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法》今起施行,昨日,國家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針對“《網絡安全法》會制造貿易壁壘”的擔憂,負責人明確表示,制定和實施《網絡安全法》,不是要限制國外企業、技術、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不是要限制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
不會限制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
近期有外國協會和機構建議推遲實施《網絡安全法》,擔心《網絡安全法》會制造貿易壁壘、限制國外企業和技術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對此,負責人表示,借鑒國際通行做法,根據本國國情,制定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并依法對網絡進行管理,完全是各國主權范圍內的事情。
制定和實施《網絡安全法》,其目的是要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益,而不是要限制國外企業、技術、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不是要限制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
數據境內留存并非限制國際貿易
《網絡安全法》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收集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這種規定會不會限制數據跨境流動,影響國際貿易?
負責人表示,這是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對所有網絡運營者的要求。此外,只限于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重要數據是對國家而言,而不是針對企業和個人。對于確需出境的數據,法律作了制度上的安排,經過安全評估認為不會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出境。經個人信息主體同意的,個人信息可以出境。特別要說明的是,撥打國際電話、發送國際電子郵件、通過互聯網跨境購物以及其他個人主動行為,視為已經個人信息主體同意。
《網絡安全法》關于數據境內留存和出境評估的規定,不是要阻止數據跨境流動,更不是要限制國際貿易。當今數據跨境流動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前提,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必要條件,中國愿同各國就此問題開展交流合作,共同促進數據依法有序自由跨境流動,充分保障個人信息安全和國家網絡安全。
“停止傳輸”不涉及個人通信信息
《網絡安全法》規定,“網絡運營者應當加強對其用戶發布的信息的管理,發現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有質疑聲音稱,這是否會侵害個人隱私,妨礙網上言論自由?
負責人表示,中國加強互聯網管理過程中,充分保障人權和言論自由,充分尊重廣大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同時,也強調任何人、任何機構都應該對自己在網上的言行負責,個人的自由不應以損害他人的自由和社會公共利益為代價。
這條規定有兩點理解:一是針對的是用戶公開發布的信息,而不是個人通信信息,不會損害個人隱私。二是要求停止傳輸的是違法信息,不存在妨礙言論自由問題。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下一篇:美國經濟也被互聯網綁架了?
針對金磚國家間的貿易摩擦,嘗試成立“金磚國家貿易救濟共同基金”,各國按各自貿易份額出資,主要用于金磚五國內部貿易爭端和糾紛的防治和解決貿易爭端裁決中被判為受損國的產業
金磚五國以貿易投資大市場、貨幣金融大流通、基礎設施大聯通、人文大交流為目標,推進各領域務實合作,目前已經涵蓋經貿、財金、科教、文衛等數十個領域,對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
金磚國家在氣候變化、全球消除貧困等重大議題上進行溝通,協調立場,在全球治理領域發出了響亮的聲音。
?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圓滿閉幕,會晤傳遞出積極信號——金磚國家合作將以廈門會晤為新起點,共同打造更緊密、更廣泛、更全面的戰略伙伴關系,開創第二個“金色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