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在經歷了2月、3月的縮表后,中國央行4月的資產負債比重新走向擴張,總資產341296.85億元,環比上漲3943.17億元。
點評:
1、核心觀點:4月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大3943.17億元。從資產端看,主要原因是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增加了3849.72億元,目的是對沖1季度縮表以及商業銀行縮表對流動性的影響,主要工具是約2100億元的OMO、839億元的PSL以及440億元的MLF;從負債端看,主要原因是政府存款增加了4738.48億元,季節性因素,4月是交稅的集中期??傮w來看,4月央行擴表的幅度遠不及3月央行縮表的1.1萬億規模,金融去杠桿并未轉向,只是更加溫和。未來央行在呵護市場流動性方面,工具主要是公開市場操作,以7天的逆回購及1年的MLF為主,同時由于8月將有6000億特別國債到期,央行可能會在市場上購買國債或地方債來對沖這一影響。
2、從央行的資產端來看,4月央行擴表受益于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的增加,外匯占款持續下降18個月,但降幅明顯縮小。4月國外資產小幅下降478.47億元至223,811.90億元,其中外匯占款下降419.98億元。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增加3 849.72億元達84,560.93億元,成為本月央行擴表的最主要因素,貢獻97.63%的漲幅。
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的增加主要是為了對沖1季度央行的縮表及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承壓下對流動性的影響,符合“去杠桿”背景下呵護流動性的基本預期。結構上,4月份PSL增加839億元、MLF增加440億元、OMO增加約2100億元。
外匯占款延續下降趨勢,由于匯率企穩出口回暖,降幅逐漸縮小。美國未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貿易戰的和平解決,中美匯率較為企穩,出口也相對復蘇,外匯儲備重回3萬億大關并逐漸回升,外匯占款降幅縮小。
3、從央行的負債端來看,總負債擴張主因是政府存款的上升,但央行的儲備貨幣有所減少。4月儲備貨幣299463.62億元下降2923.71億元,其中貨幣發行74434.11億元減少812.50億元,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225,029.51億元下降2111.21億元。引起本月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存款的擴張,4月政府存款28764.10億元,增加4738.48億元。其他負債增加1281億元達2659.57億元。
儲備貨幣收縮是由于目前偏緊的貨幣政策環境,央行依然在收緊流動性,4月基礎貨幣繼續回籠。其中收縮較大的是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在未調整存款準備金率下,其減少表明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大幅度減少(3月超額準備金率只有1.3%),市場流動性緊張。引起央行關注,進行公開市場操作,提供流動性。短期貨幣政策不會轉向,監管趨嚴,疊加6月MPA考核壓力,超額準備金率仍處低位。
政府存款較大幅度上漲主要受到季節性因素,根據往年數據觀察,每年的4、5月及10、11月政府存款有所上升,主要是和交稅相關。雖然其在負債中占比大致在7%-11%范圍內變動,但在所有的負債子項目中僅次于儲備貨幣,因而其周期性變動也會造成資產負債表小幅度變化。
4、貨幣創造是央行和商業銀行共同作用的結果,今年總體至今,央行資產負債表減少,商業銀行和影子銀行體系資產負債表收縮壓力更大,貨幣創造削弱,貨幣政策還是中性偏緊。一季度央行縮表主要體現為對其他存款向公司資金融出量的主動減少,旨在金融去杠桿。商業銀行承壓,市場流動性緊張。央行為了緩和流動性壓力進行公開市場操作,4月擴表對沖商業銀行縮表的影響,穩定貨幣體系,溫和去杠桿。央行資產從1月的34.83萬億收縮到3月的33.74萬億,下降約1.1萬億。其中,2、3月份,央行資產負債表分別下降2700億和8100億,主要是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下降2800億和7700億。4月央行總資產增加了3943億,其中,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增加了3850億,尚不能彌補2、3月下降幅度,表明金融去杠桿的方向并沒有轉向。
5、未來央行在呵護市場流動性方面,工具主要是公開市場操作,以7天的逆回購及1年的MLF為主,同時由于8月將有6000億特別國債到期,央行可能會在市場上購買國債或地方債來對沖這一影響?!皩ζ渌婵钚怨緜鶛唷敝饾u擴張,目前占比24.78%。金額從2015年1月的25,789.62億元增長到2017年4月的84,560.93億元,增長227.89%。5月截止至今,7天逆回購操作已6900億元,14天逆回購操作1500億元,28天逆回購操作400億元,并停做3個工作日。5月11日,央行投放665億元6個月MLF、3925億元1年MLF。2007年8月,央行從農行買入特別國債6000億元,期限為10年,意味著8月份將有6000億特別國債到期。央行為了平穩過渡這一轉期,可能會在市場上逐漸地增持國債或地方債。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今年貨幣市場成交量出現了下降;同業存單發行量仍然非常高,但融資額的增長已經大大放緩。金融業去杠桿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部分金融機構仍然有借寬松流動性大加杠桿的
普通的投資者需要慎之又慎,認識到加密幣不但有價格起伏泡沫升爆,被監管被禁止的風險,還有本文所描述的坑蒙拐騙資產不保的威脅
?央行等多部委聯合對代幣實施了最無情的打擊,直接將首次代幣發行 (ICO)定性為非法融資,下一步就是嚴厲的取締行動。ICO的定性勢必沖擊整個代幣市場,最有代表性的比特幣每枚單日下
對于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央行的判斷是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尚未消除,地緣政治風險及不確定性仍然較多,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將逐步回歸正?;?也可能增加金融市場調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