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通”是內地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舉措。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債券通”北向交易可能引來多少資金流入,“債券通”南向交易開通后能夠帶來怎樣的機會,是投資者最關心的話題。從過去一段時間的情況看,境外投資者對境內人民幣債券需求仍較疲弱,預計北向交易長期意義重于短期影響,后續若南向交易開通,可關注價值洼地挖掘。
北向:長期意義重于短期影響
“債券通”北向交易開通后,境外投資者進入內地債市將更加便利。但目前來看,“債券通”北向交易正式啟動后在短期內能夠帶來的資金流入可能有限。
一方面,之前抑制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的因素并沒有發生根本改變。雖然“債券通”開辟了新的投資渠道,但此前銀行間市場對境外投資者的投資和交易約束可能依然存在,交易型機構進入動力可能不足。此外,在美聯儲年內三次加息預期以及縮表預期影響下,人民幣貶值預期尚未完全消退,匯率的潛在損失也降低了境內債券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債券市場投資者以機構為主,在配置型機構投資者已經進入的情況下,機構投資者邊際貢獻下降,而個人投資者難以影響全局。
因此,預計“債券通”北向交易開通后在短期內帶來大量資金流入的可能性不大。但長期來看,當前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的比重不足2%,遠低于美、日等發達國家,后續隨著境內債市進一步開放,外部資金持續涌入仍然可期。此外,“債券通”進一步加速了中國債市開放進程,提高了中國債市被納入國際債券指數的概率。一旦中國債市被納入全球主要債券指數,將帶來跟蹤債券指數的基金的大量配置需求。
“債券通”南向交易開通將帶來的潛在交易機會主要反映在兩方面:一是內地投資者可以直接投資美元或者港元債券,獲取美元升值的收益;二是投資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挖掘利差收益。
香港采取聯系匯率制度,嚴格盯住美元,因此貨幣政策跟隨美國美聯儲貨幣政策。以1年期香港外匯基金票均利率為例,其走勢與美國1年期國債利率基本一致,并且收益率數值也非常接近。與內地債券相比,香港債券收益率處于較低水平,內地與香港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利差也非常明顯,2016年兩者利差均值在160BP左右。從這一角度來看,港元或美元債核心價值仍然是匯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美聯儲加息和縮表預期下,投資者需承擔較大的利率風險。
信用債方面,由于香港缺乏評級機構,多數公司債券缺少評級,公司債收益率之間存在較大分化。內地債券投資者投資境外人民幣債券,對匯率敏感性相對較低,人民幣高收益債券有望成為價值洼地。2017年人民幣債券以及香港房地產債券收益率均處于上升勢頭,加上隨著內地房地產調控措施再升級,房地產企業海外債務融資需求上升。從目前數據來看,人民幣房地產債平均收益率在5.219%,并且行業內收益率分化明顯,高收益房地產債并不罕見,可以適當挖掘。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