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作者 尹天琦。
兩會來了,大佬們自然也不會缺席。無論是“常客”還是“新人”,從區塊鏈到人工智能,從減稅到兒童教育,互聯網大佬關注的不只互聯網那點事。
2018年兩會正在進行,今年兩會,既有輕車熟路的“老人”楊元慶、馬化騰、李彥宏、雷軍等,也有首次上會的“新”面孔劉強東、王小川、周鴻祎、丁磊、姚勁波。
新舊兩個陣營的互聯網大佬都關注哪些議題呢?本文梳理了12位互聯網大佬的兩會2018議題,從區塊鏈到人工智能,從減稅到兒童教育,互聯網大佬關心的領域涵蓋了科技、民生。
兩會“常客”
馬化騰:數字貨幣ICO,我覺得還是有風險的
馬化騰今年的關注點包括數字中國、工業互聯網、數字文化、金融安全、醫療健康、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內容。
馬化騰認為,從“互聯網+”到“數字經濟”可以看成是縱向深化的過程;從“數字經濟”到“數字中國”更像是橫向擴展的過程,由經濟擴展到民生、政務等社會的各個方面,從不同維度展開中國的數字化藍圖。在此過程中,互聯網行業扮演著重要角色。
談到工業互聯網,馬化騰坦言,工業互聯網還很新,現在社會上還沒有看到太多成功案例。有一個比較好的案例,就是我們跟三一重工做的工業互聯網案例。
馬化騰認為,“用云量”將成為衡量數字經濟的重要指標。同時,應切實做好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建立政府安全監管、市場安全服務、企業主體安全的協同聯動機制。“大家過去用互聯網基本上都是消費互聯網,實際上還有一個后臺的部分,我們認為未來消費互聯網會滲透到工業互聯網,實際上就是目前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也就是說它要數字化、信息化、科技化,當然它的網絡絕對是重要的。”
當問及怎么看區塊鏈的問題時,馬化騰坦言,“最近區塊鏈這個話題非常熱,甚至有人調侃區塊鏈之前的互聯網都是古典互聯網,的確這是一個蠻創新的技術,但是怎么應用,大家注意,技術是好的,但是怎么用好這是另一個方面。如果做數字貨幣ICO,我覺得還是有很多的風險的,不是技術不成熟,如果大家都可以用區塊鏈技術隨便發行數字幣,那會引發很多監管的問題。”
李彥宏:鼓勵企業開放人工智能平臺
李彥宏,在2018兩會期間,再度提交關于人工智能的議提,他認為,應該鼓勵企業開放人工智能平臺,促進實體經濟轉型發展。
李彥宏認為,人工智能開放平臺能夠將人工智能企業的技術能力和計算資源,與傳統企業的數據和應用需求連接起來,通過供需雙方資源的有機整合,有效提升行業運營效率、創造新產品,因此將成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創新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中國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
李彥宏建議,第一,建議國家出臺更大力度的項目、資金、稅收等政策措施,鼓勵企業開放人工智能平臺,加速構建智能時代的國家創新基礎設施,呼吁和鼓勵更多的企業開放其人工智能技術,同時積極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影響力大的國家級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第二,通過設立智能化升級專項、開展智能化指數年度評估等方式,推動各行業和地區加快應用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并借鑒國家節能補貼等做法,對購買智能產品的用戶給予補貼,加速智能產品的推廣應用;第三,加大對我國本土深度學習開源平臺的支持,通過產學研加強合作,夯實創新的技術基礎。
雷軍:成立國家設計促進機構 提升設計水平
小米創始人雷軍建議設立“中國制造品牌大使”,助力民營企業實現品牌國際化。同時,大力發展中國設計產業、全面提升中國設計水平。
雷軍認為,目前中國設計業整體水平距離世界設計業先進國家還有較大差距。與制造業升級迫切的需求相比,設計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相關設計從業者人數不足,尤其在頂尖人才方面還很稀缺。
雷軍建議成立國家級設計促進機構,優先發展工業設計;在制造業發達城市成立專業設計園區,創造設計業與制造業良好交流大環境;大力加強設計人才引進與培養,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為對設計投入巨大、帶動效果明顯、成績優秀的企業提供政策優惠和獎勵;升級現有國家級設計獎,搶占設計業話語權的制高點。
張近東:全社會數據共享開放程度并不高
今年張近東第8次聚焦農村、農民議題。在張近東看來,當前的電商扶貧模式還不夠精準,沒有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沒有依據致貧原因在扶貧方式上因勢利導,產業扶貧長效機制建設不足,“輸血”增收的同時,對于貧困戶持續“造血”致富功能還有待加強。
此外,張近東建議,應盡快制定快遞業綠色包裝和過度包裝國家標準,明確快遞業綠色包裝使用率和回收率標準等,逐步實現快遞包裝全面綠色化。
此外,張近東再次提建設社會數據開放共享平臺。他認為,我國大數據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不少基礎性、關鍵性數據被眾多機構束之高閣,少數大型互聯網壟斷企業為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安全和企業機密等原因拒絕向社會提供關鍵數據,全社會數據共享開放程度并不高。
楊元慶:人工智能一定要與行業結合
楊元慶今年就行業智能、智慧醫療、綠色制造、幼兒教師權益保障、加快北京建設國際化科技創新中心等方面提出建議。其中,他將圍繞聯想在業內首創的“行業智能”方向重點建言獻策。
楊元慶認為,人工智能一定要與行業結合、形成真正有效的行業智能,才能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推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快速融合。
他將在兩會上建議,多方發力推進行業智能,包括加強基礎研究,提升創新能力,突破核心技術;大力培育行業智能領軍企業,在重點行業推動應用示范;建立國家行業智能化應用服務平臺,支持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
董明珠:建議個稅起征點提高到1萬
