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07 09:37 來源:證券日報 瀏覽量:
近日,有關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稱,“國土資源部將在房地產市場熱點城市開展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情況大檢查,以期推動房地產開發商按合同約定開工、竣工。”
雖然并未透露哪些城市會被列入這次大檢查中,但在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看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應該會在大檢查名單中。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國賣地最多的50個大城市,合計賣地金額刷新歷史記錄達19671億元,同比上漲達到了34.3%。其中,北京賣地金額最多約為1639億元,杭州、南京緊隨其后,分別約為1197億元和1163億元。另有包括重慶、武漢、蘇州、廣州、合肥、天津、鄭州、上海、佛山、濟南等10個城市賣地超過500億元。整體來看,累計共有33個城市賣地金額超過200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在上述50個大城市中,有18個城市賣地金額同比翻倍。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各地樓市調控政策明顯收緊,針對土地價格的調控層出不窮,限價、增加持有等政策非常多,抑制了土地市場的溢價率,但房企依然積極拿地。雖然房地產市場已明顯降溫,但房企因為2016年銷售樂觀,目前補庫存積極性依然非常高。隨著調控轉向土地市場,之前部分企業獲得的高價地很可能面臨入市難題。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在以往,開放商可能會選擇將此類高價地通過延遲開工、竣工的方式來降低高價入市風險,但若此次國土資源部對于房地產熱點城市開展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情況大檢查能夠落實到位,預計會對這類“囤地”企業造成較大沖擊。
SOHO中國董事局主席潘石屹曾表示,企業之所以囤地是因為預期后續土地會升值,而其預期的最大原因就是來自于開發商對于未來兩年土地供應不足的預判。
但從現階段來看,隨著本輪調控逐漸從需求端轉向供給端,已有多個熱點城市陸續下發“十三五”期間住房發展規劃,明確未來三年至五年將大量增加土地供應。
一位地產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十三五”期間是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關鍵時期,其中土地供應又是重中之重,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未來樓市的走向。隨著日后熱點城市土地供應的大幅增加,一方面將緩解當前熱點城市供需緊張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能逐步扭轉房價持續看漲的市場預期,助力樓市降溫。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2017年上半年期貨品種功能評估專業評審會6日召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聽取期貨交易所情況匯報及農業、工業、金融等領域專家意見后表示,半年一次的期貨品種功能評估,有助于
近日,有關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稱,“國土資源部將在房地產市場熱點城市開展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情況大檢查,以期推動房地產開發商按合同約定開工、竣工。” 雖然并未透露哪
元素周期表 上初中時就有一種說法,“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少人不以為然,覺得要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誰學這些玩意,文科生可能更加覺得,人文藝術才值得相伴一生。
近期,港股再現強勢引發投資者關注。
整個8月份都表現強勁的創業板指數再次創出六連陽,市場做多情緒醞釀,風險偏好不斷提升。如此行情能否持續?記者采訪多家公私募投資人士,主流觀點認為中小創處于深跌后的反彈
近日,在一場關于“風險變異——保險生態的科技重構邏輯”論壇上,保險業相關專家圍繞保險科技與風險等話題展開探討,認為必須始終重視新技術風險的可感知、可度量、可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