鮮 半島局勢 受到外界的高度重視。法國《世界報》以“南北韓:為什么金正恩要玩緩和”發布文章。文章說,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和韓國總統文在寅將于四月下旬舉行朝韓之間的高峰

    2018-03-09 17:02:54 財經365綜合
  • 朝鮮愿暫停核武 特朗普將會晤金正恩

    朝鮮愿暫停核武 特朗普將會晤金正恩

    根據CNN 報導,韓國特使團8 日帶著 朝鮮 領導人金正恩的信件前往白宮,親手遞交給美國總統特朗普,內容傳達金正恩希望盡快與特朗普會談之意。 美國白宮回應, 特朗普 總統將于五

    2018-03-09 09:30:27 財經365綜合
掃描左側二維碼
看手機移動端,隨時隨地看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