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標準、前瞻性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的同時,也要加快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微中心’建設。” 5月22日,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發布的《區域藍皮書》提出如上建議。
藍皮書認為在京津冀選擇合適的區域規劃建設若干個具有特色功能的“微中心”,是集中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有效補充方式,也是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該篇報告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等執筆。
圖片來自 視覺中國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圍繞集中疏解的要求,明確提出建設集中承載地和“微中心”,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藍皮書介紹,“微中心”概念,也是最早出現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之中。
綱要明確指出建設集中承接地和“微中心”,沿著京滬、京廣等重要交通干線選擇一些中小城市,規劃建設若干個定位明確、特色鮮明、職住合一、規模適度、專業化發展的“微中心”。藍皮書分析,未來的“微中心”將定位為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區域性中小城市或鎮,作用是承接部分非首都功能與人口的轉移疏解,以更好地分散北京城市功能、有效緩解中心城區的發展壓力。
所以,“微中心”一般要具備以下主要特征:第一,大多承擔著某種特殊的城市功能,或者是科技研發功能、醫療服務功能,或者是教育文化功能,抑或者是養老休閑功能,等等。第二,“微中心”與大都市中心城保持相對適度的空間距離,一般在30—70公里的范圍內。第三,“微中心”往往通過市郊鐵路等與大都市中心城之間實現高效、快捷的交通聯絡。
藍皮書認為,建設“微中心”是治理“大城市病”的必然要求。“盡管多年來北京一直在探索‘多中心’的空間格局,但對新城、衛星城發展規律的認識與把握不夠到位,使得北京的城市空間布局仍不盡合理,‘單中心’的格局未能實現根本性突破。”
另一方面,河北、天津很多市、縣、區都提出加快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措施,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點多分散、無序競爭的現象。通過“微中心”建設,能夠聚焦重點區域、集中財力物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打造一批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特色承接地。
藍皮書認為,在京津冀區域規劃建設“微中心”,必須摒棄三地行政區劃的限制,進行統籌規劃以推進建設,全面增強“微中心”對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疏解的吸引力。
為此,藍皮書認為,“微中心”應該注重科學選址、聚焦重點。首先,與北京中心城區要保持合適的空間距離,以滿足“微中心”與中心城區之間“1小時通勤圈”的需求;其次,“微中心”的規模要適中,具備集聚增量資源的可開發利用的空間余量,建議規模面積為20~3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控制在20萬左右;再次,選址區域要具有發達的交通條件,近期能通過高速鐵路、城際鐵路或高速公路等以便與北京中心城區實現快捷的聯系,遠期最好具備規劃建設專用市郊鐵路的條件與可行性;最后,要有較好的特色產業基礎與發展潛力,且與北京有較緊密的產業聯系。
藍皮書認為,規劃建設“微中心”不能一蹴而就,要分階段、有重點地推進。近期,規劃建設的“微中心”數量不宜過多,建議重點規劃5~6個“微中心”集中打造。遠期,可規劃建設第二批乃至第三批“微中心”。
藍皮書還建議,在全面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2014—2020年)》的基礎上,應加快推進北京中心城區與各個“微中心”之間的城際鐵路、市郊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具備條件的“微中心”可優先規劃建設到北京的專用市郊鐵路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陳剛 十九大代表、河北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舉世矚目的雄安新區規劃何時出臺? “我們正在全力以赴編制規劃, 雄安新區 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要保持歷史耐心和
“雖然新區規劃方案尚未出臺,但有三條原則是定了的,請大家放心:一是新區絕對不搞土地財政;二是一定要考慮百姓的長遠利益;三是絕不搞形象工程。” 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
從長遠看,利用匯率波動盈利并不是進出口企業的本職工作。建立一套體系將匯率波動對企業經營的影響控制在可控范圍內,專心做好主業,才是成熟企業應有的表現。
報告正文 一、一周市場回顧 A股基本延續了上周的風格,繼續回調。本周由于端午節放假影響僅三個交易日,上證綜指下跌0.15%,深圳成指下跌0.65%,中小板指下跌0.33%,創業板指下跌0.
雄安新區將編制體育事業發展規劃 或建水上運動體育小鎮 據中證資訊報道,近日,北京體育大學黨委書記曹衛東一行5人與雄安新區黨委副書記黨曉龍等就開展校、區合作,推動雄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