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財經365 >主頁 > 財經 > 要聞 >

兩桶油史無前例火拼加油站 民企再度醞釀聯合抗衡

時間:2017-07-30 21:10 來源:經濟觀察報 瀏覽量:

加油站 民企 兩桶油

  2017年7月21日24時,當國家發改委按照過去的政策上調成品油價時,整個行業卻正陷入跌聲一片的價格火拼之中。

  在全球原油市場重挫之下,在國內供需矛盾擴大之時,在企業既有份額不斷丟失之際,中石化、中石油等石油巨頭針對攻勢凌厲、咄咄逼人的民營加油站,發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價格大戰,甚至在局部地區降價優惠程度一度高達六折。

  受此影響,民營、外資加油站也紛紛降價促銷,整個行業被拖入一場火拼之中。此次價格大戰也被業內人士稱之為“近20年來降價幅度最大、影響最廣的一次價格戰”。

  2017年7月19日,商務部網站發布了《原油成品油流通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預示著將有更多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競爭之中,石油體制市場化最后一塊堅冰即將被穿透。本輪價格戰也成為國內油企自主定價迎接市場化競爭的一次預演。

  成品油的終端市場是整個產業鏈的利潤“高地”。經過這場戰爭,民營企業的利潤與市場雙雙受到沖擊,組建聯合體、共同對抗巨頭的愿望更加迫切。

  史無前例的火拼

  回憶起持續數月來的這場價格戰,作為山東擁有加油站數量最多的地煉(全稱“地方性煉油廠”)企業,京博新能源控股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京博新能源”)經理趙峰(應采訪對象要求化名)直言損失不小。

  兩個多月前的一天,一位客戶上門詢價后突然提問,“你們的油價怎么比中石化還高”。趙峰派人一看,果然附近的中石化突然降價,降幅最高竟達1.8元/升。

  很快趙峰發現不僅僅是中石化,另外兩家央企巨頭也加入了混戰。中石油在當地的加油站掛起了“直降1.5元/升”條幅,中海油加油站直降1.6元/升。

  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李楊回憶道,從3月末開始,中石化率先在華北、華東地區開啟價格戰,此后中石油迅速跟進,價格戰形勢進一步蔓延至廣東、福建、浙江、江蘇整個東南沿海甚至長江流域。央企選取了與民營油站有直接競爭關系的部分站點大搞價格戰。

  競爭最為激烈的當屬山東、河南等民企實力相對較強的地區。山東是全國地方煉廠最多的省份,盤踞著超過40家地煉企業,煉化產能占全國地煉總產能的七成以上;山東成品油市場約有一萬多家加油站,民營6000多個、約占六成,而“兩桶油”只有四成的市場份額。這里正是央企巨頭們最希望攻下的陣地。

  可是,部分地煉企業經過多年的成長,在局部地區已具備了與石油巨頭們相抗衡的實力,其中趙峰所在的京博集團就是擁有加油站數量最多的地煉企業。截至2016年底,該集團擁有加油站、加氣站198家,營業站點138座,網點已遍布濱州、淄博、東營、濟南等14個地市,初步形成健全的加油站網絡布局。在趙峰看來,“在當地,京博實力不亞于央企”。

  央企兵鋒所指,大型民營企業首當其沖。京博新能源等當地民企不得不權衡再三——如果不跟進降價必然會丟失大片的市場。無奈之下,京博新能源以及當地眾多民企,甚至殼牌、英國石油等跨國石油巨頭旗下加油站也被迫跟進、降價。京博新能源在濱州當地針對主要對手的降價幅度,也直降1.8元/升、1.3元/升不等。

  這場央企與民企的價格大戰一度處于膠著狀態,難分難解。在局部地區,中石化一度展開了“持卡加油購物每升可省2元”的市場攻勢;山東、河南個別地區民營加油站為了保持價格上的優勢,油價降幅高達2.3元/升,幾乎相當于六折銷售。

  經過一個季度的價格火拼,隨著夏季到來、氣溫升高,成品油的市場需求走高,這場前所未有的價格戰似乎到了尾聲,火拼的激烈程度也在逐步遞減。以92號汽油為例,目前中惠澤石油在濟南優惠為0.8元/升;金盾石化在青島最高可優惠0.9元/升;京博新能源卻仍然維持在1.3元/升至1元/升不等……

  原有的市場格局開始出現變動。趙峰指出,具備一定規模的民企跟進降價后,最終市場份額并未受到太大的影響,京博反而上升了10%,但價格戰的后果卻使其損失了巨大的利潤;中小民企加油站數量本就稀少,議價能力較弱,根本無法承受幅度如此之大、時間如此之長的價格火拼,部分丟盔卸甲、步步退讓。

  據金聯創監測,目前山東92號汽油的理論批零價差為2076元/噸,扣除0.8-1元降價優惠之后,92號汽油利潤僅剩850元/噸左右,折損近六成。

  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李楊表示,配合著價格戰,中石化開始通過收購、控股、聯營等多種形式大量收編民營加油站。“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已使部分民營加油站經不住激烈的市場競爭沖擊,紛紛倒向石油巨頭。

