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股東減持本身無可非議,是保持市場流動性的需要,但是基于信息優勢和持股優勢,根據有關成熟市場的經驗,必須秉承慢走(分批減持)和披露程序,防止原始股東中飽私囊割市場投資者的韭菜,以實現二級市場優先獲利為原則。
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上交所、深交所同步出臺細則。新規重點規范上市公司大股東及管理層“過橋減持”“精準減持”“惡意減持”以及信息披露不完善,它封堵了大股東、董監高減持的漏洞。確實這一規定有利于減少減持對股市的沖擊。但是在制度設計上依然沒有秉承慢走信批和讓二級市場投資者先行獲利為原則的宗旨。
東方園林5月31日晚公告,公司股東中泰資管因自身業務發展需要,5月31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份394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7%,減持均價為15.52元,合計套現約6.12億元。此次減持后,中泰資管持有公司13360萬股,占總股本的4.99%,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
從二級市場走勢看,減持公告出來以后第一個交易日東方園林放量下跌3.81%,說明市場有恐慌性拋售,次日再度放量寬幅震蕩,最低下探到14.41元,遠離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15.41元1元錢,跌幅接近7%,市場再度出現恐慌性拋售。可見減持對二級市場股價走勢較為明顯。
根據《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東方園林減持合規合法,沒有任何值得質疑之處,但是與美國144條例相比,有些東西確實值得我們深思,其中的某些細微差別凸顯監管政策對投資者保護的截然不同。
首先是減持披露凸顯問題的核心,東方園林先暫后奏減持再公告,直接后果就是導致股價跌幅遠超同時期指數跌幅,信息不對稱的投資者遭遇了一些損失,反過來就實現了原始股東的利益最大化,原始股東不預先公告就減持也可能存在擔憂股價下跌減持利益受損的因素,但這與美國減持理念出現了明顯的不同,那就是先讓二級市場投資者先行獲利為原則。
其次是沒有發布定期財務公告,目前不是公布財務數據的時間窗口,但是企業經營風云變化,原始股東作為知情人對公司經營享有更多的知情權,因此減持是規避財務變動損失還是資金安排需要就需要澄清,讓投資者徹底明白原始股東減持行為是資金需要還是財務異常,減少信息不對稱因素,自行根據公司財務數據做出投資判斷。
三是減持比例得以規范,但是減持數額沒有得到進一步的規范,像東方園林一次性套現6.12億元并不需要預先公告,而6.12億元是一個天文一般的數字,對二級市場股價影響客觀存在,美國144條例就規定三個月的總交易額大于5萬美元或交易量大于5000股須向SEC提交書面申請,這是防止大股東較大量減持對市場的沖擊和對投資者情緒的影響,避免股價動蕩給投資者帶來意外損失。因此中國證監會有必要進一步細化減持規定對超過500萬元減持金額必須向當地證監會派出機構書面申請,得到許可公告以后才可以減持讓二級市場投資者有一個判斷投資的過程,盡快做出投資安排是留還是走。
四是大宗交易依然是減持的主渠道,筆者一直觀點是取消大宗交易,股東減持一律通過協議交易和二級市場進行,協議交易一律再度鎖定一年半載,畢竟大宗交易最終是通過二級市場變現的,東方園林之所以能夠一次性減持6.12億元也就是大宗交易的功勞,如果在二級市場減持,原始股東要想獲得利益最大化,只能選擇慢走策略,緩慢拋售。
東方園林中規中矩的減持行為依然導致股價出現短期較大波動,投資者遭遇短期損失,不是東方園林的錯,而是我們制度方面依然存在一些漏洞,細微之處見真情,中美股市減持的一些細節不同,凸顯兩個市場對投資者的利益保護還是有著一些細微的差別,見證了美國監管原則是保護投資者就是保護華爾街,正是這些細微的差別導致兩個市場走勢出現明顯不同。證監會承諾將根據新的需要適時完善減持制度,筆者借機拋磚引玉,希望新的減持制度能夠更加傾向于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大家好,又是一周的周六了,今天咱們來聊聊影響個股股價的相關因素,之前的視頻咱們已經從最基礎的股票相關知識,股票行業及題材概念進行了學習,那么影響個股股價不只是單方
中國正在急速步入 “老年人社會”。因為《老年日報》剛剛宣布:70后也屬于老年人了。還是一群向往自由的老年人。 70后,年紀最大的今年47,最小的38,理論上來說還屬于年富力強的
對于樂視控股最新給出的債務償還解決方案,產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樂視控股欠款時間太長,負面影響很大,安撫樂視大廈的討債者更像是一種象征性的還款