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財經365 >主頁 > 財經 > 要聞 >

跳出投資中的“坑”

時間:2017-08-23 15:55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量:

投資 誤區 損失

    取消0.99元的尾數定價,你會滿意嗎?

  “每周特價”的商品真的值得買嗎?

  仔細一想,不少人都有過在購物節上沖動消費的經歷。打折促銷、0.99元的尾數定價可能是商家設下的“陷阱”,消費者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理性消費。不過,也有不少人明明很了解這些定價策略,還總是愿者上鉤。對于這些奇怪的行為,經濟學是如何解釋的呢?

  知彼:商家的定價策略

  《經濟學人》雜志曾刊登過一則銷售廣告:訂閱電子版:59美元;訂閱印刷版:125美元;合訂印刷版+電子版套餐:125美元。乍看之下,這則廣告像是雜志社犯的一個錯誤:既然套餐是125美元,誰會單獨購買印刷版呢?可實際上,這正是其精明之處:引導消費者產生“合訂套餐很劃算!”的想法,從而購買價位較高的套餐。

  消費者之所以會鉆進這個“陷阱”,是因為劃算的消費能引起人們的滿足感。消費者心里并沒有一個計算器,對商品的真實價值進行準確測量,往往會就近通過對比其他商品的價格來判斷優劣。也就是說,多數人只有到了具體情境中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經濟學人》正是利用了這一點,直截了當地給消費者一個比價的情境。

  類似的定價策略還有很多,比如預先標注一個“建議零售價”再進行打折促銷;利用“尾數定價法”,把價格設定為99.99元,而非100元;進行捆綁銷售、買二送一等促銷,或是“中國式清倉大甩賣”……消費者面對“每周特價”的標識產生出興奮感,迷戀上購買打折商品。

  另有一些商品一直在打折,比如家具、地毯、床墊……這些商品都有兩個特點:一上購買頻率低;二是質量難判斷。如此一來,消費者往往注意不到商品一直在打折促銷,很難評判商品的真實價值,一個較高的“建議零售價”也能提高消費者對商品質量的預期。

  知己:迷戀買買買

  一些消費者非常了解商家的這些小把戲,可是為什么又心甘情愿地被種草、拔草呢?如果沒有了這些“陷阱”,消費者真的會高興嗎?

  還真有商家不忍心“欺騙”消費者。美國彭尼百貨公司曾經在2012年停止發放優惠券,同時取消0.99的定價方式,以讓消費者面對商品的真實價格。結果表明,這是一次徹底失敗的嘗試,公司股價迅速下降,即使后來糾正了這個錯誤,銷售額也沒能恢復。這又是為什么呢?

  傳統的經濟學認為,人是理性的,交易價格反映的是真實價值。如果每一個人都是理性的,商品交易中僅存在“獲得效用”,即商品帶來的效用減去付出的成本之差。

  但行為經濟學指出,真實的經濟行為往往受到心理等因素的影響。消費者得到在“獲得效用”的同時,還得到“交易效用”——期望價格與實付價格之差。如果你感覺到劃算,你就獲得了正的交易效用。交易效用讓消費者迷戀上購買99.99元的商品,看似“省下”的1分錢能帶來興奮感。

  投資中的這些“坑”

  購物節上隨心所欲沒大問題,但投資可就不能憑心情主宰了。散戶們最喜歡在什么時候買入股票?漲的時候。因為當證券越來越貴,推高了期望價格,投資者就像得到正的交易效用一樣迷戀“買買買”。每一波牛市的到來都伴隨著證券開戶數量的激增。但這種預期是否正確,很少有人會冷靜分析。

  結合心理學研究的行為金融學指出,人們在投資中常常表現出“過度自信”——人們會認為自己的投資能力超過平均水平,對自身掌握的知識過度自信。另一種現象是“錨定效應”,當看到一只股票短期內已漲了50%,一些人會本能地懷疑它還會漲嗎?是不是過高?但實際情況是,過去的漲跌并不是股價的決定因素,未來的預期才更重要。

  這些“坑”需要克服,但另一些反倒可以利用為投資策略。在行為金融學中早有研究,比如寫入教科書的“日歷效應”——每年的某個時期(例如一月、每周一)會有非正常的相對收益,這種收益僅和日期有關。又比如高送轉之后的“公告日效應”——股票高比例送股、轉股后每股股價降低,在公司基本面不變的情況下,會因投資者對低價股的偏好而出現股價上漲。不過基于這些現象的投資策略是否有效,還有待更多的驗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