目前全國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3500元,已經多年沒有調整。全國工商聯向全國政協建議:個稅起征點提升到7000元。而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還建議,應該調整到一萬元。
董明珠說:“一個普通的員工如果要負擔孩子的教育,再加上房貸,個稅就會對他正常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3500元的起征點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改,也應該改一下了。我認為1萬元的起征點比較合理,首先不是今年剛提高,到明年又來改;第二,應該高收入高稅收。”
傅軍:建議將共享單車定位為公共交通組成部分
在兩年多的發展中,全社會對共享單車的認識和應用都有大幅提升,為了進一步放大共享單車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傅軍向兩會提交了題為《建議將共享單車定位為公共交通組成部分,促進城市公共交通健康有序發展》的議提。
由此傅軍認為,共享單車的出現是對城市公共出行服務領域做出的一次“供給側改革”,承擔了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了更加契合需求的服務,拓展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的邊界,十分有必要將共享單車納入城市公共交通組成部分,促進城市公共交通健康有序發展,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和選擇。2017年,新華聯集團還曾投資2500萬美元入股共享單車企業OFO。
兩會“新人”
丁磊:建議提高全民慢性病防控意識
丁磊今年全國兩會上帶來了多份建議,他個人關注的4份議提中,兩份都與健康有關。丁磊建議,提高全民慢性病防控意識,建立科學健康知識傳播體系;建議完善食品、農產品溯源制度,構建食品安全長效機制。
“我注意到在丹麥有糖稅,糖稅很高,有50%。我們知道吃糖是有害的,干脆通過了糖稅。你吃巧克力之類的收50%稅,這一招在中國用在煙草上,所以現在煙草越來越貴。”丁磊說。
丁磊認為,應該對一些糖類等食品上有疾病防控的提醒措施。“比如當你可口可樂上新時,一罐可口可樂有50%糖類的標志的時候,你再喝一瓶的動力就會少很多。有些國家已經開始寫可樂上有多少卡路里,喝的人就會少很多。”
在食品安全方面,丁磊表示,近年來,國內食品安全事故頻發,雖然其中絕大部分問題都能妥善解決,但解決過程中也暴露出政府對小型、零散經營者監管力度不足,缺乏在食品安全危機萌發初期預防、應對和處理的能力。
劉強東:推進“消費扶貧”
劉強東提到目前尚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電商產業扶貧的縱深發展。首先是貧困地區農產品普遍存在“小”、“散”、“非標”等問題,市場競爭力不足。第二是貧困地區農產品品牌發展不足,市場效益沒有充分體現。第三是貧困地區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產地倉等模式應用難度大。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劉強東從四個方面給出了自己的對策建議。首先是促進農產品規模化生產,以提升農產品競爭力。第二方面是調動各方資源,實施“扶貧品牌”培育行動。第三方面是出臺支持鼓勵政策,加快農產品物流設施建設。第四方面是加大扶貧宣傳,推進“消費扶貧”。
周鴻祎:網絡攻擊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和突發性
剛剛回歸A股的周鴻祎現身兩會,他指出,網絡攻擊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和突發性。政企單位及時上報網絡攻擊事件對于早期發現、追蹤溯源和防止攻擊范圍及危害進一步擴大,保障國家網絡安全具有重大價值和意義。
周鴻祎表示,從國內外網絡安全實踐來看,及時上報網絡攻擊事件,是國家應對網絡威脅,提高網絡安全防護水平的重要途徑。去年《網絡安全法》實施以來,隨著有關部門監管力度的加大,政企單位在應對網絡攻擊和事件通報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一些單位積極配合監管部門開展網絡攻擊事件追蹤調查和犯罪打擊,效果良好。但從現實情況看,政企單位上報網絡攻擊事件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王小川:科研成果轉化應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王小川議提指出,因科研資金監管體制還需完善,個別科研單位浪費科研經費,導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等問題,“應該創新采取應用類科研項目的事后稅收優惠方式,將科研資金向真正具有科研和轉化實力的企業傾斜”。
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王小川認為,可以給予申報企業特定的稅收優惠,對企業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產生的收入或利潤,自產生年度起3年-5年內減少50%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
此外,王小川還建議,應維持中小企業事前補助機制,健全完善現有制度,在應用類科研項目評審中,增強科技成果轉化經濟效益指標所占比重,并進一步嚴格執行事中監管、事后驗收制度,對不達標的企業強制退回補助經費,杜絕騙取科研經費現象。
姚勁波:建議規范租房市場,保障“租”有所居
姚勁波分析,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住房保障目標,給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的目標實現路徑,充分顯示了國家對加快租賃市場發展,完善租賃市場政策環境,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的決心和意志。
對此,姚勁波建議,“希望政府進一步推動租購并舉等制度的落實,從政策層面予以保護,逐步使租房居民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務方面獲得與買房居民同等的待遇。同時,要讓更多年輕人進一步增加對于租房的接受度,改變‘買房才是安居樂業’的傳統觀念,建立更加積極的置業觀。”
本文“互聯網大佬上兩會:誰的議題最有料”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