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7月1日我國已經實施《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該辦法把股民分為專業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在購買產品和相關服務時,普通投資者將在信息告知、風險警示、適當性匹配方面享有特別保護。對股民進行了風險分類,將股民按風險承受能力分為:即保守型、謹慎型、穩健型、積極型和激進型。保守型投資者和謹慎型投資者不可以購買中風險的股票產品,或需先簽署“產品或服務不適當警示及投資者確認書”,才能買股票。
投資者分類管理新規短期內不影響股民開戶與炒股
由于股民做風險測評時可以選擇激進型的答案,由此實際上股民可以自己給自己任意設定自己的風險類別,所以這個規定對股民開戶與炒股并不造成多大實質性影響,對“全民炒股”沒有多少影響,股民大可不用擔心。新規的實施更多的是引導性質的,引導股民自行按照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去炒股,政府不再做一個“保姆”,股市“政策市”的特點就消失。原先每當股市進入熊市時,政府在股民的綁架下,不得不通過減少IPO、證金公司托市等方法人為干預股市,股民難以真正接受風險教育。新規執行后,政府推動投資者進行風險分類和區別管理,人為干預股市的情況將逐漸減少。
未來機構投資者將成為主流,“全民炒股時代”或將不再盛行
根據經濟學專業分工提高效率的原理,讓社會上最適合炒股的人去炒股,實現資源最優配置,這才是最為符合經濟學效率標準的,因此普通股民不具備炒股的特殊才能和專業能力,不擅長炒股,應該把自己的資金交給炒股具有特殊才能和專業優勢的人或團體去操作。這樣做整個社會的股票投資效益會上升,對雙方都是有益的。普通股民不炒股了,節省出時間可以去干自己更擅長的事情,增加收益;同時資金交給專業人士,比起自己炒股提高了炒股收益,也增加了收益。美國1945年散戶約占90%,今天只占11%,基本實現了絕大部分散戶通過購買基金等形式把個人資產交給專業人士理財,這是內在的經濟規律,中國的未來也必然如此。
一般來說一個人或一個團隊如果足夠敬業,專業炒股,經過30-40年的磨礪,一般就能具備穩定盈利的能力,目前中國的股市時間還太短,這種人或團隊還是極少的。但是未來20年后,即中國股市50年后中國就會出現大批這種人和團隊。炒股盈利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遠遠高于普通股民的各種理財團隊(例如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在那時候就會遍地都是,他們的能力通過幾十年的實戰那時候能具備穩定盈利的能力,也能得到大多數股民的認可,由此可以預期10-20年后,中國理財行業會飛速發展,散戶股民數量將急劇下降,20年后可能“全民炒股”不再盛行,大部分散戶將會購買基金,委托自己資金給基金公司打理,這將成為新的趨勢。
新規實施后共漲共跌的“政策市”或消失
由于炒股的復雜性,個人單槍匹馬炒股成功的畢竟只能是極少數人,團隊合作、優劣勢互補的團隊優勢,決定了未來將是專業理財團隊的天下。目前中國散戶的80%的資金在那時候將由他們來操盤,這些專業理財團隊在股市里就是機構投資者,將來必定是機構投資者的天下。
隨著新規的實施,政府不再給股民當“保姆”,共漲共跌的“政策市”將會消失,具備投資價值的股票將長期上漲,不具備投資價值的股票可能長期也不會上漲,甚至退市。股市惡炒垃圾股、追高跟風概念股等炒股模式不再適合未來的股市。散戶炒股的難度會加大。
當前散戶的努力方向不應該是自己個人通過多少年的努力炒股穩定盈利發財,而是通過操作自己的賬戶鍛煉炒股的某方面的技能,通過多年專業化訓練提高這方面的能力,使得自己在這方面成為專家,然后加入某個機構投資者團隊,或者自己尋找優勢互補的人組建團隊,利用團隊的力量去炒社會資金。自己的資金僅僅是一個樹,一年翻倍也多生產不了多少木材,社會資金是一片森林,一年生長10%,也能多生產巨量的資金,自己拿很少的分成比例,也會收入遠遠高于操作自己的賬戶。這才是發財之道,未來的中國這個領域必定會涌現出很多富翁,筆者給廣大散戶指明的這個奮斗大方向應該是不會錯的。
隨著新規的實施,“政策市”將消失,炒股難度大大增加,筆者預測20年后中國將有“全民炒股”逐漸過渡到機構投資者炒股,將來股市必定是機構投資者的天下。
財經365的小編提醒廣大股票投資者: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到此,小編要和廣大的投資者朋友們說再見啦,大家是不是很舍不得小編呢?不用傷心,不用難過,大家可以閱讀下面的幾篇文章,財經365的小編永遠會和大家在一起哈!!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 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