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05 09: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量:
分析人士認為,上周末出臺的棉花“限購”政策在初期可能從心理層面利多棉價,但從實際供需來看,中期棉價并不具備大漲基礎。
“限購”初期越限越漲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一則公告令棉花期貨投資者心潮澎湃。
9月3日,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全國棉花交易市場聯合發布《關于2016/2017年度儲備棉輪出有關事項的公告》,要求2017年9月4日~9月29日期間,棉花拋儲市場只允許棉紡企業參與競買儲備棉,并且僅限于本企業自用。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這將在短期內有利于提高儲備棉的成交率,但價格方面企業加價意愿會大大削弱。后期在美棉價格上漲、貿易企業不允許參與競買的情況下,預計儲備棉成交量可能出現下降但整體會維持高位。
眾所周知,近幾年,儲備棉的輪出一直是彌補我國棉花需求缺口的重要途徑。
上周是輪出第二十六周。中國棉花網統計數據顯示,上周棉花輪出底價14489元/噸,成交145279噸,增加1266噸,成交率99.3%,其中新疆棉成交84834噸,增加51997噸,由于投放量增加,價格有所下降,均價15013元/噸下降56元/噸,考慮底價上調了66元/噸,實際下降122元/噸,地產棉成交60455噸,減少50731噸,由于數量減少,均價上漲100元/噸,考慮底價上漲66元/噸,實際上漲166元/噸。累計成交268.8萬噸,參拍企業791家,周增加9家。
“本周開始將限制貿易企業參與競拍,反映政府對棉花市場的管理日趨迅速和成熟。本周輪出底價上調150元/噸至14639元/噸。”中國棉花網分析師表示。
“前期由于國儲棉和鄭棉價差過大,部分棉花現貨貿易商在拍得國儲棉后在期貨市場上套保,該部分套保需求的推出將有效推動鄭棉上漲。對于限購的商品,大部分人的理解是好東西才會限購,因此在限購初期經常會出現越限越漲的局面。”廣州期貨棉花研究表示,棉價大幅上漲是賣出套期保值資金入場的良機。
中期供需博弈下難大漲
截至9月1日,國儲棉累計計劃出庫380.56萬噸,累計出庫成交268.8萬噸,成交率為70.62%。瑞達期貨研究認為,用棉企業對國儲棉一直比較青睞。近期由于市場較為看好棉價,國儲棉成交率不斷高企,直至達到100%。同時反映出優質棉花資源匱乏導致供給結構問題,距離拋儲結束還有20個交易日左右,繼續關注其成交率。需求方面,紡企消費旺季的到來,但是港口紗庫存處于中等水平,且工廠坯布庫存折天數為28天,而且紡紗企業出貨節奏加快,紗廠棉花庫存增加,棉紗庫存下滑,棉紗產銷好轉。此外,儲備棉出新規,反映更多的是對市場的擔憂。操作上建議鄭棉1801合約關注16100元/噸附近壓力,逢回調買入。考慮到環保督查因素,短期棉紗期貨1801合約仍然持震蕩思路對待。
東證期貨研究指出,上述限制將令紡企的競買成交率和加價熱情出現降溫,新棉上市前仍有40萬噸左右的國儲棉作為增量供給,政策之下棉花難有大漲。
現貨方面,周一,棉花指數3128B價格為15928元/噸,較前一日現貨價格上漲9元/噸;中國棉紗價格指數C32S價格為23020元/噸,與前一日現貨價格持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外盤方面,近期哈維颶風為美棉價格帶來利好。上周五美棉期價攀升至逾11周高點,因擔憂熱帶風暴哈維損及棉花產量,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調降了2017-2018年度全球棉花庫存預期。利好消息疊加之下,美棉期價上周創2016年7月以來最大周線升幅。截至8月29日當周,投機客增持棉花期貨期權凈多倉10916手至32089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財政部9月8日將招標發行100億元182天期貼現國債。
8月下旬以來,甲醇期貨節節攀升,昨日主力1801合約更是創下年內新高3024元/噸,累計漲幅逾13%。
近期,蛋價“節節攀升”,目前已穩居4元/斤關口上方。
“金九”開局,鋼材期貨便迫不及待沖破近期盤整區間繼續上攻。
剛剛過去的8月份,債券一級市場發行規模相比7月上升幅度較大,但從發行情況看,一級市場招標情況小幅弱于7月,中標利率相對上日二級市場高低不一,說明在發行量大幅增加及8月資
隨著8月行情收官,2017年行情已過去2/3,基金年度業績排行也將進入最后一個階段的沖刺期。從前8個月的排行榜來看,主投港股和美股的QDII基金成為今年前8個月最賺錢的基金,4只Q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