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在各大媒體的報道之中,中國人有錢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的確,在全世界各國的奧特萊斯排隊結賬的幾乎都是中國人的身影,各大奢侈品品牌都有被中國人一掃而空的經典案例。而在宏觀經濟領域,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以11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無可爭議的位列世界經濟的第二位,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宣布中國經濟增速位列世界第一,而從人均收入和人均GDP的角度來說似乎中國都已經跨入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了,受這些影響似乎無論是微觀還是宏觀領域,中國人有錢幾乎都要成一個顛簸不破的真理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總覺得自己在拖國家的后腿,自己總是被平均的那個呢?
如果說一個兩個人有這種感覺是正常的話,但是如果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感覺可能就有點不太正常了,到底是發生了什么呢?
一、我們的錢到哪去了?
我們仔細看看數據,微觀領域的媒體報道只是一個小數字,畢竟能夠上媒體鏡頭的人并不多,所以從媒體的角度看往往是管中窺豹問題比較多。但是為什么我們的宏觀統計總是覺得大家很有錢的樣子呢?說到這一點,瀚哥就要從宏觀經濟的發展方式來看看問題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了?
記得瀚哥以前在學校的時候,瀚哥的經濟學老師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來解釋為什么經濟發展的很發達,但是大家卻依然沒有錢。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在很多年之前的美國西部,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小鎮地處偏僻是一個標準的農業鎮,人口不少但是大家都挺窮的,直到有一天小鎮里發現了一個大鐵礦,但鐵礦很深必須要引入人來開發。于是,引入了老板A,A老板很有錢也很有實力,面對著小鎮豐富的資源,他雇傭了小鎮的居民來開采鐵礦,每年可以開采得到1000萬美元的收入。然而,A老板很吝嗇,他只把收入中的10%作為工資發放給他的礦工,工人們得到的這些錢只夠他們填飽肚子,并沒有多余的錢來蓋房子,更別說談戀愛、娶老婆了,只能夠每天擠在擁擠的工棚里面。老板雖然賺了很多的錢,然而這些錢都在老板一個人的手上,所以小鎮表面上很有錢,但是大家都很窮。
在山的另一邊有一個類似的小鎮,和前一個小鎮共享一條鐵礦礦脈,小鎮引入了老板B,B老板同樣雇傭當地居民來開采鐵礦,每年同樣可以得到1000萬美元的收入。但是,B老板為人比較慷慨,他把收入中的50%作為工資發給了工人,這些工人拿了工資之后除了租房子吃飯以外,還有很多的錢可以談戀愛、娶老婆、生孩子、成家立業。因為工人手里有錢,所以就有安家落戶的錢,當地的商品房就出現了巨大的需求,B老板就投資去蓋房子,租給或者賣給工人。由于工人的家庭要吃飯,B老板又投資開了飯店,結果又雇傭了更多的人,工人的妻子又成為了飯店的服務員,也有了錢,就這樣小鎮的居民越來越有錢了。
這個小故事很簡單,但是卻展現出來一個很大的道理,我們現在的情況就像第一個小鎮一樣,小鎮的經濟很發達,但是由于員工的收入過低,除了吃飯租房之外幾乎不再有剩余的錢來購物了,也不可能有更多的需求,和支撐這個需求的金錢,所以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個經典名言:北上廣很富,我們很窮。其中,背后就是這樣的一個邏輯,因為企業能開出來的工資很低,導致了很多人的收入只能夠勉強覆蓋最基礎的生存開銷,大部分的錢都被企業主拿走了,所造成的結果就是資本家很有錢,工人非常的窮。
二、到底什么樣才是一個良性的發展?
瀚哥一直研究《資本論》多年,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先生用三本書幾乎寫盡了現代人工作生活所能夠面對的各種危機與剝削,而企業主對勞動者的剝削,通過加班不斷地剝削員工剩余價值,可謂是說的淋漓盡致。然而,正如同第二個小鎮一樣,類似的環境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式,明顯第二種發展方式更為合理,因為第二種發展方式成功的藏富于民了。
在全世界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其發展的歷程中有著一個真實的案例,在美國南北戰爭之后,美國工業迅速發展起來,成為了世界著名的世界工廠。但是,當時的美國依然采用的是低薪制,美國資本家們都遵從著一個理念:工人都是不學無術的惡人,不能給他們更多的工資,只能給他們堪堪養活自己的收入就好了。在這群資本家里面卻有一個人除外,這個人就是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亨利福特。
1914年,亨利福特作出了一個破天荒的決定,將福特的工人日工資從2.5美元上漲到了5美元,亨利福特相信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優質資產,把員工的工資提高可以有效地提升士氣,降低員工的流動率,工人有錢了也可以購買他們制造的產品,因此,亨利福特說:“我要讓我的工人能夠買得起我生產的汽車”。然而,就是這個不起眼的舉動卻引發了美國的一場消費革命,由于福特汽車的收入高,大量的工人涌入了福特,從而帶動了整個汽車產業的發展。而汽車工人們有了錢,工人們可以買汽車買房子,從而世界上第一批中產階層誕生了。亨利福特無比自豪的說:“我們發的高工資讓這些錢被花了出去,使得商店老板、銷售商、制造商和其他產業的工人更加富裕,他們的富裕將會反映在我們的銷售額上,如果全體美國人都拿到了高工資,則意味著全體美國人都富起來了。
之后,大量的美國企業繼承了福特的管理方式,從而讓美國人的消費能力不斷提升,讓美國經濟成為了依靠自己能力不斷發展起來的少數幾個國家,其實早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著名的管仲就在其《管子·治國第四十八》中說道:“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
中國的確有錢了,但是中國人如何能夠被藏富于民可能才是我們現在最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