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BC文章,凱特3年前從美國新澤西州來到中國,她發現全職工作并不能完全覆蓋她的日常開銷。于是她就在網上找兼職工作,一條招聘能說中文外國人的兼職廣告吸引了她。
因為她的中文很流利,所以她就申請了,她的商務 名片上顯示她是公司主管的助理。她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周陪同主管與客戶吃一次飯。
凱特稱:“我對這家公司一無所知,而且吃飯的時候我們也不談論任何和業務有關的事情。吃飯的時候還比較有趣,而且沒次自己都會有1000塊錢的酬勞。這對我來說很不錯。”而且凱特也不會告訴他們自己的真實姓名。
凱特稱,她從來沒有問過這家公司自己扮演著什么角色,但是她猜測,這家公司好像是想給它的客戶一個國際化的印象,而她的角色就是給這頓飯的談話增加一個異國他鄉的元素。
成功的觀念
中國公司雇傭西方白人在公關事務中代表他們的情況非常常見。許多中國人可能會把白人面孔與商業成功和全球化進行對等。
過去數十年間,中國生產的產品只要帶有國外的元素就會被認為是優質產品。許多產品都會用外國的模特或者明星來代言。
這種觀念讓中國成了許多只靠一張臉,而不靠技能的外國人撈金的地方。
許多中國公司雇傭外國人,讓他們扮演音樂家、運動員、建筑師、律師以及其它市場影響所需要的專業角色,其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中國顧客。
過去10年間“租用”外國人的這種生意在中國發展的很好,即使現在中國已經有很多外國人了,這個生意依然存在。官方數據顯示,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外國人數量只有10000人左右,到了2016年這一數字已經達到了900000人以上。
比如上個月一個汽車維修公司就招聘外國人,在其開業典禮上充當維修技師。
另外,一位名為Yana就在重慶開了一個外國人租賃機構,以幫助她的客戶銷售產品,打造國際化形象。
在一場房地產論壇上,一個‘國外建筑師’作為開發商的合作伙伴被介紹入場,實際上他是假的。
誰是真的?誰是假的?
對于許多中國人來講,國外的品牌和產品更加可信。居住在上海50多歲的謝鳳云(音譯)稱,她覺得國外模特和外國人管理的公司推銷的產品更加值得信賴。
一位在廣州工作的白領Lily Zeng并不覺得外國人的東西就好。她說,自己曾在一個開發商的開盤典禮上看到一群外國人又唱又跳,他們的表演非常糟糕。她稱:“對于觀眾來講,這些表演一點意思都沒有。而且也不會提升開放商項目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
居住在上海的Ren稱:“中國人現在對外國人有一種錯誤的觀念:外國人更富有、技術更高、受過的教育更高,但是事實上情況并不是這樣的。在中國受到越高教育的人,越能夠區分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這種租賃外國人做營銷的現象對于外國專家來講并不是什么好事,因為它是建立在欺騙和不真誠基礎之上的營銷。來自加拿大的John Lombard已經在中國生活20多年了,他稱:“對于我以及其它大多數外國專家來講,這種現象是非常惱人的。它破壞了我們的聲譽,讓我們很難得到我們客戶和合作伙伴的新任。”
這種現象的存在,說明中國人缺乏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自信。這也說明,中國人對中國自身的歷史文化缺乏了解,說明現在對中國人進行文化歷史教育的重要性。
現在凱特在北京做項目策劃,但是她仍會和這家公司的主管除去陪客戶吃飯。她說,吃飯的時候,他們的話題不涉及商業,都是些很小的話題。
“租賃外國人的現象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但是對于年輕且需要錢的外國人來說,這是很好的,而且能夠增加他們的信心。”
凱特還補充稱,這種工作還能夠開拓我們的眼界,讓我們更好地認識中國這個社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毋容置疑,近三十年,我國經濟依靠商品出口快速崛起,中國制造響徹全球。對于我們自己, 經濟發展 帶來了豐富的物質、充分的就業,百萬民眾受益其中脫離貧窮;然而另一方面,
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 委內瑞拉是著名的 石油 大國,探明石油儲量高達2965億桶(占全球18%),這個國家還擁有許多風景宜人的海島,還有盛產美女。不過,由于委內瑞拉陷入債務危
隨著 比特幣 價格近日創出新高,我們也了解到,比特幣挖礦耗費的電量超過了全球159個國家的年均用電量。 比特幣博客和分析網站Digiconomistd的站長亞歷克斯·德弗里斯(Alex de Vries),
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經濟引來了飛速的發展,取得了令世界都十分驚嘆的增長速度,有的城市如 深圳 ,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里就由一座小漁村變成了國際化大都市,堪稱奇跡。 正是在
海歸人數并未下降!但是卻有一部分海歸因各種原因再度回到國外就職…… 上海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馬毅就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顏寧就職普林斯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