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又到了A股納入MSCI的關鍵考核時點,而這一次可否成功把A股納入MSCI,卻成為全球投資者高度關注的事件。
非常遺憾的是,在A股納入MSCI的過程中,A股曾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但最終還是屢次遭拒,而自13年A股首次入選“潛在升級市場觀察名單”以來,A股市場已經連續多年無緣MSCI。
2016年,對A股納入MSCI而言,本來是市場呼聲較高的一年,但受到了此前股災風波的影響,A股市場化程度卻有所沖擊,加上流動性障礙、外資贖回額度、贖回周期等因素的困擾,卻讓A股又一次無緣納入至MSCI之中。
進入2017年,一則新方案消息的傳出,卻為A股納入MSCI增加了不少的底氣。
從市場傳出的新方案來看,一舉改變了原來基于“qfii或RQFII”的方案,而調整為基于“互聯互通”的新框架。由此一來,新方案的推出,會為今年A股納入MSCI加分不少,但新方案落實,則將會大幅降低被納入的A股投資標的數量。
時至目前,距離又一次A股納入MSCI的考核時間,已經為時不遠。雖然存在新方案的可能,但縮小版的新方案也未必可以完全保證A股成功納入至MSCI之中,但就今年而言,被納入的可能性還是會高于往年。
不過,按照縮小版的新方案來看,即使A股順利納入至MSCI之中,其對A股市場初期的影響力,也會顯得相對有限。由此一來,雖然縮小版的新方案排除了A股納入MSCI的制度障礙等因素,且顯著提升納入的概率,但投資標的的大幅縮水,新增流動性涌入預期的不明朗預期,卻會或多或少降低A股納入MSCI的利好程度,初期影響仍不宜過分樂觀。
筆者認為,MSCI指數作為全球專業投資者廣泛參考的標的,其潛在的資產規模非常龐大,若未來逐漸引導至A股市場,則潛在的新增流動性輸入還是可以期待的。但,就初期而言,A股納入MSCI的戰略性意義仍遠大于實際意義,而納入背后或許還是一步大棋。
剔除納入初期帶來的新增流動性影響,實際上在A股納入MSCI的過程中,也會為A股市場帶來不少本質上的變化。
其中,隨著A股納入MSCI的進程加快,有望讓A股市場實現由散戶化主導的時代,演變為機構投資者為主導的時代,而未來A股機構投資者占比比例有望獲得顯著性的提升。
再者,A股納入MSCI之后,隨之而至的,將會加快與成熟市場的接軌,A股市場的市場化程度的加速,甚至逐漸激活資本賬戶的開放程度等,這也是A股走出世界,提升國際影響力的必然之舉。
除此以外,隨著A股市場化程度的提升,外資贖回周期及額度的靈活調節,未來或將逐漸提升外資的參與度。但,就縮小版的新方案而言,基于互聯互通的新框架,利于破解A股納入MSCI的制度障礙,其納入成功率也會水漲船高,給部分外部投資者吃下了定心丸。
歸根到底,A股納入MSCI,概率在逐步抬升,而納入初期更注重戰略性影響,至于中長期,則更注重新增流動性的涌入預期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方向。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大家好,又是一周的周六了,今天咱們來聊聊影響個股股價的相關因素,之前的視頻咱們已經從最基礎的股票相關知識,股票行業及題材概念進行了學習,那么影響個股股價不只是單方
禮拜天的早上陽光明媚,小編“精神奕奕”的起床,為大家整理今天的課程,小編真的越來越佩服自己說瞎話的能力了!今天為大家講解一下股票市場的高送轉及常用名解析,這個以后
雖說我們特色的大A股這些年來冰火交融,大災小難層出不窮。飽經風霜的小散能存活到現在的確是真不容易。但我們還是欣喜的發現,2017年的下半年貌似已經開始見到了黎明的曙光,
前海開源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 楊德龍表示,在中國慢牛行情將會持續三到五年。市場整體已經走出慢牛,A股總體特點是牛短熊長。經濟轉型取得成果,周期性行業業績在今年大
財經365( www.hand93.com )為了滿足廣大投資者們的閱讀需求,特推出名家課堂欄目,讓投資者們更加深度了解股票市場知識,: 我們為什么要做超短? 第一:我們不知太遠的將來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