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斗魚直播平臺舉辦的魚樂盛典頒獎典禮上,宣布2018年將投入10億元培養優秀主播,實施“主播星計劃”。對于近期斗魚將赴港上市的消息,斗魚直播COO程超直言,斗魚有IPO的計劃,但目前仍在籌備中。
據官網介紹,斗魚的前身為生放送直播,是一家彈幕式直播分享網站,2014年1月1日,正式更名為”斗魚“。作為較早進入直播行業的平臺之一,斗魚從來不缺乏資本的追捧。
2014年初,獲奧飛動漫董事長蔡東青2000萬元天使輪投資。6月,A輪獲紅杉資本2000萬美元投資。2016年3月,B輪獲騰訊、紅杉資本等1億美元投資。2016年8月,C輪獲得鳳凰資本、騰訊等15億元投資。2017年上半年完成D輪融資。據相關媒體預估,斗魚市值已接近100億元人民幣。
2017年11月,斗魚宣布進入盈利狀態,成為直播領域第一家宣布盈利的平臺。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斗魚直播在游戲內容類直播APP中以2.05%的用戶活躍占比位居中國主要游戲內容類直播APP之首。
(數據來源:艾媒北極星)
據了解,斗魚在游戲直播這一細分領域占據超七成的市場份額。為何成立僅三年,斗魚就能迅速占領直播行業的大片江山?
從挖主播到“造星”計劃
做推廣不如挖主播,是各直播平臺心照不宣的秘密。斗魚能在初期迅速發展起來,很重要的原因是一開始就巨資把YY和行業里的頭部主播簽了下來。
與其他內容的直播不同,游戲直播對平臺的依賴性不強。游戲主播具自帶粉絲能力,更可以帶粉遷移。主播的變動將直接影響平臺流量和收益的變化。
為了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各直播平臺都開啟了瘋狂砸重金挖主播的模式。2017年,斗魚挖走了各大平臺9位知名大主播。與此同時,斗魚主播韋神被虎牙以近2000萬年薪挖走,拳師、擼管飛、辛巴、趙小臭、丸子喲等主播也紛紛出走虎牙。
斗魚近日提出的“主播星計劃”,看似是為了淡化平臺“挖人”的特點,向”造星“即平臺孵化培養優秀主播的模式轉變。究其根本,是想通過壯大草根級主播實力,形成差異化競爭,滿足不同用戶需求,增大平臺抽成收益,為平臺帶來更多收入。同時,減小競爭對手挖人導致的流量流失。
“直播+”“游戲+”能否帶來巨大流量
2016年,斗魚直播萬科股東大會,萬科與華潤、寶能的恩怨首次以移動直播的形式在大眾面前公布。那場直播雖然被網友吐槽“卡成狗”,但成為直播行業正式介入主流視野的里程碑事件。
2016年,斗魚開啟了直播界首屆嘉年華盛會。2017年,在漢口的第二屆斗魚嘉年華,入場人次達35萬,線上觀看超1.7億人次。2018年斗魚嘉年華已暫定為五一在漢口舉辦,規模比2017年將擴大三倍。
從斗魚嘉年華,到魚樂盛典頒獎典禮,都是斗魚實施“直播+”和“游戲+”戰略的具體步驟。通過將主播和內容從線上帶到線下,拉近粉絲與主播間的距離,增強互動和用戶粘性。
但活在美顏攝像頭里的女主播,在魚樂盛典上,顏值卻被網友調侃如“車禍”現場,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女神見光死,眾多粉絲直言太受傷。頻繁的曝光會不會減少粉絲對主播的忠誠度,尚不可知。
圖:斗魚”一姐”阿冷直播和現場圖(圖片來自網絡)
騰訊D輪未跟投,斗魚危機隱現?
背靠騰訊,斗魚獲得了《王者榮耀》等騰訊游戲的直播畫面版權、游戲賽事版權和一些平臺獨有權益。但騰訊在視頻直播領域投資了超過10家平臺,通過將旗下能帶來巨大流量的內容授權給直播平臺,讓直播平臺的流量反哺自己。
騰訊早期將《英雄聯盟》職業聯賽賽事承辦權給龍珠直播所屬的PLU,讓龍珠直播站穩了腳跟。2016年,又把《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承辦權授權給了熊貓直播同一體系的香蕉計劃……可見,大流量游戲內容授權的獲取成為游戲直播平臺致勝的關鍵。
但參與了斗魚B輪、C輪融資的騰訊,此次卻并未跟投,個中原因,恐怕只有當事人最清楚。未來,斗魚還能坐穩游戲直播平臺老大的位置嗎?
自斗魚宣布盈利以來,質疑聲就從未斷過,“涉黃”、“欠薪”、“代打”、巨額網費、高價主播流失,斗魚拿什么盈利?而此次IPO的消息,更是讓人對斗魚充滿擔憂。有消息稱,虎牙2018年也將赴美上市。直播行業似乎已經開啟了上市圈地的節奏。
直播答題的“大撒幣”游戲讓直播成為2018年開年最火的行業,但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整個行業必將迎來一輪大洗牌,畢竟一直燒錢不是個事兒!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