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財經頻道: 要聞 / 產業 / 國內 / 國際 / 專題 /

這個冬天有一種悲哀叫做——“煤改氣”改好了,天然氣卻不夠用…

中國天然氣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到2020年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力爭提高到10%,屆時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3000億立方米,2030年消費量將進一步提高到6000億立方米。然而,中國天然氣產業發展與歐美等國家相比尚不成熟,伴隨著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中國供氣安全保障問題越來越嚴峻。

image.png

天然氣需求大增:主推手是煤改氣

“煤改氣”主要替代領域:第一類是散煤用戶;第二類是工業制造業企業,包括鋼鐵、有色金屬、化工、水泥等;第三類是燃煤電廠。

2017年作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目標年份,各地紛紛加大“煤改氣”的實施力度,提高清潔能源地位。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地就煤改氣規定了量化指標,然而地方政府煤改氣的數量早已超過了量化指標。

在此背景下,從今年夏天開始的天然氣消費量曾猛增的趨勢,進入冬季部分地區峰谷差不斷拉大,天然氣供應面臨著儲氣調峰設施不足等制約,天然氣供應形勢較為嚴峻。

無序的煤改氣使得供應愈加緊張

在計劃之內的煤改氣,基本可以得到天然氣的保障,畢竟,中國的天然氣保供原則,第一條就是保民生。

僅今年,河北省就增加了200萬戶左右的城鄉冬季采暖用戶,因此,冬季采暖季的天然氣需求就要增加20億立方米左右。這些增量都還在計劃之內,但一些讓人措手不及的,是那些突然間冒出來的煤改氣增量。比如山東,煤改氣用戶一下子多出來50萬戶,并未在計劃之內。這個巨大的增量,資源在哪里?由誰來供應?怎么供應?一下子都成了問題。

2017,天然氣消費爆發式增長

根據發改委的最新數據,2017年1~10月全國天然氣絕對消費量1842.9億立方米,同比增加275.7億立方米。預計全年天然氣消費量2314億立方米,增量33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達到16.8%。其中,2017年前半年同比增量超過2014~2016年的全年增量,二、三季度的月度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全年增量是2010~2016年年均增量的兩倍以上,刷新我國消費增量的歷史,呈現爆發式增長。

在中國經濟增速略有回升、天然氣價格回落、煤炭價格上漲等多種因素的推動下,天然氣消費量從今年夏季(傳統淡季)開始即保持了每天超過1億立方米的消費規模。根據發改委的數據,今年前九月天然氣消費量就已經達到1677億立方米,增長18.4%。

天然氣供給來源及儲備能力

2017年支撐我國天然氣市場消費增長的主要資源是國產常規氣和進口天然氣,資源每年的增量不足以支撐天然氣市場連續300億立方米的年增量。進口LNG和進口管道氣受到接收站、管道能力和進口氣價資源的制約。未來,國產常規氣產能釋放的紅利將會逐步減弱,產量增量將維持在80億方以內。

除上述資源外,其他資源在短期內也難以大規模增長。

前不久有關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各地盡快建成三天的天然氣儲備能力。這也就是說,很多地方現在連三天的天然氣儲備能力都沒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地下儲氣庫僅不足20座,有效儲氣量僅占天然氣消費的2%左右,大大低于國際16%的平均水平。

對比其他國家,德國擁有超過其三個月用量的天然氣儲備,因而在幾次俄烏天然氣斷供危機中,從沒有出現過氣荒;美國目前地下儲氣庫數量將近500座,有效儲氣能力占總消費量的占比接近20%。

天然氣市場化的最優路徑待探索

市場化規格:在日益嚴重的環境壓力和最高層的改革意愿之下,加速中國天然氣產業的市場化改革,進而加速提高天然氣使用比例已是各界共識。但市場化的路徑如何選擇,各方仍莫衷一是。

一個流傳比較廣的方案是,將油氣管網從三大石油公司中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實現對下游的公平接入,以此加速油氣產業的市場化。這一方案有理論基礎,有現實需求,也有國外經驗支持,但也未必就是中國天然氣產業市場化的最優路徑。

所謂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通常情況下,其含義有二:一是要有多元化的市場主體,形成多元化的供求關系;二是市場主體在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下形成交易價格,資源則在價格信號的引導下完成配置。