  據悉,僅中石化旗下河源石油今年上半年就以“他有我營”(在民營加油站權屬不變的前提下,由中石化派駐管理團隊,利用品牌、加油卡、管理優勢聯合運營)的形式拿下了5家民營加油站。

  聯合抗衡

  一直以來,在成品油市場央企與民企各有優勢——央企終端網絡健全、油品質量好、品牌知名度高;民企的長處則主要在于價格較低。雙方多年彼此相安無事。可一旦央企打起價格戰,甚至血拼的比民企還低,這讓包括趙峰在內的民企人士既感到困惑也感到擔憂。“針對這一輪價格戰,我們正在調研產生的市場格局變化。”山東省煉油化工協會秘書長李德坤認為,之所以中石化率先拉開價格大戰搶奪市場,這背后與成品油進入下降通道、中石化業績下滑謀求海外上市等多重因素有著密切的關聯。

  原來,隨著石油壟斷體制不斷被打破、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央企固有的優勢逐漸被民企追趕。以前,受石油體制所限,少數央企控制著原油進口權,地煉只能加工燃料油(即原油的殘渣),成品油品質遠遠不如。可從去年到今年3月,全國有18家地煉陸續獲得原油進口權,進口原油由110萬噸猛增到4500萬噸。這使得下游民營加油站的油品直追央企,具備了同臺競爭的基本條件。

  由此,2016年地煉呈現出罕見的爆發式增長態勢,產能由開工率不足20%上升到80%以上,占據全國煉油產銷量兩成多,攻下了大片原屬央企的市場。有數據顯示,“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的汽油產量份額已經由2011年的89.5%下降至2016年的79.5%,尤其自2016年以來,這一數據下降得更快。同期,地方煉油廠份額則由10.5%上升至20.5%。

  石油體制的深刻變化沖擊著原有的市場格局。中石化2017年一季度報告中顯示,零售銷量2863萬噸,同比下降了3.47%。而這也成為此次央企開啟價格戰的導火索。

  之所以眾多民企與外資敢于應戰,使價格火拼愈演愈烈,則是因為不斷下降的國際原油價格與發改委所規定的國內成品油最高限價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差距,整個行業處于高盈利狀態。正如李德坤所言,眼下成品油終端銷售是整個產業鏈利潤最高的環節。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學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中國煉油業利潤增幅最高,達到了120%,利潤總額為1703.6億元,創歷史新紀錄。據測算,山東地煉汽油批零價差達到2807元,即每升兩元左右。利潤空間之大難怪民企有著火拼對抗的底氣。

  正因如此,中石化發動的這場價格戰降價幅度雖高、持續時間雖長,卻仍未使民企深陷虧損、受到毀滅性的重創。2017年一季度中石化零售銷量為2863萬噸,而根據7月21日剛剛發布的上半年業績預報顯示,中石化零售銷量5868萬噸,即二季度3005萬噸,零售量并未取得明顯的增長。這使得部分研究機構預判,后期中石化等大幅優惠的現象或仍將長時間存在。

  2017年7月19日,商務部網站發布了《原油成品油流通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今年8月19日。根據這份文件,未來市場準入制度更為明晰,將有更多主體加入未來的市場競爭。金聯創分析師認為,本輪價格戰有望擊穿成品油行政定價的最后一塊堅冰、成為迎接市場化競爭的一次預演。石油巨頭也能趁更多市場主體進入前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匯豐石化集團總經理李波表示,企業已獲得416萬噸原油進口配額,但僅有一座加油站,年銷量5000噸左右,與產量相比九牛一毛。李波坦言,地煉企業當然希望建更多的加油站,但地理位置好的地段已被“兩桶油”搶先布局,留給地煉的空間并不多。

  有時壟斷恰恰是競爭的結果。央企巨頭體量碩大、實力雄厚、全產業鏈布局,與小、散、亂的民企尚有巨大的差距。相當一部分業內人士擔心,隨著新一輪的價格戰和并購收編,市場化競爭的方向會向新的壟斷偏離。而聯合經營、抱團發展越來越成為民企迫切的愿望。

  2016年,山東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已注冊了“中安石油”,試圖整合山東約6000座民營加油站。按照規劃,京博石化將主導“中安石油”品牌的具體運作,6000座民營加油站統一品牌、服務規范、質量標準、采購配送、支付方式,打造成山東地方石化行業零售終端的高端服務品牌。

  2017年7月,山東規模最大的煉廠東明石化董事長李湘平更是提出了組建山東煉化集團的設想——由山東省已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的企業為發起人,按照混合所有制方式組建山東煉化集團,重點推動原料采購、油品運輸、銷售渠道、零售終端管理等五個方面的協同。

  東明石化副總裁張留成指出,“煉化企業大型化是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山東地煉應通過合并逐漸成為大型企業集團,走上下游產業一體化發展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