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歐佩克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延長減產協議,共同努力限制石油產量,但全球庫存高企和新增的供應潛力仍對油價構成較大壓力
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市場供應過剩形勢始終沒有顯著改變。盡管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帶頭減產以提振油價,但收效甚微。國際油價持續下跌,連續幾周刷新當前低點,跌勢難止。截至6月21日,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8月份期貨價收跌0.98美元,跌幅2.3%,報每桶42.53美元,盤中觸及42.13美元的2016年8月份以來最低價。布倫特原油8月份期貨價則收跌1.20美元,跌幅2.61%,報每桶44.82美元。今年上半年,油價累積下跌超過20%,這是布倫特原油自1997年以來最大的上半年跌幅。過去20年里,油價在上半年下跌的僅有六個年頭,其余全部為上漲。
雖然上月歐佩克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延長減產協議,共同努力限制石油產量,但全球庫存高企和新增的供應潛力仍對油價構成較大壓力。一方面,美國石油鉆井活動持續擴張,頁巖油產量不斷刷新紀錄。美國能源情報署(EIA)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生產商已經連續22周增加鉆機數,原油產量達到935萬桶/日,這已經接近主要產油國俄羅斯和沙特的水平。隨著美國頁巖油產量的不斷攀升,國際石油市場供過于求局面將進一步加劇。
另一方面,在歐佩克內部,獲得減產協議豁免的利比亞和尼日利亞石油產量也在不斷增長之中。數據顯示,利比亞近日的石油產量創下4年來的最高水平,達到90萬桶/日。還有消息稱利比亞計劃7月底前將石油日產量提高至100萬桶。尼日利亞8月份原油出口量也將達到日均22.6萬桶。歐佩克報告指出,5月份歐佩克成員國減產執行率依然高達106%,但利比亞和尼日利亞的產量持續回升致使5月份歐佩克供應跳升,產量增長到每日3208萬桶,創下2017年來最大月度產量增幅。上述兩國的持續增產使得歐佩克減產效果大打折扣。
與此同時,需求不旺的信號也導致市場信心下滑。作為全球最大石油消費區域,亞洲的需求增長開始出現停滯跡象。日本財務省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5月份原油進口同比減少13.5%,跌至283萬桶/日。印度5月份原油進口同比減少4.2%。此外,美聯儲加息和美元走強,也使以美元計價的油價受到沖擊。
目前,原油市場被負面情緒籠罩,市場對供應過剩的擔憂還將不斷持續。歐佩克和其他產油國可能會進一步采取措施削減產量,但美國原油鉆井數量增多以及利比亞、尼日利亞原油產出上升將使減產效應抵消大半。伊朗石油部長尚甘尼日前表示,歐佩克成員國可能考慮加大減產力度,但需要等到厘清當前減產水平的效果之后。這是歐佩克成員國石油部長首次暗示可能采取進一步行動。不過他同時也表示,進一步減產對于多數成員國來說非常困難。有關新的減產措施很可能會在7月底于莫斯科舉行的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部長級監督委員會上討論,屆時歐佩克的下一步動向將會更加明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三低”或將成日本經濟常態
近日,關于中俄兩國一共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中俄最大的 經濟合作 項目亞馬爾完成第一條LNG生產線投產,普京親自到場參加慶典活動;二是俄羅斯首次宣布將在未來1-2個月內發行6
作為亞洲四小龍的韓國,不管在亞洲還是世界上。制造業都有著很高的贊譽。其從上世紀的90年代就進入我國市場,并在電子產品領域牢牢的占據著我國市場主導地位。讓眾多國產廠商
毋容置疑,近三十年,我國經濟依靠商品出口快速崛起,中國制造響徹全球。對于我們自己, 經濟發展 帶來了豐富的物質、充分的就業,百萬民眾受益其中脫離貧窮;然而另一方面,
中國幾年前就取代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的用途也越來越廣,不過,目前美元依舊是 全球 貨幣,人民幣正在一路追趕。 近日,一個好消息傳來,那就是俄羅斯打算在接
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 委內瑞拉是著名的 石油 大國,探明石油儲量高達2965億桶(占全球18%),這個國家還擁有許多風景宜人的海島,還有盛產美女。不過,由于委內瑞拉陷入債務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