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能無邊界擴散的企業,但是巨頭們越長越像卻是事實。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無邊界擴散的企業,但是巨頭們越長越像卻是事實!
一、圍繞自身用戶多元化需求的多元化擴張,是巨頭們泛邊界擴張的基本戰略。
我想你講的應該是阿里、騰訊一次次超越它們原先主業的泛邊界擴散!
如果是此,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類似擴散或者擴張的企業將會越來越多。
圍繞自身用戶多元化需求的多元化擴張將成企業擴張主流
之所以會如此,就像我在《從趨勢到行動:未來十年商業新生態》一書中所講“圍繞自身用戶多元化需求的多元化擴張,將會和傳統的圍繞同心主業多元化并駕齊驅,成為企業界多元化擴張的兩大主流。”
正是因為阿里和騰訊掌握了龐大的用戶數據及資源,并且這些用戶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它們才能一次次跨過原本涇渭分明的“楚河漢界”,突破原先的主業進行泛邊界擴散。
所以,阿里和騰訊,與我們五年前、十年前所認知的那個阿里和騰訊越來不像了,也所以,我們認識的那個做即時通訊+游戲的騰訊,做電商的阿里也才會因為彼此的泛邊界擴張而越長越像,越來越多的形成交集性競爭。
二、阿里和騰訊不影響創新。
阿里的淘寶借鑒了eBay,支付寶借鑒了PayPal;騰訊的“借鑒”罵名更是耳濡目染和為大家所詬病。
盡管如此,放眼全球及中國,少了創新的公司和創新的技術嗎?
沒有!
阿里和騰訊不影響創新
固然,阿里和騰訊可以給每一家入了法眼的創新公司講“賣么?不賣也行,復制你,擠垮你!”,并且憑借自身的用戶規模、資金、資源及能力等優勢,營造出后發優勢吞掉它們、擠垮它們,但是需要清晰看到的是:
1.創新公司以一個不錯的價格賣身阿里和騰訊,這難道不是創業成功與成功套現的一種方式與體現嗎?這難道不會繼續激發前赴后繼的創新者的“雄心”嗎?
2.商業模式等軟性的難以形成IP(知識產權)保護的東西易于模仿,能夠在專利系統注冊獲得專利保護的技術、商標、應用等也比較易于模范及跟隨,但同樣也應該清晰看到的是,對后者來講,基于中國及全球范圍內的知識產權保護條例,我們想象當中的復制擠垮原創者的空間及可能性已經大幅收窄。
創新者有了享受“創新紅利”的更多可能,難道不會激發創新者的創新、創業雄心嗎?
況且,以創新入局的創業者,首先要擔心的根本就不應是被模仿和抄襲。你覺得呢?
本文“阿里騰訊的無邊界擴張,影響了中國創新公司的誕生嗎?”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