違背市場規律也會面臨天然氣短缺窘境

舉一個例子。在耗資4億多美元、鉆了七口探井后,中石化在沙特阿拉伯的天然氣勘探區塊項目最終準備放棄。道達爾、魯克、殼牌等先后進入沙特開展天然氣勘探的國際石油公司也紛紛退出了沙特天然氣上游業務。在沙特這個世界最大的油氣生產國,這些天然氣項目的退出,不是技術上無法得到理想的資源發現,而是經濟體制上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礙。

這個障礙是超低的國內天然氣價格。在沙特,天然氣價格由政府制定,為0.7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大概相當于每立方米不到0.2元人民幣。而世界市場上最低的北美天然氣價格大概是3.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歐洲差不多是9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亞太地區,進口的液化天然氣(LNG)價格超過1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沙特政府之所以給天然氣定這么低的價格,是想給本國居民帶來額外的福利,結果卻搞得連天然氣供應也跟不上。即使資源豐富如沙特這樣的國家,如果違背市場規律,也屢屢面臨天然氣短缺的窘境。

頻頻爆發的民生用氣短缺原因:工業用氣搶民生用氣

最近,各卻紛紛開始要求擴大天然氣供應。全國性“氣荒”,多地供氣公司下發限氣通知。甚至還出現了比如這樣的現象——由于天然氣供給不足,咸陽世紀西路12個小區缺氣停暖。

中國的天然氣保供原則,第一條就是保民生。而造成民生用氣短缺的原因便是——工業用氣搶民生用氣。

2017年我國天然氣四大消費結構用氣量全面增長,其中以工業燃料和發電用氣為主要增長點,同比增量均超過了過去3年增量之和。

氣荒!在這個冬天,讓我們談談天然氣

中石油干吃啞巴虧

然而多方發布限氣通知時,卻明里暗里直指作為上游的中石油供氣量不足。嚴格說,中石油有點冤。從資源的角度,中石油竭盡所能,也不能完全滿足冬季高峰的需求。從海外進口氣,則是價格偏高,只賠不賺。對于保供調峰有重要作用的LNG(液化天然氣),11月27日已經是7500元/噸,折合天然氣5元/立方米,已經完全失去經濟性。

不過中石油占據天然氣市場的三分之二,加之又是央企,不但要承擔企業責任(如賺錢),更要承擔社會責任(如民生福祉)、政治責任(如安全穩定),受點委屈,估計它也能忍。

各方努力齊保供

不管是中石油,中石化還是中海油,各方都在積極努力保障天然氣供應。

從供應端看,中國石油現正全力優化國內油氣田運行,確保長慶、塔里木、西南、青海等主力氣田滿負荷生產;從進口看,中國石油與土庫曼斯坦等中亞天然氣管道上游資源國密切溝通協調,避免出現停供、無序下載等情況;加快推進與烏茲別克斯坦談判,爭取增加中亞進口氣。

中國石化計劃今冬明春供應天然氣15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1%,其中川渝地區供應川氣東送管網59億立方米,華北地區的大牛地氣田和山東LNG供應華北管網40億立方米,供氣優先保證民用。確保上游氣田滿負荷生產,其中川氣東送、華北管網上游四大主力氣田。各LNG接收站滿檔期接船,以最大氣化能力供應市場管道氣,儲氣庫采暖季前注滿庫容,確保應急調峰采氣。川氣東送武漢增壓站、涪陵、平橋頁巖氣產能建設等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加緊推進,將在今冬明春發揮作用。

中石油還與中石化、中海油等企業建立聯保機制,通過串換代輸、互供互保等措施,爭取主動,增加資源,加快推進西氣東輸二線與中海油在廣東、中緬天然氣管道與中石化在廣西的互聯互通,爭取利用中海油、中石化在兩廣地區的富余資源補充市場,緩解冬季供氣缺口。

為了今冬的藍天和保障民生用氣,相關各方真的是拼了。但今冬確實有點“冷”,希望未來我們冬季天然氣的供應,尤其是調峰措施能夠更加從容應對每一個寒冬。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相關閱讀
掃描左側二維碼
看手機移動端,隨時隨地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