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內社交巨頭微信迎來了它的七周歲生日。騰訊公關總監張軍在微頭條感慨微信發展之快,改變了網民的生活。
“還記得7年前的1月21號,坐在成都的咖啡館里,同事跟我說,剛剛上線了一個新app,叫微信。幾個人趕緊下了試用,那時上面的聯系人很少,也沒有多在意。不想7年過去,它已經真真切切地融入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span>
不過隨后,在評論中有網友對其公開發表質疑:抄的小米的米聊,最早用了半年米聊,后來才有了微信。
對于這項質疑,騰訊張軍也直接給出了回應:“呵呵,你真逗”。
事實上,關于微信的誕生,有網上爆料其實與小米雷軍還真有關聯。眾所周知,微信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它的創造者——張小龍。
而在1998年,雷軍一份郵件欲將張小龍的Foxmail收入金山。但由于當時忙于聯想注資的事,心無旁騖,金山的談判人員認為Foxmail金山自己也能做,從而錯過了把“微信之父”張小龍收編的機會。
后來的故事眾所周知,馬化騰將張小龍納入麾下,2010年騰訊介入移動社交領域,張小龍作為這一項目的負責人開始進行研發,此后就誕生了現在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移動社交APP——微信。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信研發之前,雷軍在小米手機上也開發了一款即時通訊工具:米聊。
米聊和當初的微信一樣主打社交,甚至在功能方面二者也有高度的重疊:用戶通過手機網絡可以給自己米聊上的聯系人進行語音、信息發送、圖片收發等。
雷軍還專門派人考察了騰訊深圳總部,得知騰訊也在研發同類產品。但令雷軍沒有想到的是,張小龍一個不到10個人的郵箱團隊,只用了不到70天就完成了第一代的微信。
隨后,張小龍的團隊逐步上線了“查看附近的人“,“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微信公眾平臺”等顛覆性的殺手級功能,徹底打敗雷軍的米聊、以及其他所有競爭對手。正應了華為老板任正非的一句話——“領先三步是先烈,領先一步是先驅”,完美當了炮灰。
據悉,小米的米聊最早發布于2010年12月,和微信相比早一個多月,一時間出現兩款IM即時通訊軟件,所以有了網友質疑微信抄襲米聊一說。
但事實上,微信與米聊的靈感都來源于海外一款名為Kik的APP,這款即時通訊軟件因為上線半個月就收獲了100萬用戶而受到了國內大佬的注意。隨后,才有了米聊、微信……等移動社交的應用的出現。
如今,據業內人士評估微信的價值已經超過8000億元。有網友調侃,雷軍似乎錯過超越馬云馬化騰成為首富的機會。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騰訊轉戰移動領域是必經之路,有沒有米聊都一樣,甚至沒有張小龍也一樣。
微信的誕生具有先天優勢,QQ給微信導流了很大的用戶量。當時小米手機雖然很火,但畢竟沒有騰訊QQ用戶群作為靠山,所以即使雷軍當年將張小龍納入麾下,也很難成為今天的微信。你覺得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