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半之前的2015年12月17日,微影時代正式宣布與格瓦拉合并。這一消息當時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波動。微影時代與格瓦拉合并之后,已經成為當時在線票務平臺中最大的巨頭。那一年,格瓦拉還占據電影在線票務市場的12.17%,而淘票票的前身淘寶電影,只占據了7.49%。
根據易觀智庫統計易觀智庫顯示,2015年第3季度,中國電影票務市場競爭格局中,貓眼電影、微票兒、格瓦拉電影分別以26.73%、15.80%和12.17%占據中國電影在線票務市場前三位。當微影時代與格瓦拉合并之后,兩者市場份額加起來已近28%,超過了一直領跑的貓眼電影。
一年半之后的2017年第1季度,前四大票務平臺貓眼電影、娛票兒+格瓦拉、淘票票、百度糯米的市場份額分別是23%、20%、16%、8.5%,另外還有時光網、豆瓣、賣座網等其他平臺,合計占比約6.73%,院線自己的線上購票平臺占比約6.65%。 當初所有人都看好的1+1>2的愿景,終究沒能實現。
格瓦拉的東家微影時代,今年6月以來,可謂風波不斷,在保底《變5》失敗之后,就一直處于漩渦之中。最近也是傳出了確切的消息:微影時代旗下在線票務——娛票兒、格瓦拉將并入貓眼電影,屆時,貓眼電影將獲得微信、QQ在線的票務入口支持,而娛躍影業、娛躍發行和微賽體育將獨立運營。貓眼電影CEO鄭志昊將出任新任票務平臺的CEO,林寧出局。
據了解,原娛票兒、格瓦拉團隊將面臨近千人的裁員,而在被裁撤的員工中,有不少是以前格瓦拉網的老員工。
當年,微影時代并購格瓦拉時,給出的估值較低,這樣讓許多老員工們受盡了委屈。而僅僅1年多后,那些委屈融入微影時代的格瓦拉員工們,似乎已經對裁員這件事情看得云淡風輕了。
格瓦拉已是成立10年的老牌票務公司。同時,它也是國內首家拿到電影發行資質的電商。不同于貓眼、微影、淘票票財大氣粗似的泛娛樂化布局,格瓦拉在業內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精細化、深度的社區運營能力。
從“愛電影和懂電影的人”的用戶定位也可以看出,不同于其他購票平臺的票補低價戰術,格瓦拉主打情懷,也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社區內容產品。此外,格瓦拉的票補力度,主要集中在銀行信用卡購票,與各大銀行的深度合作,也減輕了自己擔負巨額票補的壓力。
據了解,格瓦拉創始人劉勇、原聯席CEO張學靜,以及一眾高層在微影時代收購半年后就已陸續離職。
此時,同時收購娛票兒和格瓦拉的貓眼電影,可能已經無暇顧及格瓦拉的存亡。從7月底開始,格瓦拉暫停了簽到積分,答題紅包以及彩票房的活動,而這一所謂的升級公告,已經懸掛了一個多月。
除了正常的在線電影票務之外,格瓦拉目前仍有一大賣點,就是電影資料館+北京電影節+各類小型電影藝術展的在線票務工作。
而在今天,電影資料館也正式宣布放棄與格瓦拉的票務合作,9月7日以后的票務將改為線下售票。據一名資料館工作人員透露,資料館正在洽談與淘票票的合作,讓線上購票重新上線。如果格瓦拉真的倒了,以后還要面臨著大量格瓦拉積分和瓦幣的兌換工作,能否把這一部分忠實用戶的“尾款”結好,也是貓眼收購后需要面對的問題之一。(原標題:格瓦拉破產倒計)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