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已經有35家企業的IPO申請被否。發審委關注的主要包括內控制度的有效性和會計基礎的規范性存疑、經營狀況或財務狀況是否異常、持續盈利能力存疑以及申請文件真實、完整、準確和及時性存疑等。而對醫藥類企業而言,商業賄賂問題被頻繁問及,食品企業則被問及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在IPO申請被否的醫藥類企業中,有3家公司被問及商業賄賂問題,分別是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圣華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圣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而在已經過會的多家醫藥類企業中,商業賄賂問題同樣被反復問及。
廣證恒生分析師表示,醫藥行業由于其行業的特殊性,藥品流通環節經銷商眾多,規則復雜,在此制度下,廠商和藥品流通商均有可能違規操作。因此,證監會不僅關注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缺陷,更著重關注藥品流通環節的潛在問題。
另外,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還被問及“濫用藥”問題。業內人士表示,由于醫保費用占人們醫療費用支出比例越來越高,國家的很多醫保改革政策都將圍繞著醫??刭M展開,希望把這方面費用降低到合理水平。醫療行業有過度檢查、過度治療的現象,但最明顯的還是過度用藥。所以在醫保控費政策下,首當其沖的還是醫藥企業。
食品安全,一直是懸在食品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是不能碰觸的高壓線。這不,發審委也注意到了擬上市食品企業“舌尖上的安全”問題。比如,6月21日被否的仲景大廚房股份有限公司,就發行人在沒有取得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生產香辛食品配料一事,發審委要求保薦人說明發行人是否違反了《食品安全法》。
業內人士表示,在快消品行業中,品牌知名度和渠道優勢是企業在行業中脫穎而出的核心競爭力。而在食品這個細分行業中,食品安全問題也舉足輕重。如果讓公司沿用多年的品牌蒙上食品安全陰影,那么,公司的后續發展狀況肯定會讓人擔憂。
事實上,通過梳理多家IPO申請獲得通過的食品制造企業,“舌尖上的安全”一直都是發審委較為關注的問題之一。發審委提出的問題包括“針對食品安全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運行”、“報告期內發行人及其加盟店被監管部門或媒體發現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具體情況”、“發行人產品是否發生質量問題或安全事故,是否存在因產品質量問題引發的糾紛或訴訟”等等。
(原標題:今年以來35家企業IPO申請被否 審核問詢多點開花)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 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 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新貴VS老牌,運價交易暗戰疑云
下一篇:蛋價反彈步伐暫緩,供需基本面轉好
“食品安全問題不解決,三只松鼠的上市之路必然會十分坎坷,即便上市成功了,投資者的青睞度和追捧度也不會太高”。 從2012年成立至今,“三只松鼠”迅猛發展,五年即成長為中
6月1日終止審查的企業分別是上海林果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東強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智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沙族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智馬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值
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27家企業IPO申請被否。其中,5月共計審核64家企業,9家被否,被否率為14.06%,較4月的12%小幅上升。業內人士分析,未來IPO審核過程中關注的重點有兩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